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欣赏《梅杜莎之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这幅画描绘的是法国19世纪的一场真实海难,它就像是一部非常写实的新闻纪录片。要知道在当时,这样的现实灾难题材进入绘画,可是非常前卫和罕见的。

所以这幅画,可以被看作一个分界点。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它开创了法国的浪漫主义画派。从内容的角度去看,这幅画很容易唤起人们心中的不忍之心。

1816年,法王路易十八派了一群人,乘着一艘叫梅杜莎的军舰,去殖民塞内加尔。国王亲自任命的船长肖马雷(Chaumareys)是一位贵族,也是造成整个海难的罪魁祸首,因为在那之前,他已经有20多年没出过海了。

由于肖马雷的指挥不当,梅杜莎号遇难。救生船的数量根本就装不下所有人,于是船长下令,让贵族们先登上救生船,随后将剩下的近150个平民,全部扔在了一张临时做的木筏上。这张木筏,就是席里柯所画的“梅杜莎之筏”。

等过了13天,“梅杜莎之筏”被救起来的时候,上面只剩下了15个人,90%的人都已经死了。

你永远无法想象,木筏上的那些平民所经历的事情:

由于缺乏食物,才到了第三天,就有人开始啃食尸体,后来的救援者曾亲眼看见,在木筏的桅杆上,还挂着晒干的人肉。至于那些生了重病的人,他们会被马上放弃,直接扔进海里喂鱼,但有更多的人,是直接被这种情况给逼疯了,他们自己选择去跳海自杀。

这场可怕的海难,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船长肖马雷是被送上法庭受审的,但因为他有国王的庇护,判刑非常的轻。

当时才27岁的法国画家席里柯,被这场海难深深地触动到了,于是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画出了这幅巨作《梅杜莎之筏》。

这幅画长有7米多,宽也近5米,这完全就是灾难电影的尺度。当时的人,恐怕从来都没有见过如此大的灾难画面。

不光是尺寸大,这幅画的色调也很暗。整个画面都是棕色调的,大海是铅灰色的,而被风掀起的海浪,席里柯几乎用的就是黑色,另外,天空上还布满了黑压压的乌云。

在海上漂泊的木筏占据了主画面,画里那微弱的光源,基本都集中在了尸体上。因为席里柯,他想要将你的视线一下子就拉到最为残忍的地方,直击你的内心。

其实就光前面所说的这些描绘,只能说这幅画,很好地揭露了这场海难的黑暗面,但它还够不上“博爱”这个大主题。

而这幅画,它的超越之处,就在于画面定格的场景。席里柯并没有直接去描绘人吃人或者是梅杜莎之筏最终获救的场景。他选了一个很特殊的时刻,那就是木筏在海上漂了13天之后,远处忽然出现了一条小船,大家开始拼命求救的那一幕。

席里柯将希望来临时,每个人的不同反应,都非常逼真地描绘了出来,并将所有的人物,安排成一个完美的金字塔结构。在前景里,是一堆横躺着的尸体,姿势都极其扭曲,甚至还有被吃掉一半的尸块,非常的血腥。

位于中间的,则是那些已经完全绝望的人,他们只是呆坐在那里,眼神很空。但在他们后面,就是一群求生欲很强的人了。他们都在向远处的小船,挥舞着衣服,有一个黑人甚至爬上了木桶,在拼命地呼救。

席里柯特意将人物从近到远这样安排,为的是表现出那种从死到生的转变,以及从绝望到希望的过程。这就让整个画面变得非常有震撼力。因为它能完全触摸得到观众的内心,让他们感同身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