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年的大年初一是几月几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1-10

2019大年初一是2019年02月05日,星期二。

每年寒冬将尽、春天就要临近的时候,中国人民迎来的一年中第一个传统佳节就是春节(农历春节)。春节是中华人民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有着漫长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农历春节的岁首是春节,俗称“过年”。

在春节这一盛大节日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类活动大都是以祭拜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祈求丰年、迎禧接福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春节的习俗在唐朝时期发生裂变。唐朝是经济繁荣、政治昌明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朝代。春节习俗渐渐从祈报、迷信、攘祸的神秘气氛中展现出来,转变成娱乐型、礼仪型节日。

春节的鞭炮不再是驱鬼辟邪的措施,而成了欢乐、喜庆的方式;庆祝春节的重点也由祭神转向了娱乐,转向了人们自己的娱乐游艺、享受生活。所以可以说,只有在唐代以后,春节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万民共度的佳节良辰。

扩展资料:

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吃斋、饮屠苏酒、吃年糕、吃饺子、吃汤圆、吃面条、喝“元宝茶”、喝鸡汤、给压岁钱、不杀生,不扫除。

1、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放三枚叫“连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禄寿禧”;放五枚叫“五福临门”;放六枚叫“六六大顺”……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人人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这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

2、拜神

同时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庙里烧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顺利平安。

3、吃斋

吃过了年三十的大鱼大肉后,初一当天第一顿饭,全家人却要吃素食。“斋”与“灾”同音,而吃斋也意味着“吃灾”,将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全部“吃掉”,

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初一午饭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一锅“罗汉斋”,寓意这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天吃完,往后就可大鱼大肉,祈求来年顺利,所以有“年初一吃斋,胜过吃一年斋”的说法。

4、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

5、吃年糕

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国人的传统,寓意着“节节高”。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6、吃饺子

除夕、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7、吃汤圆

大年初一的早餐汤圆一定更具特殊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大年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因为在家乡话中,常常将“闯祸”称为“闯了‘汤圆’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