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倚仗权势横暴不法的人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3-10
吴敬梓一生以移居南京为界可分前后两段。前期,他与小山一样,以声色犬马的生活方式游离于“正常”的生活轨道之外。“少年时,青溪九曲画船,曾记游冶……朝复夜,费蜀锦吴绫,那惜缠头价。”(《买肢塘》)“王家昙首,伎识歌声春载酒,白板桥西,赢得才名曲部知。”(《减字木兰花》)吴敬梓不像小山一样真正沉醉到情爱之中,而更多地标榜一
种不见容于俗世的生活姿态。不是为游冶而游冶,而是在游冶中体验自由。胡适说,吴氏的家产是在秦淮嫖掉的,我倒觉得,“泥沙一掷金一担”是他有意为之。只有丧失了财产,挣脱了宗族的约束后,他才能以纯粹的心境进入到文学创作之中。
“枭鸟东徒,浑未解于更鸣”!(《移家赋》)33岁、不名一文的吴敬棒移家南京时,他在族人眼中已是“传为子弟戒”的“败家子”。到了“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的地步,他仍拒不参加傅学鸿词科考试。当“长老苦口讥喃喃”干涉他的自由时,他“叉手谢长老,两眉如戟声如虎”。[45]他的“痴憨”、“颠憨”、“隐括”终一生而不变,与小晏何其相似!
《儒林外史》以王冕作为“隐括全文”的“名流”。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能耐,就因为他是一个“嵌崎磊落”的人,一个“有意思”的人。王冕既是葆有童心的放牛娃,又是才华横溢的畸人。他画荷花,“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因为他自己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惹得乡下陔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眼里。”这是何等任情自遂、天真自然!面对“灭门知县”的威逼,王冕宁可风餐露宿逃亡在外,也不肯低头。他处茅屋之远而怀天下苍生,一语道出入股取仕的实质:“这法子却定得不好!将来读书人即有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凤四老爹在小说中看似可有可元,实则为一大关键。据考证,凤四老爹的原型为侠客甘凤池。[46]当时浙江总督李卫在奏折中这样描述甘凤池:“查此辈棍徒,造作讹信,往来煽感,着实痛恨,断难容其漏网。臣细思江浙好事悻谬之人,莫过于现在拿获之甘凤池等各犯。”(《雍正朱批谕旨》)对于这样一个叛逆者,吴敬棒却由衷地赞美道:“官府严刑密网,多少士大夫见了就屈膝就范,你一个小百姓,视如上芥,这就可敬了!”
第2个回答  2022-03-10
市场竞争激烈。自2000年以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在不断增多,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已由2001年的4287家发展到7605家,9年时间的增长幅度近78%。若以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深圳市为例,2002年底该市事务所数量为65家,到2011年底事务所数量已增加到263家,10年时间事务所数量增长了近4倍。随着事务所数量的增多,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竞争激烈,同时,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的存在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程度。从2011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收入排名中我们可以看出,排名前四位的仍然是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其收入占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总收入的41.19%,而包括本土事务所在内的前十位会计师事务所收入占60.29%.若仅以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排名最低的毕马威事务所的收入进行比较,其收入是我国本土事务所排名第一的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收入的1.80倍。可见,“四大”国际所的存在大大抢占了我国本土事务所的审计资源,从而加剧了我国审计行业的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审计行业的低价竞争行为。可见,由于事务所数量不断上升所带来的生存压力,不仅使我国本土所之间的竞争加剧,普遍存在低价竞争行为,就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可能同本土所一样采取了低价竞争的策略。(二)缺乏高质量审计需求。在这种审计市场不需要高质量审计的大环境下,企业在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服务质量就不会成为主要决定因素,而会计师事务所也很难针对各企业的经营特点采取差异化高水平经营战略,从而审计费用的高低就成为双方关注的重点。三、“低价竞争”行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从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股权结构看,股权要幺过于分散,要幺过于集中。在股权过分分散的情况下,持有公司股票的小股东们只是关心股票价格的涨幅,至于公司到底要选聘哪家事务所则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这种局面导致股东大会如同虚设,实质上将审计师聘用和解聘的权利集中在了管理公司的经理人身上。在股权过于集中的情况下,这时候的大股东一般也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即使股东大会照常召开,大股东们也会趋于自身的利益对小股东们进行压制,所以本质上还是由经理人掌握了决定事务所的权力。因此,低价竞争行为会对审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带来负面的影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3-12
在《儒林外史》漫长的人物画廊里,男性占有主要地位。
女性,在封建社会作为男性的附属,很少能见到她们独特的光彩。
该书的最后一章,写到万历皇帝对已故文人,进行进士追封。
一共追许了32名。其中第三甲的第一名就是沈琼枝。
她也是榜上唯一的女性。
那么沈琼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这位女性身上,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希望呢?
沈琼枝,江苏常州人。
她的父亲,是一个贡生。自小,她就跟着父亲开馆读书。
和鲁小姐不一样,沈琼枝并没有受到八股思想的毒害。
她的父亲,教她读书认字做人,并不指望她能在八股文上有什么建树。
所以,沈琼枝的家庭氛围相对轻松自由。
她和父亲到扬州,是因为盐商宋为富要娶她为妻。
作者在为人物起名字时别有用心。
“为富”取义“为富不仁”。
这个宋为富确实是一个不仁之人。
他哄骗沈家父女,不是要迎娶她为正室,而是要纳她为妾。
沈父察觉到异样,询问女儿应该怎么办。
看得出父亲很着急,沈琼枝这个女孩反而很镇定:

