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0-07-26
大家都知道嘉庆在乾隆死后,就把和珅杀了,但是具体怎么杀的呢,却不知其详。其实这个过程也颇为曲折。
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举行传位大典,自己当上了太上皇。但是乾隆依旧没有放弃权力,凡遇到军政用人之大事都要亲自过问,和珅也就还得以专权。但毕竟形势发生了变化,和珅当然也有所顾虑,担心嘉庆皇帝日后会处治自己,所以他也要为自己想后路。
不久,乾隆准备召曾为嘉庆老师的朱珪回京升任大学士,和珅感到这是对自己的极大威胁。当嘉庆写诗向老师表示祝贺时,和珅便迫不及待地拿着尚未写完的诗稿,向乾隆诬称“嗣皇帝欲市恩于师傅”。乾隆颇为生气,朱珪升用一事也就随之泡汤了。之后,和珅又找了个借口,鼓动乾隆把已任两广总督的朱珪降调为安徽巡抚,借以压制嘉庆的势力。
嘉庆也颇有心机,他知道只要太上皇乾隆还在,自己就动不了和珅,相反和珅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左右乾隆的旨意,搞不好反而对自己不利,所以他选择韬光养晦,事事顺从乾隆,也容忍和珅继续专权。
当有人向他说和珅坏话时,他反而批评说,我还要依靠和珅来治理国家,你们为什么要反对他呢?甚至,嘉庆有事要奏明乾隆,也有意托和珅代为请奏,以表示对和珅充分信任。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试探,嘉庆终于将和珅麻痹了。
嘉庆二年(1797年),领班军机大臣阿桂病逝,和珅理所当然地成了领班军机大臣。加上,乾隆日益年迈,记忆力下降,“昨日之事,今日辄忘,早间所行,晚或不省”。和珅出纳帝命,口衔天宪,颐指气使,为所欲为,“封擅甚于前日,人皆侧目,莫敢谁何”。
但是盛极而衰,一进入嘉庆朝,和珅就接连遭受家庭的不幸。先是,被和珅视若掌上明珠的次子才两岁就夭折了;一个月后,其情同手足的弟弟和琳在贵州军营染受瘴气身亡;次年,和珅唯一的孙子又夭折了;嘉庆三年二月,结发妻子冯氏也去世了,和珅虽姬妾如云,但与冯氏感情最深,曾经写了多首诗悼念亡妻,其中就有“今日我哭伊,他年谁送我”之句。斯言如谶,在连续三年家中死去四个亲人后,和珅本人的死期也不远了。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八十九岁高龄的乾隆终于驾崩,和珅的大靠山没了,嘉庆就无所顾忌了。但是,嘉庆并没有马上对和珅下手,当天还任命和珅等一起总理丧仪大事。不过,也就在同一天,嘉庆传旨召他的老师朱珪即速回京。
初四日,嘉庆发了一道圣旨,谴责前方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领“惟思玩兵养寇,藉以冒功升赏”,矛头已直指后台的和珅。当天,即解除了和珅的军机大臣之职,命其昼夜在大内为乾隆守灵,不许出入,将其软禁在宫中。
初五日,御史广兴、给事中王念孙等纷纷上疏,弹劾和珅种种不法罪状,这也可能是经嘉庆特别授意的。初八日,在公布太上皇乾隆遗诏的同时,嘉庆宣布革去和珅的一切职务,交由刑部收监,并命仪亲王永璇、大学士刘墉等人负责查抄其家产,共同审讯。
正月十一日,在初步查抄审讯后,嘉庆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并通报各省督抚,命其讨论定罪,也就是要他们都表个态。十六日,直隶总督胡季堂首先上书,称“和珅罪大恶极,目无君上,蠹国病民,贪黩放荡,真一无耻小人”,请嘉庆“特颁谕旨,将和珅照大逆律押赴市曹,凌迟处死”。嘉庆御批:“在京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并翰詹科道悉心妥议具奏”,若有不同意见,“自行封奏亦可”。正月十八日,在京文武大臣奏请将“和珅照大逆律凌迟处死”。这时的嘉庆却表示,和珅罪有应得,怎么处治都不过分,但考虑到他曾任首辅大臣,为国体起见,免其肆市,加恩赐令自尽。
处理完和珅之后,嘉庆并没有扩大化,搞株连,和珅的弟弟已经死了,和珅的儿子因为他是驸马,公主哀求后也没有杀,凡是和珅推荐的官员也没有一一追究。如此一来,嘉庆快速地稳定了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