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open(/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data/md5_content_title/c5/c5867dd3ab79e6028ddd7eb4b75671f5.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inc/function.php on line 2468

Warning: flock()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inc/function.php on line 2469

Warning: fclos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inc/function.php on line 2475
教育孩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88问答网

教育孩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如题所述

怎么教育孩子?要注意什么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7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 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 ,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 25% ,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2.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3.培养儿童的灵性品质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力开发
  灵是树,心智是果;灵是灯,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 ( 如各种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 ) ,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要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理的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5.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我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注重孩子价值观与礼貌的培养,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高自我价值观的人具有三个“能力”:我有能力;我能与周围的人交往;我能随时随地为他人的幸福作出贡献。相信自己有学习和成长的潜能,发展出勇气、信仰、自信、信赖生活和他人等等品质。反之,低自我价值观是一种对自我的消极认识,自责、羞辱、愤怒、憎恨等毁灭性感觉始终伴随一生。
6.接纳、确认孩子的各种情绪(尤其是消极的)
  当父母否认孩子的感觉时,孩子觉得他得不到理解。只有当孩子的情绪被接纳,他的感觉舒畅了,他的行为才会良好,因为孩子是生活在感觉的世界里。
   倾听孩子的心声有经验的父母提出,通过说话来了解他们的感受,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都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他所说的话,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与孩子说话,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立即倾听孩子的谈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所有的事都告诉我们。而对我们来讲,了解孩子头脑里想的是什么,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当孩子与我们谈话时,我们要尽可能地立即与他交谈。这样孩子就不会失望了,他可以感受到他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他也就会更多地把心里话告诉我们。
第2个回答  2013-11-27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甚至是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很深远的影响。当然,这里的孩子是指还不具备很明确的辨别是非能力的娃娃。我还没结婚,也不是什么未婚爸爸,但根据我的观察和思考,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也许有人说我想的多,杞人忧天了,但我认为我所说的是有一定道理的,一颗小小的种子,谁能料想到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呢?

  一,“你看人家谁谁”

  家长爱比较,这种比较大多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比较,这样的做的初衷显然是想让孩子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奋起追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但真的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吗?不见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陷,别说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就是你历经世事沧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验满腹的大人,也有不如人的地方。而这样拿自己孩子短处和别人长处对比,不仅不会让孩子完善,更有可能的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从而让孩子陷入两种困境:一种是自卑,另一种是嫉妒。我的父母嫌我不如别人,我比不过他,我抬不起头,我嫉妒他,这两种情绪一旦形成,立刻相互转化,从而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鼓励永远是最好的教育。

  二,“别人抢你东西,你不会抢他的啊”

  大人看着自己孩子受欺负,心里不爽,但又实在不好意思亲自动手去帮孩子抢,只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己能争口气,于是就教育孩子,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还回来。

  想想,这样的思想多么可怕,以怨报怨,怨怨相报何时了。今天小朋友抢了你一颗糖果,你告诉他要抢回来,于是无形之中孩子头脑中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等长大了,别人打你一拳,你要砍他一刀;别人得到上司宠爱,你要想方设法破坏,人一旦把仇恨的种子埋进心里,就会变成一条毒蛇,盘踞你的大脑,滋生出报复心,而这样的种子,正是当年家长一句“别人抢你东西,你不会抢他的啊”种下的。

  三,“爸爸对你好还是妈妈对你好?”

  只要是自己的孩子,无论爸爸妈妈对孩子都不可能有了差心,这种情况下问出这样的问题就是无事生非。很明显,孩子很难在这个问题里做出什么选择,因为在他心里,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爸爸妈妈对他都很好,但必须要回答,这个时候有一个完美答案就是“爸爸妈妈都好”。家长问出这个问题,很明显是想听这个完美答案,他们会觉得孩子懂事,因而夸奖几句。久而久之,孩子在回答的时候,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就会不自觉地就带上一种迎合,奉承的意思,你喜欢听什么,我就说给你听,慢慢孩子长大了,不用教就懂得察言观色,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这种东西绝对不是天生的,幼年的教育在其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谁欺负你,爸爸(妈妈)去给你打他”

  这句话很平常,或许在说出口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目的性,只是父母为表示对孩子的喜爱,是啊,孩子是心头肉,自己还舍不得捅一指头呢,别人要敢打还不急了眼?但这样的话说多了,就会给孩子这样一种心理暗示:别人欺负我,我不怕,我爸爸(妈妈)会给我报仇。再往下发展,或许会主动去欺负别人,反正有父母在背后撑腰呢。

  这就是仗势。父母教给孩子的,应该是自立自强,绝不应该是仗着另一股力量去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孩子小,受了欺负父母可以报仇,进入社会了呢?孩子又会不自觉地想到倚仗父母的金钱,关系,实在没有可仗的了,就会想方设法寻找更强大的势力去投靠,这样的人,本质上已经坏掉了。

  就是这么稀松平常的几句话,恐怕很多家长都在无意之间对孩子说起过,但很少有人考虑过这几句话会对孩子的人格起到怎么样一种作用。很多时候,看似复杂的事情,原因其实很小很微不足道,尤其是这种心理上的暗示,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或许即使在这样的教育下,你的孩子仍然可以成长为一个可以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但他的品质,绝对会存在瑕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27

教育孩子不能一味指责,要不断引导鼓励,加上适当指责才可以!

第4个回答  2013-11-27
耐心 细心 关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