“爹爹,你请放心。我家又不曾写立文书,得他身价,为什么肯去伏低做小。”

从父女两的对话里,我们不难发现,沈父教养女儿是非常宽松和民主的。
他会尊重女儿的意见。
沈琼枝也是一个有自我的人。她打定主意先去宋家看宋为富如何对待她。
宋家只派了一小轿子接沈琼枝到了府里。
门口、大厅都没有迎娶新娘的气象。
沈琼枝心下已明了,脸上却不露声色,径直走到大厅坐下,慷慨陈词:

“请你家老爷出来!我常州姓沈的,不是什么低三下四的人家。他既要娶我,怎的不张灯结彩,择吉过门?把我悄悄抬了来,当做娶妾一般光景。我且不问他要别的,只叫他把我父亲亲笔写的婚书拿来与我看,我就没的说了。”

一番言语下来,佣人们都傻了眼。
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大姑娘到了外家做妾,能如此高声大气,理直气壮!
就连宋为富听到佣人的转述,都被气红了脸。
沈琼枝的勇气可见一般。
宋为富拿不出婚书,也不放沈琼枝走。
在这件事上,宋为富非常有把握。
他的认知里,没有一个女人能抵挡金钱的诱惑。
只要花些时间,挫挫她的锐气,不由得她不就范。
强纳女子为妾,并将其软禁,后来干脆买通官府,将沈父押解回了常州。
盐商竟能如此豪横。
失去了父亲的援助,孤立无援的沈琼枝,并不像其他人一样慌张。
她反而很镇定,甚至有些调皮和无赖:

“且让我在此消遣几天。”

过了几天,沈琼枝干脆将宋家的金银器皿,真珠首饰,打了一个包袱。
自己扮做老妈子的模样,从后门溜了。
从宋家逃离,是沈琼枝对金钱的一种藐视和逆反。
当时,连社会精英,那些士大夫们,看到金钱都销魂夺魄。
作为一个势单力孤的弱女子,沈琼枝能有如此胸襟和气魄,着实让人钦佩。
作者借沈琼枝来反讽整个男性世界的虚弱和势利。
沈琼枝从宋家逃走后,没有回常州。
她思虑周祥:

“若回常州老家,恐惹故乡人家耻笑。”

于是,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一个人去南京,靠出卖刺绣和写扇作诗为生。
孤身女子挂牌做生意,在现代看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但是,在古代,这种行为不啻于开私门,也就是暗娼,甚至还挂起了招牌。
足见这个沈琼枝行事豪放大胆。
这时,作者用了一番笔墨来写沈琼枝的打扮:

