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以给我一份进食障碍量表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6-12-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厌食症组:符合ICD-10神经性厌食症诊断标准,共有21名女性患者,年龄19-27例。对照组:共有16名女性,经过医生晤谈,证实她们不存在进食相关问题。
研究方法:1.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年龄、身高、目前体重、既往最高体重、患者期望的理想体重等方面的资料。目前BMI、既往最高BMI、理想BMI。2.EDI-1量表,为自评问卷;由八个分量表组成,从认知行为和心理方面对厌食或贪食行为进行评定;总共有64项条目,每条目均为六级;填写该量表一般需5-10分钟。
研究结果:同质信度,八个分量表中除了成熟恐惧分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5028外,其余均在0.80以上,为0.7985-0.9585。重测信度,两次测查得分的各分量表的Pearson相关系数达0.756-0.965,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906。量表的内容效度:经专家审阅,认为EDI比较全面地收集了进食障碍的常见症状,语言简练、通俗。结构效度: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效度进行检验,发现九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70.65%。表明该量表的结构效度欠佳。EDI-1量表中国版本的可靠性好,但信度较差。厌食症患者的对瘦的追求、贪食、对身体不满意、工作效率低、完美主义、对他人不信任、内省力分量表的分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且这些问题主要与患者的理想体重有明显相关。
结论:
本次临床测定与香港研究结果相似,除成熟恐惧分量表外,其它分量表的信度都很高。但是量表的效度比较低,所以不适合筛查使用。该量表涵盖内容广泛,信度好,所以可以用来做临床评定。
与对照组相比,厌食症患者对瘦的追求、贪食、对身体不满意等分量表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还存在工作效率低、完美主义、对他人不信任、内省力差等临床心理问题。

摘 要:目的:探讨进食障碍调查量表(EDI-1)用于调查北京市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信度、效度.方法:采用EDI-1对30名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进行调查,用分半信度、同质信度、结构效度和判别效度等指标对EDI-1量表进行评定.结果:EDI-1量表中国版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除了成熟恐惧分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50外,其余七个分量表的Cronbach's系数均在0.80以上.除成熟恐惧量表以外的其他分量表分半信度也较好,Pearson相关系数≥0.6.量表的重测信度好,两次测查各分量表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6-0.97.八个分量表的累积贡献率为70.65%,结构效度较好.判别效度好,除成熟恐惧量表外,厌食症患者其他七个分量表的分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除成熟恐惧分量表外,EDI-1量表基本适用于北京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评估.
关键词:精神病学 神经性厌食症 心理测量学研究 进食障碍
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目的:分析进食障碍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及与体重指数变化的关系,为对患者进行有效心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的临床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是2001.1-2004.8年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符合美国DSM-IV诊断标准的进食障碍患者,共连续入组146例。调查工具有:自行编制的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就诊时体重、病前最高体重、病中最低体重、期望的理想体重及相应的身高等,用公式“体重(公斤)/身高2(米)”计算体重指数;用进食障碍调查表(EDI-1)评估患者的心理特点。对各计量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后用均数、标准差等进行统计描述,用Spearmen相关分析EDI-1各因子分与体重指数的关系。结果:患者中女性140例,男性6例;平均年龄18.6±3.7(范围11-33)岁,发病年龄16.4±2.8(11-30)岁。就诊时、病前最高、病中最低和理想的体重指数分别是(平均16.5±3.0;范围8.7-24.9)、(21.4±3.7;13.1-37.1)(14.9±2.5;9.4-24.3)(17.6±1.8;10.7-23.1)。就诊时的体重指数与EDI-1的对瘦的追求(Drive for Thinners, DT;r=0.50) 、贪食(Bullimia, B;r=0.42)、对身体不满意(Body Dissatisfaction, BD;r=0.32)、无效感(Ineffectiveness, I;r=0.29) 、内省( Interoceptive Awareness, IA;r=0.22)等5项因子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病前最高体重指数与DT (r=0.35)、B(r=0.28)、BD (r=0.22)、IA (r=0.25)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病中最低的体重指数与DT (r=0.34)、B (r=0.28)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而理想的体重指数仅与IA (r=0.21)有弱的相关性(P<0.05)。根据病中最低体重指数,将<17.5的患者划分为“厌食组”,≥17.5为“贪食组”,贪食组患者DT(31.6±6.4 vs. 24.7±10.7;P<0.01)、B(27.1±10.3 vs. 21.6±11.3;P<0.05)、BD(35.7±9.4 vs. 30.8±9.2;P<0.05)较厌食组更严重,而完美主义( Perfection, P)(21.1±6.0 vs. 25.2±5.6;P<0.01)较厌食组轻。结论:对进食、体重、体形的过度关注是进食障碍患者最主要的心理活动特点,并在贪食组患者更为严重些,而厌食组有较为强烈的追求完美的倾向。在体重预期达到理想后,这些患者仍可能存在内省方面的心理问题。这些发现可作为临床工作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治疗的参考依据。

你自己参考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