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刘贺之所以被废黜,或许「 ”荒唐”有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3
2011年,举世瞩目的海昏侯刘贺墓被发现,出土文物之多,令人难以置信。一时间,海昏侯刘贺之所以被废黜的焦点纷纷指向当时的实权人物霍光。 海昏侯刘贺墓中发现的金饼 「 ”历史倪说”认为,霍光得汉武帝信任而承担主要辅政任务,又得汉昭帝的信任,加之其有专权之欲,趁机独揽大权,在其执政期间一改汉武帝时期穷兵黩武、耗费国力的政策,与民休息,多次大赦天下,鼓励农桑,令汉朝的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在对外关系上,恢复汉初长期执行的和亲政策,有效缓和了与劲敌匈奴的关系。 辅政大臣霍光 汉昭帝去世之后,霍光又拥立戾太子之孙刘病已为帝,并继续执政至去世,汉宣帝方得以亲政。霍光于「 ”昭宣中兴”居功至伟,于历史发展进程具有进步作用。 霍光的丰功伟绩,并不能完全掩盖其专权、私行废立的粗暴行为。但「 ”历史倪说”认为,刘贺做昌邑王时「 ”素狂纵,动作无节”,而为帝时又「 ”淫戏无度”,如此种种荒唐之举并非毫无根据可循。 刘贺被废黜 根据史书记载推算,刘贺五岁继承父亲昌邑哀王髆的王位成为新一代昌邑王。而昌邑哀王髆去世时年仅十六岁。昌邑哀王髆竟然年仅十二岁,于未成年之际生下了刘贺。由此再联想到刘贺的「 ”荒唐”,是否有可能是因为昌邑哀王髆早育,导致刘贺发育不全,在心智存在种种缺陷。 汉废帝刘贺 由于刘贺被霍光废黜之后,史书称其为故昌邑王,或汉废帝,至元康三年才被汉宣帝封为海昏侯,以下亦称之为「 ”故昌邑王”。 一、确定海昏侯刘贺的年龄 汉宣帝即位之后,曾经对仅做了二十七天皇帝的故昌邑王刘贺有过担心。元康二年,汉宣帝即赐诏书给山阳太守张敞,令其密切关注故昌邑王刘贺。不久,山阳太守张敞即回复汉宣帝,其中提到地节四年去拜访故昌邑王刘贺的时候,其看上去有二十六七岁的年纪。 《汉书·武五子传》:(地节)四年九月中,臣敞入视居处状,故王年二十六七,为人青黑色,小目,鼻末锐卑,少须眉,身体长大,疾痿,行步不便。 上文所说的地节四年,即公元前66年,此时故昌邑王刘贺,大约二十六七岁年纪。 故昌邑王刘贺之前短暂即位即被霍光废黜,不但丢了皇帝宝座,还丢了昌邑国封地,面对重重打击,若看上去有些苍老,实属正常。 故昌邑王刘贺 但是最近有关海昏侯的纪录片中,专家表示昌邑哀王髆去世的时候,海昏侯年仅五岁。若故昌邑王刘贺地节四年是二十七岁,昌邑哀王髆汉武帝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去世时,恰好与纪录片的说法吻合。 另外,据记载,昌邑王刘贺一向骄狂、放纵,且行为举止不合礼制,甚至在汉武帝大丧期间,仍游猎不止。 《资治通鉴第二十四·汉纪十六》:贺,昌邑哀王之子也,在国素狂纵,动作无节。武帝之丧,贺游猎不止。 从这段记载来看,汉武帝去世时,当时的昌邑王刘贺行为举止令世人有看法,说明其至少已经到了该懂事的年纪。 二、昌邑哀王髆出生于何年 昌邑哀王髆的母亲是汉武帝十分宠爱的女人。李夫人一家皆因其受宠才开始崭露头角。据记载,李夫人生下昌邑王髆后,她哥哥李延年才开始发迹,被封为「 ”协律都尉”。而汉武帝是在太初元年才「 ”定官名,协音律”。依此而论,昌邑王髆出生在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或者更早一点。 《汉书·佞幸传》:而李夫人产昌邑王,延年由是贵为协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绶,而与上卧起,其爱幸埒韩嫣。 《汉书·武帝纪》:(太初元年)夏五月,正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数用五,定官名,协音律。 《史记·大宛列传》:(太初元年)而欲侯宠姬李氏,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 昌邑王髆之母李夫人 另外,李夫人之所以能得到汉武帝的宠幸完全仰仗平阳公主的引荐。但平阳公主将李夫人引荐给汉武帝又不可能早于元封五年,即公元前106年,因为平阳公主的丈夫、卫皇后的弟弟卫青正是元封五年去世的,碍于卫青的情面,平阳公主也不会给卫皇后添堵。 《汉书·外戚传》:延年侍上起舞,歌曰:「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 ”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 《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一·汉纪十三》:(元封五年)长平烈侯卫青薨。 综上所述,昌邑哀王髆应该出生在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 按照以上推算,昌邑哀王髆出生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至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去世时年仅16岁。再加上对故昌邑王刘贺的年龄判断,即意味着故昌邑王刘贺出生时昌邑哀王髆年仅十二岁。 「 ”历史倪说”根据以上信息汇总可知,昌邑哀王髆未成年时即育有刘贺,或许正因为如此,导致其某些方面发育不完善,行为狂悖,为世人,尤其是辅政大臣霍光所不容。 汉废帝刘贺狂悖 「 ”历史倪说”参考以下资料: 1、《汉书·武五子传》 2、《汉书·佞幸传》 3、《汉书·武帝纪》 4、《史记·大宛列传》 5、《汉书·外戚传》 6、《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一·汉纪十三》 7、《资治通鉴第二十四·汉纪十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