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做错了事,到底要不要向孩子道歉?一文告诉你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一天在路口看到一个小女孩和妈妈直接闯红灯过去了,看起来很匆忙的样子,应该是妈妈要送孩子去幼儿园,可是过了路口之后,小女孩就问妈妈,红灯不是要停下来吗?我们为什么就这样过去了?妈妈小声的说,看来我是犯错误了。过了路口,到了安全区以后,妈妈和孩子正式的道歉说,妈妈今天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妈妈错了,希望你以后能够监督。小女孩突然间笑的很开心,对着妈妈说,妈妈,原谅你了,老师说过,闯红绿灯很危险,你知道错了,就是好妈妈。听到女儿的安慰,妈妈叹了口气,没想到自己认了错,孩子这么快就能够原谅。

相信生活中这样的妈妈不常见,因为很多人在闯红灯的时候,如果孩子提问,家长会很不耐烦的说,和我走就可以了,还有的父母假装没听见,不会像这个妈妈这样这么明是非。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很多父母不愿意在孩子面前去认错,事实上,家长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不论谁犯了错误,都应该选择去认错,而且往往孩子更宽容,更能够原谅父母犯下的错误。

1、认为有失父母的威信。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即使犯了错误,下次不犯就好了。没有必要当着孩子面去认错,如果当着孩子的面认错了,以后在孩子心目中就没有了威信,所以只要面子也不认错,其实这样的做法也会让孩子认定不认错,不改正错误并不是什么大事儿,以后孩子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去做的。

2、父母认为孩子很快就忘了。

很多父母认为,犯了错误,很快孩子就会忘记,所以只要不提起就好了,不愿意正视自己的错误,更不愿意在孩子面前去提起,即使当孩子提起的时候,只要加倍的补偿孩子就可以了,认为小孩子非常好哄,其实父母这样的做法更是不对,给孩子带来了错误的是非观,这也会让孩子以后找理由去撒谎。

3、父母为了面子不道歉。

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不愿意承认错误,就是怕丢了面子,认为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父母就算是犯错误了,也不应该和孩子去道歉,所以很多父母为了面子也不肯去承认错误。

其实孩子是可以分辨出对错的,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不认错,而且不断的犯错误,这也会让孩子在内心更加看不起父母,而且时间久了不愿意听父母的话,很多时候,父母能够主动道歉,反而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而且孩子是很容易分辨出真诚和虚伪的,在孩子面前不要假装糊弄,更不要担心会不会丢面子,只要诚心的道歉,孩子是很容易接受的,而且还会得到孩子的尊重和爱。

1、知错就改。

父母如果当着孩子的面犯错了,也应该主动承认错误,知错就改,才能够给孩子带来好榜样,也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是非观,如果父母不认错,会让孩子从内心瞧不起父母,同时也会觉得自己没有受到父母的尊重,父母要知道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在面对错误的时候,一定要勇于检讨。

2、直截了当地道歉。

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不需要拐弯抹角,要直接了当的去说,孩子能够分辨出父母是否有诚意,所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第一时间原谅自己,并且直接认错,才能带来更好的效果,躲躲闪闪的认错,在孩子那里也得不到预期想要的良好效果。

3、通过认错来得到孩子的尊重。

也许很多父母认为,认错会丢了面子。其实主动认错不仅能维护自己的面子,还会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人都会犯错,要让孩子清楚这个道理,而且父母勇于承担错误,并且改正错误,也会让孩子从内心对父母有更加的好感,会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4、生活中要和孩子信守承诺。

很多父母随口答应孩子的事情很快就忘了。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误,一定要向孩子解释原因,并且真诚的道歉,不要给孩子开空头支票,更不要随便找理由去搪塞,这会让孩子变得不诚实,不守信。所以,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信守承诺,这样才能够在孩子那里树立起父母的权威。

在道歉面前,孩子比父母更加宽容,只要父母真心认错,就会得到孩子的宽容,而且还会使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父母不要认为道歉以后整件事情就已经终结,一定要对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感激,这也会从内心去感化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加懂事,更加爱自己的父母。

让更多家庭和谐幸福,帮更多孩子 健康 成长,欢迎关注、转发,有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可留言或私信,我是思呈老师,专注于家庭教育智慧的传播。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