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为何力主在台湾屯兵镇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6

施琅,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龙湖镇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清朝初年的著名将领。他生于天启元年(1621),逝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早年,施琅曾是郑芝龙的部将,后转投郑成功,成为郑军重要将领,参与了海上反清活动。然而,与郑成功发生矛盾后,他再次降清,历任清军副将、总兵和福建水师提督,参与清军对郑军的攻势。


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率领清军东征,成功攻克澎湖,随后招降台湾郑氏集团。他反对“宜迁其人,宜弃其地”的主张,力主在台湾屯兵设府,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海洋权益。在清廷内部争议是否留台时,施琅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得到了时任东阁大学士黄锡衮的支持,最终促使清廷决定保有台湾。


在郑成功去世后,郑克塽继位,施琅洞察局势,提出迅速平定台湾的建议。尽管面临保守势力的阻挠,他仍坚持剿抚兼施的策略,认为凭借福建的强大水师足以击败郑军。虽然施琅的提议被搁置,但他始终未放弃复台的信念,直至康熙平定“三藩”后才得以重新起用。


施琅在任期间,以实际行动强化了福建水师,最终在1683年成功招抚台湾,实现了国家统一。他反对“迁界”,鼓励百姓恢复生产,赢得了人民的深深感激。康熙帝封施琅为靖海侯,表彰其功绩。施琅的丰功伟绩不仅在福建,还在两岛八闽地区广受纪念,他的大一统思想、海防和海权观念以及坚定的意志,使他成为一代名将,值得后人铭记。


扩展资料

三十七集电视剧《施琅大将军》,是国家广电总局重大历史题材。该剧筹备拍摄历时两年,投资两千多万元,由福建电影制片厂摄制,将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播出。

详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