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内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02

元旦名称

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一词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如阴历正月一日、阳历1月1旦等。在中国历史上,正月一日有许多称谓,如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春、上日、元朔等,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元旦的来历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一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布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在就职誓词中,孙中山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为结尾。这就是中国元旦的来历。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夏历正月初一恰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的前后,因此便把夏历正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每年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公历年、阳历年或新历年。

元旦的古诗

1、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2、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3、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4、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5、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6、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7、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