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与端午节的介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30

寒食节与端午节的介绍

   篇一:寒食节禁忌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踏青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牵钩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凡。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

  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

  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今日的公园和游乐场仍然有秋千,供儿童玩耍。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蹴鞠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户外活动,像踏青、郊游、荡秋千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伤之余,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在这些活动中,“蹴鞠”就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 “蹴鞠”就是用脚踢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

  蹴鞠的发源地山东淄博又兴起蹴鞠热,许多市民参与其中,既锻炼了身体,又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民俗。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蚕花会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尤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挖。

   篇二:歌咏除夕、春节、元宵、清明(寒食)、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的诗句

  歌咏除夕、春节、元宵、清明(寒食)、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

  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的诗句

  除夕

  1、除夜  【唐】李世民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2、岁除夜  【唐】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3、除夜有怀  【唐】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4、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5、除夜 【唐】白居易

  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6、除夜 【唐】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7、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8、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春节

  9、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

  10、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11、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2、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13、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4、元宵月正圆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清明(寒食)节

  15、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6、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7、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8、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19、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端午节

  20、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1、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22、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3、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24、 菩萨蛮【宋】陈与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25、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夕节

  26、七夕 【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27、七夕词【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28、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9、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0、他乡七夕【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31、牵牛织女【唐】杜甫

  牵牛出河西, 织女出其东。 万古永相望, 七夕谁见同?

  32、七夕【唐】孟郊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33、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34、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35、二郎神〃七夕【宋】柳永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 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

  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36、鹧鸪天〃七夕  【宋】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37、鹧鸪天〃七夕【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38、行香子〃七夕【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