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背观澜鲸背桥外形变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9

在过去的岁月里,位于安阳桥北端路东的观澜园,其名称源于当地著名的景观“鲸背观澜”。园内设计巧妙,融合了舒缓的草坪、蜿蜒的园路、混交的林带以及点缀的小品,展现出一种错落有致的公园风情。


鲸背桥,其独特的设计体现在鱼尾部分,曾是一个40米长、用石条铺设的凹形路面,低于北边流水桥孔顶部约一尺。这段路面在平时是供车辆行人通行的,而在汛期则作为泄洪通道,实为重要的防洪设施。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1961年,鱼尾部分被填平,桥面南北变得平坦,失去了原有的泄洪功能。


1963年的大洪水展现了这一改变的后果。洪水无法通过填平的鱼尾泄洪,导致安阳桥村大半个村庄被淹,袁林马鞍桥下的洪水滚滚东流。幸运的是,驻安部队迅速行动,用两个连的力量在桥南挖掘深沟,才使得洪水在下午5时得以排泄。此后,政府在桥南增设了两大孔,保持了原有的七个桥孔,确保了桥梁的稳固性。


直到1988年,为适应交通和游览的需求,桥面被拓宽,两侧增设了人行道,但桥体下方的七个孔保持原状,保持着其原有的历史风貌。这个经过多次改造但仍保留部分原始设计的鲸背桥,见证了安阳桥区的变迁与历史的痕迹。




扩展资料

在河南省安阳市北5里,元至元二年建,即今安阳桥,站在安阳桥上看东西两边,河水泛澜景色十分壮观。从大生禅寺北行不远便是洹河,也就是安阳老百姓说的安阳河。安阳八大景之一的鲸背观澜就位于此处。在金元时期,洹河一带就有着秀美的自然景色。到上世纪90年代,安阳市又对安阳河及两岸进行了大规模治理和修缮。游园绿地,堤岸垂柳,俨然一座天然花园。鲸背观澜的具体地点就是老安阳桥处。有人说五代时期就有了老安阳桥,还有一说老安阳桥是元代至元二年(1336年)中书左丞许有壬所修。石桥长40米,宽可并行4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