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又一起落水悲剧!汽车为什么不能做到完全防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7-10

贵州公交落水事件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在事故调查结果没有公布之前,我们不应该对事故原因做出不负责任的揣测,只希望这类惨剧以后不要再发生。

车辆和水相关的事故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落水事故,一种是涉水事故。

车辆落水事故之前也发生过多起,像2018年10·28重庆公交坠江事故,2018年6·28高邮农工班车侧滑落水交通事故,2019年2·11汉中公交车坠江事故等等。

而涉水事故,多伴随着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在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中,就发生了车辆涉水车主溺亡的惨剧。每年台风和洪涝季节,地势低洼的路段和涵洞等都是涉水事故高发区域。尤其是最近,全国大部分都陷入了雨季,不少城市里车都变成了“船”,乐观的人们戏称“车船税”收的不是没有道理。

每一个事故背后都有各自复杂的原因,而在看到这么多和水相关的汽车事故之后。我有一个想法忽然冒出来:科技这么发达的现在,汽车为什么就不能做成防水的呢?

完全防水,能实现,不现实

让车辆完全的防水,不是不能实现。现役的装甲车很多都具备涉水的能力,美国的某款装甲车可在3.5米高的海浪中全车沉没10~15秒钟。但显然,普通乘用车不可能按照装甲车的方式去做防水,造价差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在2008年的日内瓦国际车展上,瑞士著名跑车制造商“Rin-speed”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款水路两栖概念车Squba。这辆敞篷车路上最高时速124公里,水面最高时速约5公里,水下最高时速约3公里,最大潜水深度10米。

这辆车没有使用内燃机,而是用了3个电动机,一个负责路上行驶,另外两个带动车尾的螺旋式推进器,与前部的喷气式推进器一起为水中行驶提供动力。纳米碳纤维的车身让整车重量不足一吨,十分轻巧。但车身不是封闭的,乘客需要像潜水员那样使用氧气瓶(看到这里,我不禁想问,这个潜水车的意义何在?)

这款车可以说是一个奢侈的玩具,对于车辆落水事故并不能提供多少技术借鉴。而高昂的造价,也注定了其无法量产。

近年来也不断传出有车企想开发两栖车的传闻,特斯拉对这个想法就非常热衷。不过考虑到造价和市场前景,两栖车短时间内应该也只能停留在概念上。

涉水能力,可提高,价格贵

提高涉水能力,是解决车辆涉水遇险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梅赛德斯奔驰的御用改装商巴博斯曾经推出过一款车型——BRABUS G550。这辆车最大涉水可达1米,能够抵抗大部分的涉水风险。但这款车不仅价格超600万,而且在全球也是限量款。

越野能力出众的路虎有一项独特的技术叫做涉水感应系统。外后视镜下侧的超声波传感器可以监测后视镜与水面的距离,其自主研发的涉水感应控制单元Wade Sensing计算出涉水深度后将信息显示在中控屏上,在涉水深度达到最大时发出报警。

不过这项配置本身价格不菲,而且大多搭载在高档车型上。而现实中很多人连涉水险都不舍得买,这个配置能问津的还是少数人。

事故预防,重在对驾驶者的管理

我们能不能从源头上预防落水、涉水事故呢?除了上文提到的涉水预警功能之外,在这方面现有的预防机制还真就非常有限。涉水事故情景比较单一,驾驶员主观上加强安全意识其实能够避免,但预防落水事故,就复杂的多。

汽车落水事故,本质上和一般交通事故是没有区别的。无非是其它事故发生在陆地,而汽车落水事故恰好发生在水面附近,导致了汽车落水。所以预防汽车落水本质上就是预防交通事故。

重庆10·28公交坠江事故是由于乘客与驾驶员发生争执,抢夺方向盘导致车辆失控,冲出桥梁坠入江中。近几年,很多公交车为了防止出现乘客干扰驾驶员的情况,都为公交车装了隔离门,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这种办法相对来讲最为容易。

而像是驾驶员疲劳驾驶冲出道路、桥梁,驾驶员出现紧急生理问题导致车辆失控等情况,应对起来就要复杂的多。这几年我们看到过很多报道,公交驾驶员在心脏病突发时用最后的力气将车辆靠边停车,避免了一车乘客的生命受到威胁。那这种驾驶员疾病突发的情况是否能预防呢?

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法则: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这个法则被众多保险公司和企业所应用。如果依据这个法则,那其实在我们知道的事故背后,还有很多潜在的事故隐患不为人所知。

驾驶员健康状况监测系统应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车企们关于它的研发也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早在2015年福特就曾经申请过一项名为“医疗数据采集和报备”的专利,这个专利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驾驶员的健康状况,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联系医务人员。

早年福特也曾研发过智能座椅,在座椅中植入六个传感器,通过读取心跳信号监测心脏病突发等情况,在疾病早期对司机进行预警。后来由于可穿戴技术兴起,在成本上更便宜,数据上更精确,福特放弃了这个项目。

奥迪健康司机系统就是通过手环或手表对心率和体温等进行监测,判断驾驶者是否疲劳驾驶、压力过大或健康不佳。

一直主打安全牌的沃尔沃在2019年推出的车载摄像头,可以通过观察瞳孔判断驾驶员血糖水平,并在发现身体状况时,第一时间给亲人或者医院打电话。

在丰田、本田、雷克萨斯等品牌的概念车上,也都配备了各种可以识别驾驶员情绪、心跳、体温等生理信息的系统,国产品牌长城的车载健康监测系统,使用77GHz毫米波雷达监测人体微动,来实现对心率和呼吸的监测。

可以看到,在可行的维度内,车企们都没有放弃对增强汽车安全性的尝试。但像车载健康系统这种配置,在成本和研发的困难之外,还涉及到隐私权等伦理及法律问题。这项配置的成熟和普及还是任重道远。

政策导向,未来可期

2018年,交通部发文要求:在既有三类以上班线客车、旅游包车、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车辆、农村客运车辆、重型营运货车上,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新进入道路运输市场的「两客一危」车辆前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实现对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的自动识别和实时报警。

在2017年,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NCAP)将驾驶员监测列为初级安全系统,从2020年开始,只有具备驾驶员监测功能的车辆才能获得欧盟五星安全认证。

从政策的导向上不难看出,对驾驶员进行监测是一种大的趋势,而随着这种技术的成熟,也许各种因为驾驶员主观和客观原因引起的车辆事故,都能够得到预防和控制。道路上的意外或许很难防,但管理好驾驶员,还是大有希望。

最后说说 

在交通事故中,最大的因素往往是人。无论多么先进的安全配置,在现阶段都无法越过人去接管车辆。系统为驾驶员提供的更多是一种辅助,在事故中起关键作用力的还是人。我们在期盼科技发展为汽车带来更先进更安全的配置同时,更应该重视的是对驾驶者的关注。正如7月8日公安部对贵州公交落水事故的通报中强调的那样,加强日常的安全防范,优化应急处突准备,是现阶段对这类事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报价大全

汽车之家报价报价大全

预约试驾

车家新车预约试驾

4S经销商

汽车之家4S店经销商

二手车

汽车之家二手车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车型大全购车计算销量排行新能源车新车上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