如何看待中国影视业与国外影视业的发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1-26
近年来,中国的电影文化业正在改进和提高,电影正在成为社会文化舆论的中心,在文化娱乐栏目里,电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的电影产业化改革正在进一步加快,中国电影业正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
一、 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机遇
(一)我国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影视产业的发展
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颁发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且重点发展具有创意的文化作品和影视制作、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对产业政策体系进行完善,推动中国的文化产业促进其产生跨越式的发展。随着2010年1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对创作生产十分重视并且加大对其支持力度、积极培育新的企业,对城镇数字影院建设极力支持,鼓励颁发更多的投资和融资政策,对院线管理经营规模进行继续扩大,努力加强中国在国际间的影响力,积极推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加强公共服务,完善监管体系等从九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进而促进中国电影业的发展与繁荣。为了增强中国电影的在国际间的影响力,我国颁发了许多给予中国电影生产企业支持的政策,鼓励中国影视产品从多个渠道实现真正的“走出去”。
(二)我国的经济发展为影视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经济增长是影视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发展为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提供了经济基础,恰好金融危机使全球各地的经济步入“低谷”,文化产业也在这场风暴中经受摧残:世界各地先后取消了一些大型的博览,剧院接连倒闭,电影节停办,电影拍摄的作品数减少。2010年,中国核心文化产品的进出口总额为14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1%。在海外销售中,中国自己产的电影销售总额超过了35亿元人民币,图书的版权输出和引进从2005年的1:7.2缩小至2010年的1:3。2010年,深圳的文博会文化产品的交易额超过一千亿元。通过这一升一降,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危机有利于世界文化产业的模式建设并且有利于中国的影视产业对外贸易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三)我国浓厚的文化底蕴为影视产业提供了多样的文化背景
中国是一个拥有博大精深以及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对于我国所拥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我国悠久历史的沉淀的特点,我国影视产业从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以及加入创新思想,把传统与创新结合起来,将文化创意和科技更好地糅合在影视产业中,使其在传承原先优秀元素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现如今机遇与挑战布满了新世纪发展的道路,我们要对影视业的文化特性进行重新探讨并且从自我的角度出发给出新的定义,重新定位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现代观众的习惯在审美层次和消费习惯上进行相应的改变,让他们慢慢适应我们的影视产品特点。我国将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分利用了起来,在其基础上不断创新,结合了现代科技的特点,融入了现代科技的特色以及技巧,加入各种特效让影视作品显得更有技术性,让国外的观众在观看我国的影视产品时不仅对我国影视作品内容上产生认可,也对我国影视作品的制作技巧上也产生认同感。我国的影视作品将我国的特色与我国的影视产业结合在一起,在文化领域中学习其他国家的长处并且运用到我国的影视产业中实现了优势互补。
二、我国影视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 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
1. 起步较晚且发展水平较低
我国的首部电影在100多年前被制造出来,但是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大部分的影视作品都被用于宣传一些看法和意见等,并没有被用来售卖以产生金钱上的价值,商业上很难发挥出其优势。我国的文化产业在90年代初开始崭露头角,渐渐开始发展起来,在发展过程中慢慢整合并且在原有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优势一步一步进入轨道,迅猛发展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文化产业也开始渐渐找到适合我国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我国的产业性质仍然发展得不够完善,这是困扰着我国影视产业的一个大难题。1920年美国的影视产业开始走向产业化,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现如今美国的影视产业的产业运行机制已经发展得很完备。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说,影视产业在国际上与其他国家相比不具备竞争力,在我国整个文化产业中处于弱势较无竞争力。
2.规模经济效应尚未形成
