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3

1、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虽然不是佛陀的原话,但是因为这句话说得意味深长,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大乘佛教的某种精神所在。 从“小乘”(自修自证自菩提)意义上说,地狱者,即隐代了吾人色身肉体,也隐代滚滚红尘山河大地,同时,也是“遍及一切处”或“尽大地”的一个“话头”式的表述。举一例子:

与“许汝亲见老僧”、许汝“亲见云门”一样:
云门≠云门本人,老僧≠青原本人
so,我≠佛陀本人

那我是谁? 我=这一口=西江水=心
这一口下去,地狱即空。高僧解了,“功辨斯成无点染,西江一口绝纤流。” 这一口下去时,同学再不复问“铁牛吞却虚空时如何?”亦不需老师反问“铁牛在哪里?“

所以佛陀不必肉身下去,而且肉身也下不去。 如来说得很明白,“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同时,下去了他决定上不来!哈姆雷特说“去了没有人回来的。”佛说“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咦,两位都是落魄王子哦。

在做头陀的最后日子里,喏,作为虔诚的信仰者,他已经到达了地狱的入口处:“是时,虚空神天住在上,而语我曰”——听了“虚空神”讲的有道理,他幡然醒悟了,这地狱可是断然下不得的!去《增一阿含经》里看。

孙悟空才是阴曹地府的“熟客”。
没听悟空说了,“十代阎君曾与我为仆从,五路猖神曾与我为后生。不论三界五司,十方诸宰,都与我情深面熟,随你到哪里去告!”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体长篇神话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文学价值自不必说,内里却含有大量宗教元素。 表面上看,《西游记》的主角好像是孙悟空。原著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中有一首诗:

喏,就是第一句,“猿猴道体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作者很明确地告之读者了,孙悟空这个猴子出身的行者,代表的是“人心”。 与此同时,等于作者即告之读者了,这是一个“双簧戏”哈: 在明线上,主角是行者,在暗线上,如来是主角。试以说之。

维摩诘的“芥子纳须弥”,显然是“三界唯心”的“通俗”说法,或者“话头”式的说法。 那心在佛法里面什么地位,还用说么? 据马祖说法,“即心是佛”,哦,如此这般:芥子→人心(孙行者)→佛心(如来)→须弥——在禅宗的语境中,就有了如此关联。

还得注意,禅宗的语境是参悟,不是去严格的逻辑! 《西游记》本就是一个“无厘头”的故事,对神话小说进行严格的逻辑分析,是行不通的。 那谁才能理解它?后文憨山说的“空中人”。 那什么时候才能解通它?“随意”之时。 于是乎,在古典名著中,美猴王与佛陀的“暧昧”关系,颇为有趣。 泼猴一生都逃不出如来的手掌,这情节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是么,猴子在如来手上尿了一泡尿,作为标记,结果它怎么跑,都在如来神掌掌控中。佛说“三界唯心”维摩诘说“芥纳须弥”——如来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而且还有更艺术的说法,“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能跑得了么?能藏得了么?参禅的高道都看明白了,猴子只是在自家“猴山”上撒了一泡尿哈。

猴子是人心,如来是真心。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某种意义上,人心即地狱! 即便人心是地狱,亦能被真心感化了,只要人肯。 所以说“人人皆有”所以说“圣贤仙佛不之增,愚夫愚妇不之减者是也。” 所以说“此事人人皆可,况于汝乎?虽愚夫愚妇行之,亦可立跻圣域,但观其立志之如何尔。” 化人心为真心,这个过程就是修行。 西天取经讲述的,就是一场又一场一遍又一遍一茬又一茬的“痛苦”和“磨砺”,和在这个基础上的“自我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救赎”。

所以一会上天宫,所以一会下地狱,看悟空忙得吧,嗯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你不忙谁忙? 或者说不忙你忙谁? 或者说,自己都不操心谁替你操心咧? 啧啧,佛法里除了“心”,谁又能冠以“齐天大圣”的名?

还有他那根知名的如意金箍棒,除了“灵光”、“珍宝”、和“定海神珍”等学名外,还有乳名“宝贝”俗名“柱杖”。你看《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哭戏多不多?不是“扑梭梭两眼滴泪”,就是“那珠泪如雨”,亦或是“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概言心含“诸苦”,为四谛之首也。而第五十一回书中,是哭“得失”,因为“棒子”没了哈:“岂料如今无柱杖,空拳赤脚怎兴隆?”“如意”和“神珍”,都很好理解,所谓“如人心意”所谓“神珍显会”。不过,以一根棒子代表“吾心”,比起“如意珠(子)”来,别有一番“创意”。

纳闷了,山僧怎么未写小说咧? 大圣在冥府的表现,要多拽,有多拽! 即便这么拽,在生死簿上,也只能“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 所以说,佛陀也只可以清空自家的地狱,他老人家不能替别人消业的。 这才有了尊者一席话,“如是法智,我自证已。” 这才有了,迦叶手摩阿难头说的那一幕,不要怨恨我呀,还不是为了你好?

