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质量就业怎样实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8-02
那就要有更好的能力了,以及更专业的知识才行了
第2个回答  2017-08-25
就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生存和就业的问题。社会成员,如果没有就业,首先就没有物质生活保障,也不会有人生的发展,更不会有做人的尊严和体面。所以,有岗位、有事干、有职业,这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生存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为此,大家就得到一个共识: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人类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必须创新,就必须创造,就必须创业。因此,大家又形成一个共识:创业是富民之源。就业规模和就业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与社会稳定和谐密切相关。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广大劳动者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必须的人力资源保障。所以,实现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就业问题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就业问题已经很尖锐,只是这种矛盾被一些表象所掩盖。事实上,在六七十年代,在我国城市里尤其是大城市,失业问题已经很突出。城市青年学生为什么要“上山下乡”,那是因为在城里没有岗位,只好将城市的就业问题转移到农村去,使就业的尖锐矛盾和人口风险远离大城市。在当时的城市人看来,在广大农村不存在失业问题。换句话说,当时普遍认为,凡是生活在农村的人口,都是有活干的人,都属于有岗位的人。当时动员城市的青年学生“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等等,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动员,教育引导城市里的年轻人向农村转移。当时它至少达到了两个功效:一是对城市青年进行农业生产的教育锻炼;二是确实缓解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就业压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随着政府信息的透明公开,就业现状、就业困难、失业问题才得到了正视,就业工作也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进入90年代,国家更加重视就业工作,密集地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了就业局势的稳定。我们对今后的就业形势应该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与向往,原因有三:

一是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毕竟始终在增长,而且保持着7%以上的速度,这意味着会持续不断地制造出新岗位;二是我国实行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宏观经济政策今后会更关注就业增长。从“十二五”开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由过去“增长优先”到“就业优先”的重大转变时期。从今以后的数年中,“就业优先”是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位的战略,也是国家发展最重要、最优先的战略,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一位的目标。这使得我国在推行新的改革措施,进行结构调整时会一并把对就业的影响考虑进去,并把扩大就业作为政策的一个内容。三是目前我国就业工作已有一套制度保障,我国积极的就业政策框架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的新体系以延伸到了中央、省、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六级服务手段日益完善。有以上三条,今后的就业形势一定会越来越好,就业的道路会越来越宽,就业的质量会越来越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这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承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促进就业工作的论述中,最关键的是11个字: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那么,更高质量的就业有什么标准?它包括哪些内涵?按照人社部领导的提法,结合专家学者的观点,从宏观层面上讲,更高质量就业的内涵基本有5句话: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从微观层面即劳动者个人角度上讲,大概也有5句话:体面的职业,稳定的岗位,较高的薪酬,美好的发展前景,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高质量的就业,应该指整个社会成员或者说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如果存在大量失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即使少数人就业状况再好,对整个社会而言,就业质量自然不能说是好的。我们过去,一提起就业,更多强调的是就业数量。而现状往往是,一方面,从全国到各省、到各市各县,每年都完成了就业计划任务;另一方面,“找工作难”的抱怨却还是不绝于耳。原因何在?这固然有就业需求日益增长的原因,但是好工作、稳定工作难找,也是许多人的真实的、日常的体验。所以,提高就业质量,就成了人们的共同期盼。

那么,高质量的就业怎样实现?我有几点思考,期望与大家交流。

一、充分的就业机会从何而来

国际上,评价就业质量时,一般也是先要看就业机会的获得,如果失业率较高,大量劳动者得不到就业机会,就谈不上提升就业质量。所以说,充分的就业机会,是劳动者能够顺利寻找到就业岗位的前提和基础。更多的、充分的就业机会,也是高质量就业的一项重要标志。

