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尿蛋白的成因可以分为5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10

尿蛋白的产生原因可大致分为五类:肾小球性蛋白尿,由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引起,常见于肾小球肾炎,由缺血、中毒、免疫损伤等因素导致滤过膜完整性受损或电荷屏障减弱。正常情况下,肾小管会吸收大部分滤出的小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管疾病,则可能导致蛋白重吸收障碍,尿液中出现β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小分子蛋白,尿蛋白总量一般不超过2g,部分仅微量。


溢出性蛋白尿源于血液中小分子蛋白浓度上升,如本周氏蛋白等,当其浓度超过肾吸收阈值时,尿液中会出现这类蛋白。分泌性蛋白尿则与肾小管间质性肾病或炎症相关,如IgA增多。组织性蛋白尿源自组织损伤后释放的酶和蛋白质,如果分子量小,同样可能通过尿液排出,如癌胚抗原等。


尿蛋白的测定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SDS-丙酰胺凝胶电泳有助于确定蛋白质的性质。尿蛋白定性需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糖尿病患者持续尿蛋白阳性可能预示糖尿病肾病,运动后尿蛋白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定量方面,24小时尿蛋白正常值为10~150毫克,微量蛋白尿或大于500毫克则分别提示早期和临床期肾病,需要及时管理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高于正常值可能与视网膜病变相关。尿蛋白/肌酐比值用于评估糖尿病肾病的微蛋白尿阶段。新的研究显示,肾小球滤过率和蛋白尿比值可作为评估慢性肾病风险和分期的工具。


扩展资料

血液中常会有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丝球体中过滤进入尿液中,但又会在肾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 因此,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范围内定性为阴性,记为(-)。尿中蛋白质含量多达0.15g/24h以上时,称蛋白尿,尿常规定性可出现阳性。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