“一个十八九岁妇人,梳着下路绺鬏,穿着一件宝蓝纱大领披风,在里面吱吱喳喳的嚷。”

原来是几个地痞无赖来敲诈,沈琼枝在跟他们吵架。
这番情景,连行事异于常人的杜少卿,都佩服不已。
武书对她的评价非常恰当:

“我看这个女人实有些奇。若说她是个邪货,她却不带淫气;若说她是人家遣出来的婢妾,她却又不带贱气。看她虽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侠的光景。”

沈琼枝,真真是一个身披宝蓝披风,不惧豪强,不贪金钱的侠女。
在杜少卿等人的帮助下,沈琼枝得以被遣送回家乡。
在船上,两个差人恬不知耻,还想勒索沈琼枝,让她出船费。

沈琼枝就是不给,“走出船舱,跳上岸去,两只小脚就是飞的一般,竟要自己走了去。”

两个官差要扯她,被她使了一招打了一个四仰八叉。
“两只小脚”,古代妇人是要裹脚的。沈琼枝也不能幸免。但是两只小脚竟然能飞了一般,可见身体遭受了禁锢,但是她的思想是自由的。
况且一个小脚女人,竟然能把一个大男人打翻在地。作者这样安排,高度赞美了沈琼枝的人格独立和自由。
沈琼枝是作者笔下唯一一个有名字的女性。
作者在这个人物寄予了太多的情感。
沈琼枝不是什么大家闺秀,她甚至是有点粗鲁和泼辣。
但是,她毕竟是读书人家的女儿。
她的父亲是教书先生,她自己不仅会刺绣,而且能画画能写诗文。
这些技能,也是她后来一个人在南京,得以谋生的手段。
宋为富要强迫沈琼枝为妾,就是一种用金钱侮辱斯文的象征。
其实,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看《儒林外史》中写盐商的奢华,写他们屋内的对联: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写那些穷困读书人,为了钱,将女儿嫁给这些盐商的后代。
作者敏感地察觉到了社会的危机,道德的堕落。
这些行为,在作者笔下,都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
于是,沈琼枝的出现,就是作者的一个理想。
他要借这个人物来表达自己对盐商,对金钱的藐视。
作者欣赏沈琼枝的行事果敢大胆、独立自尊的豪情。

“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

曾经,有一档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火遍全国。
有一期,女嘉宾马诺的惊世发言,竟然让她爆红网络。
很多人站队她的观点——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笑。
这种夸张的、直白的对金钱的渴望,让人三观尽毁。
马诺现象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取向,以及女性的择偶标准:
人品、幸福不重要,物质才是最重要的。
距离吴敬梓创作《儒林外史》已经过去了几百年。
可是,我们社会上仍然在流行着“物质至上”、“金钱万能”观。
反观沈琼枝的侠女做派,真让“马诺一流”汗颜。
第4个回答  2022-03-12
在《儒林外史》漫长的人物画廊里,男性占有主要地位。
女性,在封建社会作为男性的附属,很少能见到她们独特的光彩。
该书的最后一章,写到万历皇帝对已故文人,进行进士追封。
一共追许了32名。其中第三甲的第一名就是沈琼枝。
她也是榜上唯一的女性。
那么沈琼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这位女性身上,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希望呢?
沈琼枝,江苏常州人。
她的父亲,是一个贡生。自小,她就跟着父亲开馆读书。
和鲁小姐不一样,沈琼枝并没有受到八股思想的毒害。
她的父亲,教她读书认字做人,并不指望她能在八股文上有什么建树。
所以,沈琼枝的家庭氛围相对轻松自由。
她和父亲到扬州,是因为盐商宋为富要娶她为妻。
作者在为人物起名字时别有用心。
“为富”取义“为富不仁”。
这个宋为富确实是一个不仁之人。
他哄骗沈家父女,不是要迎娶她为正室,而是要纳她为妾。
沈父察觉到异样,询问女儿应该怎么办。
看得出父亲很着急,沈琼枝这个女孩反而很镇定:

