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的口中常含口水,因为他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春节期间,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在央视热播,与前两季炸裂的口碑相比,第三季的口碑跌至谷底,令人唏嘘不已。

为什么第三季不好看了呢?

有人将原因归结于总导演的更换,因为前两季的总导演 陈晓卿 不久前从央视离职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差评,也让大众视野又一次开始关注陈晓卿这个人。

我首次关注陈晓卿,是因为看了他在《圆桌派》的视频。这个微胖黝黑的中年老男人,用他低沉有磁性的烟酒嗓,讲述着他对美食和文化的爱,我几乎是含着口水看完了每期节目。

 一讲起美食,就感觉他浑身散发着魅力,在《圆桌派》的节目里大放异彩,甚至他的存在让其他嘉宾黯然失色。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起这个人。

陈晓卿,这个来自我的老家皖北小城的男人,带着皖北男人幽默、狡黠的气质,讲美食,讲段子,讲情怀,讲人间烟火。他一开口,总能让我饱含口水,又开怀大笑。

这个影视界最会吃的人,美食界最会说段子的人,极具人格魅力。这样的人能拍出《舌尖》(前两季)这样优秀的作品,也是理所应当的。

陈晓卿是一个著名的“扫街嘴”。如果你想了解全国各地的美食,那就去翻看他的微博,全部是他走南闯北搜罗的各色美食。

他不爱去高档的饭店,却愿意去小巷子里寻找隐藏的美味,他觉得这种充满了市井气息的小馆子,才能吃出 人间烟火 的味道。

有人说吃大肠的和吃鲍鱼的是两个阶级的,他们永远坐不到一个桌子上。陈晓卿说他同意这个说法,但他并不觉得吃鲍鱼的就比吃大肠的更快乐,更高级。

这也让我想起了郭德纲《你要高雅》中所说的。喜欢喝咖啡没错,喜欢吃大蒜也没错,但觉得喝咖啡比吃大蒜高雅,这就错了。牙佳为雅,人谷为俗。嘴里说的这是雅,吃喝拉撒这是俗。人可以不需要雅,但这俗你离不开。雅俗共赏才是最高境界。

其实美食就是一个最能雅俗共赏的话题。饮食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社会和文化发展最重要的载体。烹饪是一切文化的起点,美食中也记录了一个民族最博大精深的文化。食物的背后都是一段历史,一份简简单单的小吃,味道可能早已传承了千年。

正如陈晓卿所说,有文化不一定要懂诗词歌赋, 懂吃,一样会有文化 。

十多年前,他就开始记录自己的美食心得,将他吃过的美食和对美食、生活的感悟写成了一篇篇的散文,这一写就是十年,相信正是有了这些积淀,才能拍的出《舌尖》这样伟大的作品。

怀着对他的喜爱,我拜读了他的著作 《至味在人间》 。

“《至味在人间》是一个美食爱好者的十年饮啜笔记。

陈晓卿将文字化作原料,

以散文为碗钵,

佐以故事人情之盐,

把关于食物的独家记忆蒸炒煎炸而成此书。

从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灵魂深处的家乡味道,

从四面八方觅食的扫街嘴到饮食变迁的沧海桑田,

从食客厨子店小二谈到饭菜与共那一人,

拂袖笑破饭桌上的假面具,平民食物也看得人口水四溅之时,

归根结底直抵人心:

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

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

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

读完之后觉得书中满满的都是人情味和烟火味。陈晓卿用他的味觉,探索着这个世界。

书中所写的皖北酱豆、西瓜酱、变蛋、SA汤、青萝卜、茶干、羊肉汤、符离集烧鸡等家乡美食都勾起了我无限的回忆。让我不禁开始思考起美食与人生。

在这个被钢筋混凝土充斥的城市,我吃过太多太多家餐厅,却很少有能让我记得住的味道。这些商业化的餐厅,每天思考的是如何挣钱,甚至高举服务至上的理念,觉得自己走在引领美食时尚的最前端。但有几家餐厅思考的是如何将食物做的更好吃?

