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语文版含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2

  一、语文知识积累。(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省悟(xǐng) 狭隘(yì) 丘壑(hè) 殚精竭虑(dān)

   B.孤僻(pì) 殉职(xùn) 执拗(ào) 黯然失色(àn)

   C.斑斓(lán) 桑梓(zǐ) 阿谀(yú) 苦心孤诣(yì)

   D.伫立(chù) 蓓蕾(bèi) 角色(jué) 重峦叠嶂(zhàng)

  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融融泄泄 络泽不绝 刁奸猥鄙 引吭高歌

  B.争妍斗燕 奋袖出臂 鲜为人知 忍俊不禁

  C.庞然大物 三眼一板 黔驴技穷 命运蹇劣

  D.左顾右盼 蹑手蹑脚 空空如也 游哉游哉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7倍左右。

  B.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

  C.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D.入夏时节,郁郁葱葱的花木间,彩蝶三五成群,用它们的翩翩舞姿展示生命之美。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目前,梁河县正采取措施保护这株古茶树

   ②使古茶树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③近日,梁河县大厂乡荷花村发现一株野生过渡型古茶树

   ④近年来,梁河县对辖区内的古茶树建档挂牌,进行有效保护,并开展古茶树产品研发

   ⑤经初步计算,该株古茶树径围这4.41米,直径140厘米,树龄约1500年,或为省内已发现的单株最大、树龄最久的野生过渡型古茶树

   A.④②①⑤③ B.③④①⑤② C.③⑤①④② D.④⑤②①③

  6.下列关于文学作 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的小说,塑造了闰土、孔乙己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至今仍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B.“说”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不用韵,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

   C.高尔基的《童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描述了作 者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感情基调严肃低沉,但通过“阿廖沙”的眼光描述出来,作品又不乏天真浪漫的色彩。

   D.《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孟子及其门人弟子所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出自其中。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⑴《雁门太守行》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句子是:角声满天秋色里,

   。

  ⑵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志向,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

  ⑷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夕阳西下, 。

  ⑸《陋室铭》一文中写出了陋室的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

   。”

  (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借景物变化表现时光飞逝、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含8-11题,共10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8-9题。(5分)

   “半瓶水”的浪费,身边屡见不鲜,一瓶矿泉水花不了多少钱,不喝完似乎用不着斤斤计较,但在全国范围一算,浪费就极为惊人。据统计,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城市约三分之二缺水,约四分之一严重缺水。一方面是水资源缺乏,一方面则是“半瓶水”浪费严重,这暴露出节水方面的短板。

  8.篮球赛结束后,看到小明把喝剩的半瓶矿泉水放在球场边准备离开,你会对他说什么?(2分)

  9.学校针对“半瓶水”的浪费现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照示例,再为这一活动设计三个方案。(3分)

  示例:组织“半瓶水”浪费现象调查活动

   (二)名著阅读(3分)

  10、【书海行舟】三年时光,你曾无数次在书海中徜徉,书本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那些

  震撼心灵的语句......让你记忆犹新。下面是李阳同学的“读书笔记”的一部分,请你将其空白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3分)

  摘句:“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摘自《 》, 作者是:____________ ,

  作品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汉字书写。(2分)

  11.请将下面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碧水 剔透 晶莹 清澈

  三、阅读理解(45分)

  (一)雁门太守行(4分)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2.赏析该诗,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全诗一共八句,既有声音的描写,也有色彩的描写。

  B.作者描写战争的惨烈场景,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战争场面的刻画,而是从颜色入手。

  C.诗人运用了“黑”“红”“金”“紫”“燕脂”等凝重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

  D.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情感。

  13.“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2分)

  答: (二)(二)《爱莲说》(12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文段选自《 》,作者 ,是我国_____(朝代)著名_______家。(2分)

  15.下列选项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可爱者甚蕃(值得) C.陶后鲜有闻(新鲜)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 D.亭亭净植(竖立)

  16.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或指出其作用。(2分)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 而( )

  ⑵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自( ) 甚(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

  ⑵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

  18.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2分)

  (三)手机确定你的位置(10分)

   ①当今时代,手机已经越来越普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随着手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各种新型无线业务的出现,如彩铃、彩信和手机上网等等。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是手机的无线定位技术。

   ②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军事上,这项技术可以用以锁定敌对目标的位置。例如,在第一次车 臣战争期间,俄罗斯军队用导弹击毙正在用手机通话的杜达耶夫,就使用了这项技术。在公共安全方面,警方在处理绑架案件的时候,可以通过这项技术确定使用手机的绑匪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这项技术可以派上大用场,例如,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救助突发疾患的病人等等。那么,怎么用手机来定位呢?

   ③无线定位可分为卫星无线定位和地面无线定位。在卫星定位技术中,最有名的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这是一种利用卫星系统实现移动目标三维定位的'技术。而地面无线定位则通过测量无线电波的传播时间、信号场强、相位、入射角度等参数实现移动目标的定位。手机定位技术属于地面无线定位系统。

   ④手机定位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各种不同的定位业务对定位精度的要求也不相同。我们都知道,手机处在外地漫游状态时,其通话费的计算就另有标准,那么这种定位所需的技术就比较简单。移动通信网有很多基站,每个基站覆盖一定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手机与基站发生通信联系,从而确定其大致位置。

   ⑤在手机的无线定位系统中,为了避免对移动终端增加额外开销,多采用的是基于网络的定位方案,由多个基站同时接收和检测手机发出的信号,根据测量到的参数由计算机对其进行定位估计。为了获得这些参数,就需要在基站中安装监测设备,再把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从而估计出手机的大致位置。手机信号的参数有传播时间、信号场强、入射角度等。

   ⑥从手机发出的信号到达基站,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可以算出手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那么,如果通过多个基站进行这种测量,就可以计算出手机的位置。这种技术对时间同步的要求很高,后来,人们研究出一种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时间差来确定手机位置。

   ⑦手机距离基站越远,所接收的信号强度越低。这样,通过测量接收信号的场强数据,以及一些相关的参数,就可以估算出手机与基站之问的距离。同时,由三个以上的测量值就可以估算手机的位置。这就是根据信号场强来定位的原理。由于在城市的复杂环境中,无线电波的传播非常复杂,所以这种技术在定位精度上有局限性。

   ⑧手机发出的信号是一系列电磁波,电磁波到达基站有一定的入射角度,测量入射角度,就会得到一条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方向线,手机的位置就可以由这条方向线得到。当然了,至少要测量两个基站得到两条方向线才行。为了测量电磁波的入射角度,接收机的天线需要改进,必须配备方向性强的天线阵列。

   ⑨以上介绍的是最基本的手机定位技术。如果定住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话,就需要多种定位技术混合使用,这就是混合定位技术。在混合定位技术中,手机也可以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人们服务。特别是在城市里,可以利用基站密集的优势,利用卫星技术和基站信号混合的方式定位,实现在高楼层中的精确定位。

   ⑩虽然目前的手机定位技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定位技术一定会更好地造福于人们。

  19.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2分)

  20.选文的说明顺序是 (1分)

  21.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22.选文第⑥一⑧段介绍了哪几种手机定位技术?(2分)

  答:

  23.选文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至少”能不能去掉? 为什么?(3分)

  答:

  (四)温暖心窝的话语(14分)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24.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做了什么事?(3分)

  答:

  25.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答:

  26.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答:

  27.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4分)

  答:

  四、作文实践(50分)

  28. 请以“我有一个 ”为题,写一篇作文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章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