我国现有影视产业的经营模式散乱,还有制作与发行的影视公司数量较多,但这些机构规模普遍较小。由于规模较小,很多的资源、设备在我国都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现有影视产业再投资和扩大规模从目前看来是遥不可及的。中国的影视产业中外部规模经济还没有达到形成的要求。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拥有的各类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机构约1160家,各类电视剧的制作机构约127家,规模大小不相等的电影制作机构约100多家。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的影视产业的各类制作机构已然是成为了生产大国,不过与影视产业强国相比较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每一家制作单位的工作都是分离的,之间并没有相关的联系,各自为自己所负责的区域担负起责任。地理位置也分布的天南地北,影视拍摄基地可谓是“遍地都是”。为了拍摄一部电视剧、制作一部电影等,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都会成为制作成本中一笔不小的支出。
3.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影视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产品方面,还体现在专业的影视人才资源方面。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影视专业人才的培育体系关系到该国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影视产业市场缺乏一批对经营管理十分了解并且对文化市场发展走向掌握得淋漓尽致的资深专业人士,因此导致开发手段老旧并且没有创意。除此之外,我国当下许多导演和编剧注重短期效益,对抗战片和宫廷剧的市场情有独钟像如今热播的许多剧中,宫廷剧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虽然宫廷剧在我国得到了很高的收视率,但是这个收视率仅仅局限在我国,由于国外的观众本身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大了解,再加上语言上的障碍,宫廷剧对国外的观众来说起不到什么吸引。我国忽视了开发具有文化深度的影视作品市场,无论什么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人才储备上的过硬才能促进影视产业的发展,专业人才储备不足这个问题会在根源上制约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   (二)影视作品与市场需求不符
1. 强调民族性但文化折扣大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影视产业尝试与国际接轨,但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一时间难以取得其国际上的认可。例如,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在注重艺术性的威尼斯电影节获奖,但是在传播范围上仍然很有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语言。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虽然是汉语,但是在中国之外的汉语使用人群多为亚裔聚集地,且绝大多数多在亚洲。欧美国家的观众难以理解电影背后所要表达的文化和意思,考虑语言障碍和文化因素是我国的影视作品在传播交流的过程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
2. 迎合本土市场而忽视国际市场
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本土文化融入影视产品也不例外。一方面,我国的影视产品的传播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但是当下影视产业的主题单一趋同,重复传播不利于影视产品可持续发展,更会使观众对过分刻意宣扬的某些文化和精神产生抵触感。中国影视产品自发展开始就有社会公共服务性,但若要向国际市场发展,那么就不能继续迎合本土市场,也不是简单的出口到国际市场,我们要针对商业性需求来生产供给适销对路的影视作品。
3. 我国影视产业平均产能和质量都偏低
我国的影视作品就绝对的生产数量而言还比较乐观,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影视文化市场上相对符合大多数观众需求的作品数量还无法满足国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另外,低质量影视作品的炮制,将严重阻碍影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比如当下雷人的剧集层出不穷,武侠超人乱入抗战剧。这促进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在数量和质量上两手抓。
(三)我国影视产业投资体系有待完善
任何国家的影视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因此,建设和完善影视产业投资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中国在影视产业发展的初期,大多数影视产品主要靠国家扶持才能顺利完成制作。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也放宽了民间资本进入影视产业的限制,但是由于回报率不高,许多投资者转投其他行业,也不将资金投入到支持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直靠政府机构扶持才能发展的影视产业是没有前途的,我国影视产业的若要向国际发展,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影视产业投资体系。
三、未来影视产业发展的可行方向
(一)建立完善的电影产业且形成产业规模
