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腿的训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3

边腿分高、中、低三个段位出击,高边踢击对手头部、咽喉及脖颈;中边踢击对方腰、腹、胸等部位;低边踢击对手大腿、臀部、膝弯等。在实战运用中,人们常使用的是中、低边腿,无论是主动进攻或防守反击,中低边腿速度较快,是从侧面以弹射的方法攻击对方,进攻后便于攻防变换,踢不中对手也不会失去重心。不过,在练习边腿不得法、动作要领不正确时,不但不能发挥出边腿的制敌效应,反而会弄巧成拙,被对手接腿摔倒。本人以多年的研练以及结合训练学生时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边腿的专门训练方案,将之列出权作论证。 前边腿具有速度快、灵活性强的特点。在实战中,双方都精神高度集中,可先掌握好与对手的距离,调整好角度。接近对手时,以拳法为假动作,突然起前边腿抢攻,打击后迅速收腿与对手拉开距离,以防对手反扑。前边腿是运用最多的腿法之一,具有隐蔽性好,速度快,不易防守的特点。
以左侧实战姿势为例:右脚向前垫步,左腿迅速将膝向正前方提起,重心落于支撑的右腿,接着,右脚跟向前旋转,上体侧倾,左膝关节稍向内,左脚背绷直向外,大小腿夹紧,随之左膝盖向内,快速送髋将小腿弹出,力达脚背。然后收左脚,大小腿稍折叠,髋关节放松,左腿自然落下,两脚同时后撤一步,还原成左实战姿势。
右脚要配合左腿的向前移动,左脚的小腿要快速弹出,尽量增加边打力量,在击打的一刹那,膝盖方向朝对方腹部,小腿弹出后,在弹直的一刹那,要有一个制动的过程,使脚产生鞭打的效果。易犯的错误是,小腿直接伸直接触对方,膝关节没有由屈到伸的动作,使击打力度不足;垫步的动作幅度过大,动作隐蔽性不强;髋部没有前送,腿的长度没有被充分利用,动作不连贯,形成分解,大小腿折叠不紧,弹击软而无力。如换作右脚在前作鞭踢,动作方法要领是一样的。 后边腿攻击距离长,威力巨大,常用于防守反击或连击。比如对手用拳攻我头面时,其肋部就是空当,可侧身偏头闪躲,同时,拧腰转髋,发出边腿扫击其肋部。由于后边腿的攻击距离长,速度相对较慢,极易被对手中路突破,故不可滥用,必须找准时机和结合其它拳、腿、步法使用。
以左侧实战姿势为例:左脚向前上一步,右脚屈膝从左脚内侧直线上提,当右膝关节抬起时,支撑的左脚跟向前扭转,上体微侧倾,右脚大小腿折叠夹紧,右脚背绷直向外,紧随扭转腰部发力,并扭转轴心脚,提臀松髋的瞬间,右脚绷紧脚背,快速送髋将小腿向前弹出,同时同侧臂前伸,另侧手护住胸前,随后收脚成提膝,继右旋体,右脚向后收落成左侧实战姿势。
后边腿的练法应分作几个程序来练,屈抬腿向正前方上抬的前提下进行的边踢,其目的是保持身体的平衡,以缩小攻击距离,加快攻击速度,同时隐蔽性更强,对手一时无法判断我方的攻击方式,而且由于膝关节向正前方顶膝抬起,可保护裆、腹部要害。但在攻击力度上相对小一些,因腰的扭转幅度变小,不能充分地施展边击力,由于是从直线顶膝起腿,角度小,距离短,速度则更快。待这种方法练好之后,就以不屈抬腿,靠旋腰拧髋之力,直接踢,在踢击脚落地的同时,另一腿继续踢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