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龙眠赤壁图》与《晋卿赤壁图》 |【荣宝斋 ·艺术论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27
  《龙眠赤壁图》和《晋卿赤壁图》是与苏轼赤壁漫游相关的画作,二图今均不存。本文通过对历史中存留的相关文献,试图对二图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并由画家特殊身份与画面内容的若干线索来考察苏轼、李公麟和王诜的命运与交游轨迹,分析可能的创作时间。二图对后世富有文人意趣的赤壁图式具有原型意义。对两幅失传作品的解读说明,这看不见的美术史在艺术史的研究中同样具有意义。
  乌林赤壁事已陈,黄州赤壁天下闻。苏轼(一〇三七一一〇一)的两次赤壁漫游,唤醒和重排了赤壁古战场在文学史和艺术史中的地位,不但前后《赤壁赋》和《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成为千古名篇,由此托生的赤壁图也成为画史中重要的主题。作为苏轼文人集团的两位重要人物:李公麟(一〇四九一一〇六)和王诜(约一〇八四一一〇四),他们都曾画过赤壁图,以图画的方式呼应着苏轼的历史书写。他们的创作直接建立了画史中的赤壁图式,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惜乎二作失传。我们只能凭借一些历史文献,复原二图的基本风格面貌,为我们探讨北宋末年以来赤壁图式的发展提供一些线索。
  李公麟与王诜都是苏轼的同时代人,前者是名震天下的全能型画家,尤以白描之功独步画坛,《画继》评其士夫以谓鞍马愈于韩干,佛像追吴道玄,山水似李思训,人物似韩干,非过论也;后者则以驸马之尊,精于鉴赏,优游于文人之间,曾筑宝绘堂广纳历代书画名迹,同时也是丹青高手,流传于世《烟江叠嶂图》卷、《渔村小雪图》卷、《瀛山图》卷、《仙境图》页等,以独特的文人气息,为后人所宝爱。二人的独特地位以及与苏轼的特殊关系,使他们所创作的赤壁图,成为宋元以来画史上赤壁模式的源头,深化了苏轼赤壁书写的历史深度。
  一
  画史著录之《龙眠赤壁图》
  最早提及李公麟与赤壁关系的,是南宋人家铉翁(约一二一三一二九七)的跋《太白赏月图》。这位与苏轼同乡的孤独士人不无遗憾地感慨,如果李公麟活到今天,一定要请他画作《后赤壁赋图》:
  东坡后赤壁之游,以二客之来从也。二客不来,东坡不游,而后赤壁有不暇。赋至于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犹恨二客之不能从。其雄量高致与宇宙同其大,数百年后读者犹知兴起也。今为此图像,太白舟中二僮倾尊治鳞于其侧,无一宾,焉岂知太白者乎。太白之心,犹东坡之心也。今有龙眠当令作后赤壁图,与此图对暇日览,观亦足自广也。
  这段记载是由《太白赏月图》谈到李白和苏轼的遭遇相似,苏轼的旷世之作赤壁二赋,若有图写,当足览观。他以为若画出苏子赤壁之思,非李龙眠之类的高手不能办,但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他当时并没有看到过李氏的所谓赤壁之作。
  然而,明代都穆(一四五八一五二五)的《寓意编》,则确实提到龙眠的赤壁图。他说:苏文忠《前后赤壁赋》,李龙眠作图。字书旁注云是海岳笔,共八节,惟前赋不完所见为八节的画卷,并有米芾题写的《赤壁赋》。后来,《珊瑚网》著录此作,并说此图有米芾题写赋文,并指出当时属于相城沈启南(沈周)家藏。《六艺之一录》、《佩文斋书画谱》对此亦有记载,但同《寓意编》《珊瑚网》别无二致,作者未见到真迹。
  卞永誉(一六四五一七一二)的《式古堂书画汇考》记载:《李伯时赤壁图》卷,绢本,高一尺余,长八尺,水墨,布景苍老,肖形闲逸,江风山月之游,宛然如或见之。详细指出作品的尺幅和材质。并记载画卷后有明代天禧寺住持守仁高僧(?一三九一)和胡俨(一三六〇一四四三)题诗两首。胡俨所题为旧诗誊写。根据守仁诗文可以看出,画面主体应该是苏轼与客人,而非山水。诗中夹杂《前赤壁赋》中古战场的唏嘘和贬谪不遇的苦闷,亦有《后赤壁赋》中才有的孤鹤形象,既可能是画家又可能是诗人对两赋文本做了综合处理。