我国的影视产业应把优势集中起来形成竞争的态势,对我国现有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且在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开发新的优势,从而降低影视产业的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集团化是美国的影视公司通过亲自实践而得来的战略,要提高中国电影市场的集中度,市场的辅助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应当鼓励国有大型的影视集团继续研究与强化股份制改革,成为国际大型影视集团的股东,与国际电影集团一起经营投资负其相关的责任。除此之外,要鼓励中小型电影公司也有机会融入到产业分工合作中,尽快建立完善的电影产业价值链。这有利于增强我国影视产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完整的影视产业价值链有助于开发附加产品的价值。
(二)加强国际营销力度
国际营销渠道的建立主要通过完善发行网络,让中国的影视文化产品有多种渠道打入国际影视市场。首先,应该让中国的影视产业与其他国家的同行建立长期合作,争取和联合现有的发行网络来促进中国影视产品的出口。其次,要对全球各个市场的需求进行调研分析,针对不同文化的偏好推出适销对路的影视产品。最后,要尽量减少因文化差异性产生的影响,适当将本土特色结合先进的制片技术,加强我国影视文化产品的国际营销力度,从而赢得国外的观众。
(三)利用文化因素
中国坚持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基本立场,支持世界各国共同建立公正透明的影视产业竞争体系。目前我国参与国际影视市场竞争的水平较低,我们尽一切可行的办法保护中国影视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
经济全球化使各民族的文化差异逐渐变小,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仍然很大,好莱坞电影无法替代中国本土电影的文化特征与认同感,中国本土电影的文化特色是独一无二的。对于这点,中国的影视产业应当充分利用中国多样的文化传统资源,要恰当应用并将其融入作品当中,由于国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归属感,不管国人走到哪里,对祖国的热爱与热忱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具有中国特色影视作品在全球的华人华文电影市场拥有十分庞大的发展空间,这让他们观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作品之后能够找到一种“家”的感觉。此外,中国影视产业可以借助越来越流行的“汉语热”和孔子学院,利用这些极受欢迎的平台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的有利因素,推进中国影视作品在国外的发展并吸引海外年轻消费者对中国影视文化产品的关注。
(四)加强政府对电影产业贸易的支持。
政府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给予中国影视产品制作经济上的支持,并且在技术和题材上进行创新,吸引观众的目光,有利于增加票房。政府还应该鼓励和支持影视风险投资基金和影视产业基金的发展,这对于扩大影视文化产业规模起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
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环境的好坏与政府是否有在资金上进行支持密切相关。政府可以在影视产业贸易上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与帮助,帮助中国电影产业走向国际电影市场。例如,颁发一些政策以非关税管理措施的方式来限制国外电影产业资金上的投入;规定国产电影在影片放映的总时间的最低占比,以及规定外国电影在影片放映的总时间的最低高占比;做好外国电影的进入许可证工作,宏观调控进口电影的产品结构,适当采用政策性支持保障国产电影的发展;通过对不同种类的影视作品收取不同等级的税来限制外国影视作品进入中国的总量。当然,对于中国的电影作品走向国际市场,我国的电影作品与进口的外国电影之间的关系的处理必须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尽可能消除贸易摩擦。
四、 政策建议
(一)影视产业层面
培养领导能力类型的影视产业。中国的电影和电视行业正处于转型阶段,在电影和电视的转换应当加强企业间的战略联盟,以促进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升华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价值链。   加大开发影视衍生品的力度,提高影视产品的附加值。我国的影视产业着眼于影视本身的开发与制作,通常会把影视衍生品忽略掉,但是影视衍生品的附加价值往往才是真正的大蛋糕,能够产生巨大的收益,人们在观看影视作品之后如果对该影视作品十分喜爱,对剧情或者人物十分喜爱的话,那么有关该影视作品的影视衍生品将会在影迷观众之间大受欢迎。政府要引导相关企业转变对影视衍生品的开发观念,让衍生品开发成为获取影视产品价值的另一种方式,开发影视衍生品让影视产业盈利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并且拓宽了盈利的渠道,我国在获取影视衍生品的利益的同时还可以提取影视产品中的高科技因素,采用先进的制作技术促进我国影视文化产业价值链向高端路线发展。
(二)政府层面
我国政府在影视文化产业的整合升级过程中要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结合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并且在技术上进行创新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积极扩大我国影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引导和支持我国的影视文化产业与世界各国的影视文化产业建立公正透明的分工合作机制,从而促进我国影视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升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