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死亡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电影《war room》(战争房间)里。

这两天‘巴黎圣母院’的“死亡”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

我并不从大家讨论的观点来看这件事。我只是认为能量若不守恒,任何事物都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死亡。

《寻梦环游记》里对死亡的诠释比较独特: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大卫·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单》里这样写道: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失,生物学上你被宣告死亡。

当你被埋葬,人们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社会上不复存在时,你悄然离去。

当这个世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那么整个宇宙将与你无关。

还有一种——宇宙里的超弦波。通俗讲,这东西我们叫他灵魂。

英国医生山姆.帕尼尔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科学实验证明“灵魂”真实存在的人 。

灵魂会不会死亡我们不去过多研究,这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所说的那位“超自然者”所决定的。

我们主要讨论前三个层次的死亡。

近几年随着国内外各种大小事故的发生,在网络上看到不少对于死亡的探讨。

我把它分为几类:

第一类观点认为:好死不如赖活。

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只要人还在,就不是什么大事。

从生物学死亡的角度来看,这个观点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奉行这类观点的人生活在唯物论之下。和平时期这种观点的弊端并不凸显,。

但想到战争时期,奉行这类观点的部分人或为了自己、或为了亲人的存活,在背叛民族背叛国家背叛道义时,当然也并不认为自己有错。

就像《极限挑战》的前任导演严敏所说:“ 小孩子才说对错,大人想的是如何活着。 ”

第二类观点是:为思想而活。

怎么理解呢?陶渊明的大丈夫不为五斗米折腰。

元末明初一代枭雄陈友谅与朱元璋决战前夕,在洪都门外,微不足道的一介书生——张子明,因使命未成,诈降后被押解到城下。

随时可能被杀的他用尽毕生所学,凝结出一句足以改变历史的呐喊:“已见主上,令诸公坚守,救且至!”

陈友谅傻眼了。

挥刀杀死张子明后他开始怀疑自己:“我拥有最强大的军队和力量,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应该怕我、畏惧我、尊敬我!可为什么这个柔弱书生不怕死、不怕我呢?”

但很遗憾,直到被与其同样信奉胜者为王的手下们落井下石后,他也没有想通自己到底败在哪里。

有些人死了,但依然活着; 有些人活着,却活得浑浑噩噩。

第三点是前两点的一种升华:为信仰而活。

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信仰’换成‘信念’。

《孙子兵法》里有句话:上下同欲者,胜。

1815年2月26日,逃出被禁小岛的拿破仑率领700士兵于3月1日回到法国。

回归的拿破仑受到了军民热烈的欢迎。国王屡次派兵堵截,但是大部分军队见到他便阵前倒戈。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时,他已经拥有一个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国王路易十八仓皇而逃。

为什么元末的汉帝陈友谅与19世纪的法皇拿破仑同样遭遇失败,但结果竟是一个被逐渐遗忘,另一个却万人讴歌呢?我想这不言而喻。

前面我说到最后一点是前两点的升华。

第一点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要素;

第二点是:为他人的信仰而活;

第三点是:找寻自我信仰,明白为何而活。

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当你找到自己的信仰,并愿意为其付出生命时,我想你已然了解“死亡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这句话的意义了。

找错信仰并不可怕,怕的是在你垂垂老矣时,内心突然有个声音对自己说:"我的一生都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愿每一个人都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生存。愿大家早日找到愿意为其付出一生的信仰。正确的信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