从本质上讲,充分的就业机会来自发展。即经济社会发展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和消费。投资增加,就业岗位就会增多;出口增长,外贸活跃,就业规模就会扩大;消费扩大,就业机会就会充分。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这是今后就业的最主要的渠道。我最近做了一个统计,目前宁夏的公务员总数是3.93万人,占人口的0.6%,占劳动力资源的0.8%;全区事业单位人员17.22万人,占人口的2.7%,占劳动力资源的3.6%;两项加起来21.15万人,占人口的3.3%,占劳动力资源的4.4%。由此可见,依靠机关事业单位来解决就业问题,真是杯水车薪,95%以上的人要到各类企业就业或自主就业。同时,鼓励创业,作就业岗位的创造者,作就业机会的提供者,也是扩大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不要轻视个人的自主创业,因为这是最高端、最长久、最稳当、最能够自己掌控未来的就业形式。同时,一人成功创业,可带动十人、百人、千人,甚至万人就业,创业的过程也是就业机会不断产生的过程。因此,国家的就业指导思想是:“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这个就业方针,将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市场的配置作用、政府的促进作用划分的非常清楚,也符合就业的客观实际。

二、公平的就业环境怎样营造

在一个文明的法制社会,“公平”二字最为重要。就业市场中存在竞争,这是一种必然。如果竞争失去公平,不仅破坏了规则,后果也更加可怕。多年来,我们不断推进统筹城乡就业,不断维护就业公平,对城市劳动者与农村劳动力一视同仁,提供均等化、无差别的就业服务,在宁夏,就业政策总体上是公平的,就业环境是公正的、宽松的。但是,就业不公平现象在个别领域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一是垄断行业的“就业垄断”。在全区各级人力资源市场提供的岗位当中,几乎很难见到电力、煤炭、石油、金融、铁路、保险等系统的岗位招人。这些行业招用人员,不是内部招聘,就是靠关系、靠权力、甚至靠财力招进,“肥水流不到外人田里”。二是一些岗位的
“就业世袭”。在宁夏没有发现这类情况,在外省经常可以看到“接班就业”、“暗箱操作”、“萝卜招聘”等现象,这种事件,虽属个案,数量很少,但是影响极坏,它破坏了公平就业的秩序,损伤了老百姓对平等就业的梦想。对许许多多的普通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出身的人而言,就业,特别是谋到一个相对满意的就业岗位,几乎就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而“就业世袭”则把就业演化为一场“拼爹”、拼关系的游戏。这无疑堵塞了弱势群体、草根们试图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渠道,扼杀了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梦想,加固了社会阶层间流动的身份堡垒。前段时间,我看到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活动报告》,报告中显示,干部子女成为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2.1倍。报告说,如果长此以往,多年后,这个倍数会更高。“就业世袭”的存在,无疑是对政治文明与公众情感的巨大伤害,必须杜绝。湖南省委党校人口研究所曾做了一个抽样调查,抽取了湖南在校毕业生样本,分析其“职业发展”与“家庭出生”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父辈的职业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子辈的职业地位,75.7%的采访者对“父辈地位很大程度影响子辈职业地位”表示认同。但也有16.8%的人持反对意见,他们坚持“奋斗能改变命运”。同时调查显示,不少“草根”对自己的处境、职业、发展不满意,被剥夺感和不公平感比较强烈,甚至普遍有仇富心理,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和警惕的信号。人民网舆情监测系统选取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00件热点舆情案件中,社会民生事件占28%,反腐倡廉事件占23%,社会安全类占12%。由此可见,以前引发社会成员“爆点”的是民族情绪、违背社会伦理纲常的事件,但近年发展变化成以“仇官”、“仇富”为主,这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个理想的社会是:富人不敢堕落,穷人看到希望。只要公平存在,穷人的孩子只要肯奋斗,就能有收获,他们就不会怨天忧人,仇视富人。因此,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说:“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达到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有了就业的公平,贫寒子弟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实现“逆袭”。相反,即使父母再荣华富贵,如果子女不成器,坐吃山空,甚至以身试法,最后被社会淘汰则完全属于正常。

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任何单位、任何部门都应该做公平正义、公平规则的拥护者,而不是破坏者。宁夏多年来的阳光招考、阳光应聘、阳光遴选等为我们公平的就业环境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这种好传统、好做法。一方面严格坚持就业的机会公平,一方面努力消除学历歧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地域歧视、健康歧视、经验歧视、相貌歧视、身份歧视等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同时,努力做好同工同酬,保证劳动者的劳动所得公平公正。制度的公平公正,要比个案的公平公正重要得多,也持久得多。