“爹爹,你请放心。我家又不曾写立文书,得他身价,为什么肯去伏低做小。”

从父女两的对话里,我们不难发现,沈父教养女儿是非常宽松和民主的。
他会尊重女儿的意见。
沈琼枝也是一个有自我的人。她打定主意先去宋家看宋为富如何对待她。
宋家只派了一小轿子接沈琼枝到了府里。
门口、大厅都没有迎娶新娘的气象。
沈琼枝心下已明了,脸上却不露声色,径直走到大厅坐下,慷慨陈词:

“请你家老爷出来!我常州姓沈的,不是什么低三下四的人家。他既要娶我,怎的不张灯结彩,择吉过门?把我悄悄抬了来,当做娶妾一般光景。我且不问他要别的,只叫他把我父亲亲笔写的婚书拿来与我看,我就没的说了。”

一番言语下来,佣人们都傻了眼。
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大姑娘到了外家做妾,能如此高声大气,理直气壮!
就连宋为富听到佣人的转述,都被气红了脸。
沈琼枝的勇气可见一般。
宋为富拿不出婚书,也不放沈琼枝走。
在这件事上,宋为富非常有把握。
他的认知里,没有一个女人能抵挡金钱的诱惑。
只要花些时间,挫挫她的锐气,不由得她不就范。
强纳女子为妾,并将其软禁,后来干脆买通官府,将沈父押解回了常州。
盐商竟能如此豪横。
失去了父亲的援助,孤立无援的沈琼枝,并不像其他人一样慌张。
她反而很镇定,甚至有些调皮和无赖:

“且让我在此消遣几天。”

过了几天,沈琼枝干脆将宋家的金银器皿,真珠首饰,打了一个包袱。
自己扮做老妈子的模样,从后门溜了。
从宋家逃离,是沈琼枝对金钱的一种藐视和逆反。
当时,连社会精英,那些士大夫们,看到金钱都销魂夺魄。
作为一个势单力孤的弱女子,沈琼枝能有如此胸襟和气魄,着实让人钦佩。
作者借沈琼枝来反讽整个男性世界的虚弱和势利。
沈琼枝从宋家逃走后,没有回常州。
她思虑周祥:

“若回常州老家,恐惹故乡人家耻笑。”

于是,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一个人去南京,靠出卖刺绣和写扇作诗为生。
孤身女子挂牌做生意,在现代看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但是,在古代,这种行为不啻于开私门,也就是暗娼,甚至还挂起了招牌。
足见这个沈琼枝行事豪放大胆。
这时,作者用了一番笔墨来写沈琼枝的打扮:

“一个十八九岁妇人,梳着下路绺鬏,穿着一件宝蓝纱大领披风,在里面吱吱喳喳的嚷。”

原来是几个地痞无赖来敲诈,沈琼枝在跟他们吵架。
这番情景,连行事异于常人的杜少卿,都佩服不已。
武书对她的评价非常恰当:

“我看这个女人实有些奇。若说她是个邪货,她却不带淫气;若说她是人家遣出来的婢妾,她却又不带贱气。看她虽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侠的光景。”

沈琼枝,真真是一个身披宝蓝披风,不惧豪强,不贪金钱的侠女。
在杜少卿等人的帮助下,沈琼枝得以被遣送回家乡。
在船上,两个差人恬不知耻,还想勒索沈琼枝,让她出船费。

沈琼枝就是不给,“走出船舱,跳上岸去,两只小脚就是飞的一般,竟要自己走了去。”