美味是不可复制的,当餐饮变得越来越工业化、标准化之后,也丧失了最重要的味道——烟火味。

在中国的美食文化中,烟火味是最重要的味道。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合餐制这种少数民族的饮食方式逐渐取代了华夏民族的分餐制,却也体现了中华美食的真谛,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这才能吃出人间烟火味。

中国人一直有吃的情节, 在中国仿佛没有什么是一顿饭局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特别是在今天,饭局成为了一种社交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饭局,都让人感受舒适。跟最爱的亲人、最好的朋友在一起,吃饭就成了一种享受,在热气腾腾中,无论是诉说还是倾听,无论是风卷残云,还是交杯换盏,就算安静地坐着听大家畅谈也是一种享受。

然而有些饭局,却带有各种社会性的目的,让吃饭变得无比的沉重。更有甚者,如果饭局中有陌生人或是让自己如坐针毡的人,那自然就会食不甘味、难以下咽。

正如陈晓卿所说:

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 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也许这就是人情味,这就是人间烟火味。

陈晓卿在《至味在人间》一书中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因为那是故乡的味道。

在人的感官记忆中,味道的记忆最为浓烈。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最无法抹去的味觉记忆,那就是对儿时味道的记忆,对故乡味道的记忆。正如陈晓卿的伏羊汤、罗永浩的猪脊骨土豆汤,每个人心中的那碗珍珠翡翠白玉汤一定是儿时在故乡吃过的味道。

我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则是那碗 鳝鱼辣汤 。在我的皖北老家砀城西关的老菜市场,那碗鳝鱼辣汤,是二十多年来从没改变的味道。

一碗鳝鱼辣汤,再配两个鸡蛋火烧,是我的挚爱。鸡蛋在碗中打成蛋花,一勺滚烫的热汤浇进去,顿时香气四溢。辣汤咸中带辣,辣后回甜,鲜美无比。一口下去,全身每个细胞仿佛都被激活。火烧的面软硬适中,灌入的鸡蛋滑嫩可口,整个火烧咸香中带着淀粉的微甜。

这种味道,永远无法割舍。

除了最爱的鳝鱼辣汤,还有很多家乡的美味。

砀中门口的状元饼,西关菜市场的煎包、烧饼狗肉、地锅鸡......这些记忆让我只身在他乡,总会想起家里的味道。

还记得,在家乡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出租车司机,趁着夜色,将车停在路边,买上一个烧饼,夹上热气腾腾的羊头肉,一天的辛苦和劳累都会忘记,留下的只有对生活的满足。

美食和故乡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一代代的文学巨匠都在用文字描绘着舌尖上的故乡。如 张爱玲的上海,梁实秋的北京,汪曾祺的高邮、沈从文的凤凰 。

美食中能够品味的是每个人对故乡的情感,与其说怀念故乡的食物,不如说怀念自己的成长。

有人说回得去的叫家乡,回不去的叫故乡。 每次回到家,看到的都是大规模的旧城改造。看着一片片拔地而起的高楼,记忆中家乡的样子开始消失了,剩下的只有熟悉的味道。我好怕哪一天,连这味道也消失了,那家乡真的成了回不去的故乡。

食物记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在食物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先的荣耀、智慧与勤劳。华夏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人们生活最大的愿望就是吃饱饭。

我们这代人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饥饿,自然也不懂得美食的珍贵。算起来中国人吃饱饭也不过40年,正是在这40年里,中国以飞快的速度发生着巨变。这速度快得让人不再觉得食物珍贵,也无暇品味食物的美味,更无暇品味百味的人生。

陈晓卿说:“人生在世,要 吃百家饭、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

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是感受食物的珍贵,感受生活的美好。无论是一顿奢华的法餐、一顿精致的日料、甚至只是一碗黄焖鸡,都能吃出最幸福的味道。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酸甜苦辣。 只有热爱生活、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才能活的有意义。

正如陈晓卿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所说:

广厦千间 夜眠仅需六尺

家财万贯 日食不过三餐

美好的生活应该从品味每一餐、珍惜一起吃饭的人开始。和最爱的家人,围坐一起,品尝家常美味,享受天伦之乐。或与三两知己,几杯小酒,畅谈人生。

我们应该向陈晓卿致敬,热爱美食、热爱生活。

正如沈宏非评价他的那样:

为什么他的口中常含口水,因为他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