三、良好的就业能力如何培养

良好的就业能力,更多的是对劳动者能力的要求。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技能有高有低。就业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得具备以下几条:

一是学习积累,努力做好专业知识方面的储备。大学生走出校门,新生劳动力步入社会,要首先认清自己,这叫“知己”;其次要认清就业形势、认清市场需求、认清现实社会,这叫“知彼”。选择一个理想的岗位,必须做到知己知彼。二是实践锻炼,提高做事的能力,提高个人创造社会财富的本领。对用人单位来讲,它不注重招来的员工是否具有名牌大学的文凭。在企业看来,阅历重于学历,能力高于文凭,经验大于学识。三是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先当士兵,再当将军。没有一个老板不喜欢爱岗敬业的员工,诚实守信永远是就业稳定的基础,也是人生发展的必备素质。有了立足的本领,有了竞争的能力,有了丰富的经验,个人的就业质量自然会高。四是劳动者要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但是能够改变命运的知识,是那些国家有需求、社会有需要、市场有需求、企业有渴求的有用的知识,而不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自我陶醉的所谓知识。只有那些对促进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有用的知识,才能够改变个人的命运,才能为国家做贡献,为民族添希望。
五是青年劳动者在选择职业时,既要有利益的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怀。在追求高工资、高待遇等物质利益之外,年轻人也应多一份人生理想。有人想一夜暴富,有人盼一举成名,但人间正道是苍桑,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经常更容易看到别人成功之后的光环与荣耀,却很难体会到别人成功之前付出的艰辛和磨难。人要生存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基础,但实际上,物质利益并不是开启幸福之门的万能钥匙,一个人走上就业岗位之后,也要构筑精神的高地,留存理想的底色,这样的事业才能更持久,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四、合理的就业结构怎么调整

理想化的就业结构就是:对个人来说,人人能就业,人人有事做,没有失业现象;对用人单位来说,能招到想要的人,所有的活儿都有人去干,没有空岗位。但理想总归理想,任何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失业现象在任何社会都会存在。解决总量矛盾,要依靠发展,依靠就业规模的扩大;解决结构性矛盾,关键要靠市场去调节,要靠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要靠就业观念的改变,普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在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方面的任务非常艰巨。可以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向的调整,直接影响着就业结构的调整。一份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大约1/3的大学毕业生在从事着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对口率不足30%,“市场需要的是蛋糕,学校送去的是包子”。我们普通高校每年的综合录取率都在70%左右,换句话说,今后每年进入就业领域的劳动力中70%左右的都是大学毕业生。如果高校毕业生培养方向、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继续错位的话,那么,造成人才的巨大浪费不说,就业结构性矛盾将永远难以消除。

我认为,调整就业的结构,从根本上讲,要根除依然存在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在的高校普遍重招生、轻就业,人才培养与市场就业两张皮。目前急需市场的力量进行调节,市场有需求就培养,没需求就要转方向。一句话,人才也是产品,其培养也要适销对路。另外,由于大学生就业不顺利等现象的存在,2013年全国出现了大批弃考的学生,将近100万人,大家称之为“弃考族”。如何看待“弃考族”,我个人认为不必大惊小怪,弃不弃考,一定是当事人反复权衡之后的合适选择,旁人不应妄加评判。不上大学先就业,或上了大学再就业,都是个人自己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作为从事就业工作多年的同志,我的看法是:放弃与不放弃高考无所谓,关键是能拥有生存于社会或驾驭社会的本领。放弃高考失去的是一张文凭,不代表能力不会提升,也不代表不会拥有超出那张文凭的能力。应该用机制培养全民求知的欲望,而不是全民紧盯着能代表什么的文凭。社会本身就会锻造出不同的改变社会的能力。