两个官差要扯她,被她使了一招打了一个四仰八叉。
“两只小脚”,古代妇人是要裹脚的。沈琼枝也不能幸免。但是两只小脚竟然能飞了一般,可见身体遭受了禁锢,但是她的思想是自由的。
况且一个小脚女人,竟然能把一个大男人打翻在地。作者这样安排,高度赞美了沈琼枝的人格独立和自由。
沈琼枝是作者笔下唯一一个有名字的女性。
作者在这个人物寄予了太多的情感。
沈琼枝不是什么大家闺秀,她甚至是有点粗鲁和泼辣。
但是,她毕竟是读书人家的女儿。
她的父亲是教书先生,她自己不仅会刺绣,而且能画画能写诗文。
这些技能,也是她后来一个人在南京,得以谋生的手段。
宋为富要强迫沈琼枝为妾,就是一种用金钱侮辱斯文的象征。
其实,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看《儒林外史》中写盐商的奢华,写他们屋内的对联: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写那些穷困读书人,为了钱,将女儿嫁给这些盐商的后代。
作者敏感地察觉到了社会的危机,道德的堕落。
这些行为,在作者笔下,都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
于是,沈琼枝的出现,就是作者的一个理想。
他要借这个人物来表达自己对盐商,对金钱的藐视。
作者欣赏沈琼枝的行事果敢大胆、独立自尊的豪情。

“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

曾经,有一档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火遍全国。
有一期,女嘉宾马诺的惊世发言,竟然让她爆红网络。
很多人站队她的观点——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笑。
这种夸张的、直白的对金钱的渴望,让人三观尽毁。
马诺现象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取向,以及女性的择偶标准:
人品、幸福不重要,物质才是最重要的。
距离吴敬梓创作《儒林外史》已经过去了几百年。
可是,我们社会上仍然在流行着“物质至上”、“金钱万能”观。
反观沈琼枝的侠女做派,真让“马诺一流”汗颜。
第5个回答  2022-03-12
在《儒林外史》漫长的人物画廊里,男性占有主要地位。
女性,在封建社会作为男性的附属,很少能见到她们独特的光彩。
该书的最后一章,写到万历皇帝对已故文人,进行进士追封。
一共追许了32名。其中第三甲的第一名就是沈琼枝。
她也是榜上唯一的女性。
那么沈琼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这位女性身上,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希望呢?
沈琼枝,江苏常州人。
她的父亲,是一个贡生。自小,她就跟着父亲开馆读书。
和鲁小姐不一样,沈琼枝并没有受到八股思想的毒害。
她的父亲,教她读书认字做人,并不指望她能在八股文上有什么建树。
所以,沈琼枝的家庭氛围相对轻松自由。
她和父亲到扬州,是因为盐商宋为富要娶她为妻。
作者在为人物起名字时别有用心。
“为富”取义“为富不仁”。
这个宋为富确实是一个不仁之人。
他哄骗沈家父女,不是要迎娶她为正室,而是要纳她为妾。
沈父察觉到异样,询问女儿应该怎么办。
看得出父亲很着急,沈琼枝这个女孩反而很镇定:

“爹爹,你请放心。我家又不曾写立文书,得他身价,为什么肯去伏低做小。”

从父女两的对话里,我们不难发现,沈父教养女儿是非常宽松和民主的。
他会尊重女儿的意见。
沈琼枝也是一个有自我的人。她打定主意先去宋家看宋为富如何对待她。
宋家只派了一小轿子接沈琼枝到了府里。
门口、大厅都没有迎娶新娘的气象。
沈琼枝心下已明了,脸上却不露声色,径直走到大厅坐下,慷慨陈词:

“请你家老爷出来!我常州姓沈的,不是什么低三下四的人家。他既要娶我,怎的不张灯结彩,择吉过门?把我悄悄抬了来,当做娶妾一般光景。我且不问他要别的,只叫他把我父亲亲笔写的婚书拿来与我看,我就没的说了。”

一番言语下来,佣人们都傻了眼。
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大姑娘到了外家做妾,能如此高声大气,理直气壮!
就连宋为富听到佣人的转述,都被气红了脸。
沈琼枝的勇气可见一般。
宋为富拿不出婚书,也不放沈琼枝走。
在这件事上,宋为富非常有把握。
他的认知里,没有一个女人能抵挡金钱的诱惑。
只要花些时间,挫挫她的锐气,不由得她不就范。
强纳女子为妾,并将其软禁,后来干脆买通官府,将沈父押解回了常州。
盐商竟能如此豪横。
失去了父亲的援助,孤立无援的沈琼枝,并不像其他人一样慌张。
她反而很镇定,甚至有些调皮和无赖:

