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有益虫和害虫吗,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6
瓢虫有害虫也有益虫。瓢虫分为肉食性瓢虫和植食性瓢虫。肉食性瓢虫是益虫,它们以蚜虫为食,所以是益虫,被人们称为“活农药”,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植食性瓢虫会食用种植的作物和植物,所以是害虫。瓢虫中的大多数是蚜虫、蚧虫、粉虱和螨类等害虫的重要天敌,在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中,对于保持害虫与植物之间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取食真菌孢子(食菌瓢虫),特别是白粉菌。因此这些瓢虫在白粉病的防治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大自然中活跃着4000多种瓢虫,其中有的爱吃蚜虫,无论在成虫还是幼虫阶段,对付蚜虫都毫不手软。这类瓢虫属于益虫,背上通常有2个、6个、7个或13个黑斑点。此外,还有一类瓢虫喜欢吃植物,尤其喜欢聚集在梨树、茄子等作物的叶子上啃咬,造成果树和农作物大量减产。这种危害人类生产的瓢虫就是害虫,背上通常有11个或28个黑斑点。有害的瓢虫有茄二十八星瓢虫、十星瓢虫及马铃薯瓢虫等,有益的有七星瓢虫、六条瓢虫、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大突肩瓢虫等。可以根据瓢虫的硬翅是否光滑来分辨它是害虫还是益虫,硬翅细腻发光的基本是益虫;长有细密绒毛的大多是害虫。
是益虫的瓢虫有:
1、七星瓢虫:七星瓢虫为益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在华北南部,俗称“花大姐”。
2、十二星瓢虫:十二星瓢虫生活于草丛环境,属于植物性昆虫,是昼行性昆虫。分布在台湾,生活于平地、低海拔地区。
3、二星瓢虫:益虫。体长4.5-5.3毫米;体宽3.1—4.0毫米。体周缘卵圆形,头部黑色,复眼内侧各有一个半圆形的黄白色斑,复眼黑色,触角黄褐色,唇基白色,上唇黑色。前胸背板黄白色而有一“M”形黑斑,有时黑色部分扩大而成一个大斑。
4、八室盘瓢虫:八室盘瓢虫,鞘翅目,瓢虫科,国内分布于云南、四川等地。是一种益虫。
5、四星瓢虫:小型甲虫。瓢虫,除少数时间为植食性外,大多数时间都是捕食性,是害虫的天敌。四星瓢虫是农林帮手。
是害虫的瓢虫有:
1、大豆瓢虫: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等地。体长5.4-5.8mm,体宽4.6.4.8mm。体卵圆形,半球状隆起,红褐色,密被浅黄色细毛。
2、锯叶裂臀瓢虫:主要分布在台湾,云南,菲律宾及其附近。寄主是茄木和龙葵。
3、二十八星瓢虫:二十八星瓢虫是危害蔬菜的典型有害瓢虫,它是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的统称,以危害茄子和马铃薯为主。
4、马铃薯瓢虫:成虫、幼虫在叶背剥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半透明的细凹纹,状如箩底。也能将叶吃成孔状,甚至仅存叶脉。严重时受害叶片干枯、变褐,全株死亡。果实被啃食处常常破裂、组织变僵;粗糙、有苦味,不能食用。
5、波氏裂臀瓢虫:见于日本冲绳诸岛、台湾兰屿等地。以葫芦科植物的叶子为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