同时我提醒大家,“史上最难就业季”这些经不起推敲、只想吸引眼球、而不负责任的网络用词,我们从事就业的同志以后最好不要用,也不要相信。原因有三:第一,2013年有699万毕业生,如果称为“史上最难”,那么,2014年将有700多万,2015年以后每年将有800万左右的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今后“史上”这个词怎么用?第二,国家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好政策一年比一年多,全社会对他们的支持力度一年比一年大,市场化就业的机制已经基本形成,今后“最难”这个词还能用么?第三,我们不能犯常识性错误,也要尊重和维护中国汉字的严肃性。“最”的本意应该是全面比较之后的第一名,具有超出同类的唯一性。“史上”的本意应该是“历史上”或“历史长河中”,当“史上”与“最难”连接在一起,就具有了唯一性和排他性。但事实是:今后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是一个必然趋势。面对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的现实,以后谁还能创造出一个比“史上”和“最难”更厉害的新词来?!

五、和谐的劳动关系怎么建立

劳动关系稳定,就业岗位就稳定,有了稳定的岗位与职业,就业质量自然就高。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是大多用人单位(尤其是小微企业)用工不规范。为了降低成本,规避风险,用劳务派遣、内部用工等方式,甚至在“五险一金”上“偷工减料”,损害劳动者的权益。同时,对提供低端就业岗位的用人单位来说,如果抛却良心道义的话,不建立规范的劳动合同确实比较划算,如果不签合同,就可以视为“临时工”,可以随便辞退,随便加班,随便欠薪,不上保险,不受约束。但,这是法律法规不容许的。二是劳动者频繁“跳槽”,使企业受损。最近,我看到由北京市教委主导,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发布的《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职场新人在短短3年内,变动2次以上工作的占57%,变动3次工作的占32%。南京一家叫“智通人才”的调查公司,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说明了高校毕业生“闪辞”现象严重:第一份工作,65%的毕业生坚持不到1年。其中,不到半年就走的,占37.98%;25.58%的毕业生只干了一两年,仅9.3%的大学生能干2年以上。所以,媒体上就有了“首份工作周期不到一年——超六成应届毕业生都是闪辞族”的报道。研究原因,固然有专业吻合度不够的客观原因,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太高,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心理落差大,独生子女大学生普遍责任意识不强,吃苦能力、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弱。

要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一是企业要遵法守规,规范用工,维护劳动者权益;二是劳动者要树立责任意识,诚实守信,要有契约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三是劳动执法的力量要跟上,让人们相信法制的力量,用普遍的法制代替个体的自觉。

六、要提高就业质量,劳动者个人的努力奋斗是核心

劳动者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我认为两个字:奋斗。事实上,人世间很多美好的梦想,更多地要靠个人奋斗才能实现,生命里的辉煌,也只有通过每个人的不懈奋斗才能铸就。比如说我们现行的社会保障,它的重点只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它的主要功能是为我们每个人的奋力提供一个支撑。公平的就业环境,也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公正的平台而已,而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个人的努力奋斗就不可或缺。在人生漫长的就业过程中,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固然急需大力纠正。然而,用人单位终究要用人,科研院所需要有才华、能钻研的人才,医院需要懂专业、能吃苦的年轻人,企业需要勇于开拓、积极向上的高校毕业生拓展业务,求职者自身的才华和能力,永远是用人单位考虑的核心因素,没有谁会希望招录一批有背景、没能力的人。

强调个人奋斗的力量,不是说社会就没有责任。在现实生活中,起点不公平、机会不公平、规则不公平的情况确实存在,这就需要社会成员共同重视,共同携手改变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畅通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渠道,不要让寒门子弟在起跑线上就输了。要坚决打破垄断行业和权力部门的就业壁垒,尽可能地实现就业公平。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让踏实肯干的劳动者更多地积累财富,让“勤劳致富”成为劳动者可以触摸、能够实现、进而深信的事实。

畅通社会成员、劳动者向上的渠道意义重大,一个文明、公正、理想的社会理应有这样的机制保证。但无论怎样的通道,都不会是笔直的。公平地进入好大学,不等于进了保险箱;公平地获取好工作,不等于必定有好前途。人人有上升的机会,不是人人必定能上升。任何时候,奋斗是人生的底色。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