“且让我在此消遣几天。”

过了几天,沈琼枝干脆将宋家的金银器皿,真珠首饰,打了一个包袱。
自己扮做老妈子的模样,从后门溜了。
从宋家逃离,是沈琼枝对金钱的一种藐视和逆反。
当时,连社会精英,那些士大夫们,看到金钱都销魂夺魄。
作为一个势单力孤的弱女子,沈琼枝能有如此胸襟和气魄,着实让人钦佩。
作者借沈琼枝来反讽整个男性世界的虚弱和势利。
沈琼枝从宋家逃走后,没有回常州。
她思虑周祥:

“若回常州老家,恐惹故乡人家耻笑。”

于是,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一个人去南京,靠出卖刺绣和写扇作诗为生。
孤身女子挂牌做生意,在现代看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但是,在古代,这种行为不啻于开私门,也就是暗娼,甚至还挂起了招牌。
足见这个沈琼枝行事豪放大胆。
这时,作者用了一番笔墨来写沈琼枝的打扮:

“一个十八九岁妇人,梳着下路绺鬏,穿着一件宝蓝纱大领披风,在里面吱吱喳喳的嚷。”

原来是几个地痞无赖来敲诈,沈琼枝在跟他们吵架。
这番情景,连行事异于常人的杜少卿,都佩服不已。
武书对她的评价非常恰当:

“我看这个女人实有些奇。若说她是个邪货,她却不带淫气;若说她是人家遣出来的婢妾,她却又不带贱气。看她虽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侠的光景。”

沈琼枝,真真是一个身披宝蓝披风,不惧豪强,不贪金钱的侠女。
在杜少卿等人的帮助下,沈琼枝得以被遣送回家乡。
在船上,两个差人恬不知耻,还想勒索沈琼枝,让她出船费。

沈琼枝就是不给,“走出船舱,跳上岸去,两只小脚就是飞的一般,竟要自己走了去。”

两个官差要扯她,被她使了一招打了一个四仰八叉。
“两只小脚”,古代妇人是要裹脚的。沈琼枝也不能幸免。但是两只小脚竟然能飞了一般,可见身体遭受了禁锢,但是她的思想是自由的。
况且一个小脚女人,竟然能把一个大男人打翻在地。作者这样安排,高度赞美了沈琼枝的人格独立和自由。
沈琼枝是作者笔下唯一一个有名字的女性。
作者在这个人物寄予了太多的情感。
沈琼枝不是什么大家闺秀,她甚至是有点粗鲁和泼辣。
但是,她毕竟是读书人家的女儿。
她的父亲是教书先生,她自己不仅会刺绣,而且能画画能写诗文。
这些技能,也是她后来一个人在南京,得以谋生的手段。
宋为富要强迫沈琼枝为妾,就是一种用金钱侮辱斯文的象征。
其实,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看《儒林外史》中写盐商的奢华,写他们屋内的对联: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写那些穷困读书人,为了钱,将女儿嫁给这些盐商的后代。
作者敏感地察觉到了社会的危机,道德的堕落。
这些行为,在作者笔下,都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
于是,沈琼枝的出现,就是作者的一个理想。
他要借这个人物来表达自己对盐商,对金钱的藐视。
作者欣赏沈琼枝的行事果敢大胆、独立自尊的豪情。

“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

曾经,有一档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火遍全国。
有一期,女嘉宾马诺的惊世发言,竟然让她爆红网络。
很多人站队她的观点——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笑。
这种夸张的、直白的对金钱的渴望,让人三观尽毁。
马诺现象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取向,以及女性的择偶标准:
人品、幸福不重要,物质才是最重要的。
距离吴敬梓创作《儒林外史》已经过去了几百年。
可是,我们社会上仍然在流行着“物质至上”、“金钱万能”观。
反观沈琼枝的侠女做派,真让“马诺一流”汗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