  清代的高士奇(一六四五一七〇四)《江村销夏录》卷二云:辛丑阳月朔,越人邵发僧忍得观稀世之宝,拜手记之。《宋李龙眠赤壁图卷》,绢本,高一尺余,长八尺,全用水墨,树石沉着,人物工雅,有秋空幽致。其后有守仁和胡俨之诗。所见与卞永誉记载为同一图。《高士奇集》中还有高氏所作《汤潜庵前辈见赠〈李龙眠赤壁图〉以晦翁字卷报之并系以诗》,记载他所收藏的《龙眠赤壁图》得之于理学家汤斌之事:
  雍丘先生今杓斗,薪火千秋遥授受。掩关著述谢俗徒,谬许同心及下走。松筠誓保岁寒期,风义相资师共友。往往骑驴访荜门,深谈夜割林宗韭。暂别还歌萧葛篇,双鲤投来意良厚。念我寻山苦未能,卧游聊当探林薮。楚天赤壁旧称雄,细路层崕势何陡。坐我清风明月间,龙眠居士真能手。披图展转寝食捐,欲报惭无璚与玖。考亭讲道继河南,鹅湖一席衷可否。大儒岂争翰墨名,余事亦足垂不朽。断幅流传四百年,焚香谛视神抖擞。知公心学溯渊源,聊佐临池洒颜柳。法书名画倘相当,可道千金享敝帚。
  可见高士奇不但对此画的真实性深信不疑,而且盛赞了龙眠居士的画功。
  钱陈群(一六八六─一七七四)在一幅市井得来的古画中提及《龙眠赤壁图》:
  同年徐君咸一读书,稽古雅,好翰墨,于名迹赏鉴尤有深契。昨来京师于市中得白描人物画一卷,脱落破坏,中无款识,后亦无跋,惟题签则有李龙眠白描《晋二十四友图》真迹十三字。又龙眠《莲社图》《赤壁图》《番王礼佛图》俱不书款识,与此正相吻合。至名人题识流传既久,定为人所攫去。而画以淳古淡泊独存,徐君欲得旧跋以缀于后,余以为惟无款识题跋,故信为非后人赝作。特书数语以正之。从文字来看,钱陈群并未见到这幅《赤壁图》,但他不知从何处得知该图同龙眠其他真迹一样不书款识。
  综上所述,历史上流传的李公麟《赤壁图》,曾为沈周家藏,此图初见于明都穆之记载,其中典型特征是有米芾题写苏轼《赤壁赋》的文字。清初大收藏家高士奇所得之《龙眠赤壁图》,却有明初代天禧寺高僧守仁和胡俨的两跋,并未见米芾题写《赤壁赋》的记载,二图是否为同一手卷,待考。
  二
  文伯仁所见之《晋卿赤壁图》
  元代虞集的《道园遗稿》中有一首诗名为《王晋卿画赤壁图》,王晋卿即王诜。其内容为:黄州江上霜月白,苏子泛舟携二客。虬龙虎豹木石间,玉宇琼楼归未得。主家遗玦珊瑚钩,丹青一幅千金酬。惆怅图穷见黄鹤,白云千载空悠悠。虞集因何认定此图为王诜所作不得而知。
  有关王诜画赤壁图的记载,初见于文徵明侄文伯仁(一五〇二一五七五)的记载:
  赤壁后赋,东坡真迹,旧传吴匏翁家物。前王晋卿图,后宋元人题跋甚多,今皆不存。岂转徙散失故耶?东坡文笔固无容议,惟因此展玩殊深。慨叹后之收藏者尤宜保惜。万历改元春三月,后进文伯仁书。
  董其昌说:东坡赤壁,余所见凡三本,与此而四矣。一在嘉禾黄参政又家,一在江西庐陵杨少师家,一在楚中何鸿胪仁仲家,皆东坡本色书。此卷又类黄鲁直。或谓苏公不当学黄书,非也。苏黄同学杨景度,故令人难识别耳。文德承又谓此卷前有王晋卿画,若得合并,不为延津之剑耶?用卿且藏此以俟。甲辰六月观于西湖上因题。董其昌书。
  文伯仁曾看到一幅仅存苏轼手书、但据说曾有王诜绘图的《后赤壁赋》卷。董其昌后来看到的也是这一幅,但他对这一作品持谨慎态度,指出了书法不像苏轼反而像黄庭坚的笔迹。同时,他也不愿得罪作品的主人,又圆场说苏轼、黄庭坚都学习过杨凝式的书法,因此很难分辨。最后,他含混地说用卿且藏此以俟,语气之微妙,似是不愿让收藏者难堪的虚文。
  这幅书卷今日亦不存。传世唯一的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前赤壁赋》确为苏轼可靠手书,其上有文徵明、董其昌题跋,但与此处文字不对应,当属董其昌生平所见其他三本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