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外在的神圣,内里的伤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在纪录片《无影灯下》中葛均波院士说得有这样一句话:“让一个病人有尊严有质量的活着,这是每一个医生,他的初心。”

      在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一颗初心的重要性,不亚于事业发展中的贵人,大厦将倾时的支柱。在又一年即将高考之际,看着当下的疫情反复的局面,医者于医闹中倒下的一幕,我觉着我应该写点什么,谈一谈“医生”这一个集万千关注于一身的职业。

        对于当今的社会来说,医生,是一个无处不在的职业。因为一九年的年底爆发的一场疫情,波及全球,影响至今。医生忙碌在前线的身影,让我们在和平年代感受到了战士在战场上拼死奋战的震撼。于是,我们越发懂得医生这个职业的神圣与高尚。

      对于青年来说,医生意味着一种梦想,可以为之奋斗;对于中年来说,医生是一个长者,可以寻求健康;对于老年来说,医生是一位天使,可以挽留他的生命。每一个人,不论身份的高低贵贱,不论男女老少,都不能绝对地说自己用不着医生。因为从能出生的那一刻起,当第一股代表着新生的空气进入你的肺部时,医生就决定着将会伴你一生。

      对于医生,人们报以最高的敬意,因为这一职业和军人一样,一个保家卫国,将敌人拒之国土之外,保国家安宁;一个挽生拒死,将病痛挡在身体之外,还人类健康。

        所以,在大多数的印象中,医生总是高高在上,拿着高薪,开着豪车,受着人们尊敬的目光,走在社会的第一阶层。可以帮助家人,可以帮助朋友,可以无私地帮助每一位陌生人,总是带着微笑面对病人,感觉这应该就是一个处处透露着主角光环的职业。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太过完美的事物,或是存在于幻想,或是在即将崩溃的边缘。

        在之前看过的小说《穿堂惊掠琵琶声》中,沈炽檐的父亲就是一名宅心仁厚、医术高超的医生,在非典的抗击中贡献过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因为一次医闹中,为一位年轻医生连挡数刀,当场身亡。

      沈炽檐说:“没输给非典,倒输给了人心。”

        如果说这只是小说中作者编出来的情节,就已经令人闻之泪下。那现实中的例子,又该如何令人惋惜与悲痛。

        就以今年的例子来说,1月26日上午,江西省吉水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胡淑云在查房过程中,被歹徒捅至重伤,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1月27日上午凌晨去世。

      这不禁发人深思,为什么医生被人们看得如此神圣的职业,会遇到这样悲惨的遭遇?

      因为,人心是不可测的。

      医生在行医的过程中,能救好你的身体,治好你的病痛。但是却无法改变病人的思想。能给他保住了命,却截断了腿,身体好了,但心理却扭曲了。治疗乳腺癌,割掉了乳腺,抑制缓解了病痛,但心灵上造成的创伤,却难以治愈。

      医生就像是修理一台机器,只不过这一台机器有着自己的思想,在不曾防备的时候,或许会给你致命一击。在行医的过程中,一不注意就成了病人口中的“庸医”“死要钱”。为了保住一条命,却有可能搭上自己的命。

        当我们剥开医生神圣的外衣,其实内里伤痕累累。

        每逢过年过节,有医学生的家庭必然会有这样的场景:

        “侄儿,能帮我看看,这好像不舒服,是啥原因。”

      “女儿,我腿好像最近有点痛,能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嘿,你们这个职业嘛,以后啊肯定很有钱,没问题的。”

        “哎呀,说什么苦哦,熬过这几年,好日子就来了。”

        ……

        家人朋友们似乎只看到了当医生光荣的一面,知道高薪,知道坦荡的前程,但似乎忘了为什么会有那句老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也忽略了要成为一名医生不得不忍过的寂寞,承担的痛苦与风险。

        从进入大一开始,似乎玩乐就与你绝缘,其他专业的同学在学习,你也在学习,其他专业的同学玩去了,你还在这儿坐着学习。当别人说着高数的苦时,你说着高数、化学、物理、解剖……的苦。

        因为你知道,别人容许有错误,可以改正。但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用橡皮抹擦你的错误,哪怕只是一点点。

      堆如山高的书,游似大海的题。每天犹如高三再现一般的努力,就为了能在面对病人及其家人的时候,能够挺直自己的腰板。说一声:“别担心,这病可以治好!”

      这样的艰辛,将会伴随着你正式走入工作岗位。此时,你以快至三十而立之年。但代表的不是吃苦的结束,而是延续并加深这样的感受。

      职称的晋升,朝五晚九的工作,甚至一些科目遇见紧急情况的时候,没有下班这一说法。但即使这样,还是会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医生指指点点。

      逼迫医生下跪,因为医生做完十几个小时的手术喝瓶葡萄糖被骂上热搜,因为患者觉得不想活下去要拉个垫背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医生心中的梦魇。

        除却神圣,其实满身伤痕。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学医?

        我想,是因为初心。

      《目光》一书不知是否有所耳闻。这是眼科医生杨勇的随笔集。讲述的就是他在受到暴力伤医事件恢复后所作。

      在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救助的是患者,伤害我的也是患者;褒奖我的是患者,诋毁我的也是患者。这些听起来很矛盾,但我觉得并不矛盾,只是我曾经对医学的理解不够深刻。”

        这才是医者,一个能够坚强面对痛苦与挫伤的战士。

      疫情中的医务人员,哪一个不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甚至其中很多,都只是还在学习中的青年,换上衣服,学着前辈,治病救人!

      这就是医学的魅力!

        我现在仍然记得我进入大学第一天,在礼堂中喊出誓词:“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护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至今想来,仍震聋发聩,热血沸腾。

        因为医学是为了与病痛斗争,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一条不平坦,不好走的路。但是在这一路上,有无数的感动。

        当病人痊愈时,一个头磕到你的跟前。当经过无数努力后,一条垂危的生命再次鲜活。用自己的双手把病人眼中的期待变成现实。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无数的生命中,这就是医学!

      前几日,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去世,享年99岁。在上海东方肝胆医院中,他的灵堂前,无数被他救治的患者赶到这里为他献上自己的哀思。

      被患者肯定,这是一位医生的荣耀。

      如果说袁隆平院士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那吴孟超院士作为一名医生,则把论文写在了手底无数延续的生命上。

        医生,说到底还是人。会哭会笑,会因为患者的肯定而高兴,会因为他人的诋毁而悲伤。有一次次努力后看到希望的喜悦,有一次次看见生命消散后无可奈何的心痛。

      “医生,做不了大事,不过是和死神抢人罢了。”我如是说。

      没有其他高尚的想法,希望看见这篇文章的读者,能够善待身边每一位称职的医务工作者,人与人最美好的情感,就是互相理解与包容的温柔。也希望有励志成为医生的学子,能够不被困难打倒,坚持初心,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医药卫生的行业中能做到“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