而且,“下地狱”在先,“复汝本坐”在后。
所以,“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嗯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即是誓言,也是无奈——前后顺序,不能改变。 所以,大圣与佛陀的地位,也不是上来就平等的。 猴子大闹天宫时说:“我的手段多哩,如何坐不得天位?” 佛祖是认真的人:“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

于是乎,就有了这么一个故事: 从心猿出世,到组成僧团,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成“佛”……

而小说的最终结果,是平等的是圆满的,这也是中国人比较喜欢的“皆大欢喜”: 师徒四人取了真经,修得正果。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封为净坛使者;沙和尚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最后返东土大唐面圣传教。 小说的结尾,“大众合掌皈依,都念:……南无旃檀功德佛、南无斗战胜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 在这个佛界排名榜上,历尽劫难最后成佛的孙行者,“理所当然”地就排在了观音菩萨的前面。 接着念,“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尽报此一身。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最后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句子,《西游记》至此终——一个关于心灵成长的、心的妙用的,和无不由此(心)而成功的故事,原著的意思很明确了。

哦——,大圣=如来,原来是你! 从“心猿”到“斗战胜佛”——老孙完成了“人生”逆袭,回归了自己的本相!

想当初,是如来亲自把猴子压在五行山,而且如来唤悟空的名字,大多不好听,“你那厮”、“畜生”、“刁猢狲”、“尿精猴子”…… 表面上看着,跟不共戴天的冤家对头似的,应了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所以这部小说怎么看都觉得,这是晚年在灵鹫山上入定的如来,用他智慧无边的法眼,在回顾自己,走过的路……

2、

“人心不足蛇吞象”素为人们贬讽奚落。而于佛法中,却系难能可贵、尊贵无比、“实事求是”之事业。一句话,修禅,就是要证明这个世法之“不可能”给自己。 再看孙悟空,这个“人心”因被太上老君置于八卦炉里有过一番锻炼,所以有了一双“火眼金睛”,西天取经全仗这一双眼来识别妖魔鬼怪、真伪虚实了。

在“人心”中,能对世界有所支配,其实是人对安全的最高诉求。人类之追求“官”、“财”,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众口中的“事业”,因为就世法言,这是支配能力的直接表现。未到西天前,“俺如何坐不得天位?”、“灵霄宫定是我坐也”,老孙不会释怀的。 而老孙想坐的,显然不是一般的官位。 他想成如来、玉帝那样有面子的角色、那样的大人物。 于是乎,一个根本不知道官场现实的小人物,在不知道官的排名品位、不知道天庭规律的情况下,小说中他有两次被骗到天上的经历,都和这个念念不忘的念想有关。 可以说,是鉴于(人)心中对名利的渴望,而被蒙住了那对非同一般的眼睛。 用俗话说,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蛇何其之小?象何其之大,以如此之小,吞噬如此之大,世法不许而佛法许!试以说之:

高僧的讲话直白到了根本不需要外人来解释: 寒热均匀,大小相等,这就是禅宗要证明的——证到这里,可以交卷子了。上科者,甲榜。祝贺你,十年寒窗,中了! 不见庞蕴说,“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不见天隐说,“人说北地寒,我道南方暖。寒暖不知人,穷人知寒暖。” 另一位高僧,用“时间”来比喻,也简明扼要地说了一句。 请真人解吧,“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语实堪听。”

还有一对师徒,他们从“动物世界”的角度说法,那段对话就更是妙趣横生、禅机勃发焉: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在《山海经》中第一次露脸的“巴蛇”,成为了“贪婪”的象征。 那屈原就问了,“灵蛇吞象,厥大何如?”厥者其也,此处指蛇。 诗人不能理解,这条灵蛇的大小。他用诗歌的形式,从头至尾一口气,向“天”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涵盖宇宙的形成、天地的开辟,和日月的运行等各类自然现象,也包括人类远古的神话传说,朝代兴亡等古往今来的历史事件,这在先民“尊天”的时代,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如果这种对于当时关于自然现象解说提出怀疑表示质疑的精神,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主流思潮,中国在几千年前走上科学之路,不是没有可能。

历史不能假设,佛教来了。 《山海经》和《天问》要是让维摩诘看了会怎么样? “金粟如来”会表示没有难度,然后再给出一则“芥纳须弥”的说法。 诸君参吧:

所以《西游记》中,小人物(孙悟空)最终成为大人物(斗战胜佛),有啥稀奇哈? 这不是励志和鸡汤式的说法,而是参禅的基本功。
听,那位取冰煮茶的傅大士吟哦了:

小的不小,大的不大。山水等高,冰火无异—— 他怎么实现的这么一个颠倒之道,以致于“尽大地是个自己,何同何异?”就在芥子炸裂,化为须弥的尔时,“芥子忽万顷,中有须弥山。”
那么,一个从灵石炸开化为心猿,且满怀理想的小人物,历尽磨难而成为大人物,在佛法之“平等”观念下,“不是问题”。 六祖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故也,屈子问“灵蛇吞象,厥大何如?”云门说“小出大遇”。

3、

小说里,这块开天辟地后,女娲留下的“一物”——那块灵石就有了不一般的仙气:

小说问世几十年后,憨山携诸弟子登昆山,他留诗一首。 虽然寥寥数语,其震撼人心不在文学名著之下:

把大师的诗歌意译一下: 一天,大众随我上昆山。 诺大的昆山,在我眼里,犹如城里的一块假山石。 我拄杖而行、抬脚踏下,恁大山水,即刻收入了蟭螟的眼里,顿失踪迹,此非维摩诘之“芥纳须弥”乎? 当我讲出了一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时,大众无不惊讶,纷纷矗立,问那“空中人”,何以此言? “我”(打引号的意思,非憨山本人也)即告之,在观空者的眼中,所谓大小、万一、空有,已成混沌一体、通融无碍之状。 山河大地于是乎,又从那“微生物”的眼中,现出原形来,此所谓“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一层境界。 诺大之山水,在“无我”者眼中,仅“一拳石”耳。

末了,高僧又将此“一拳石”,关联了“大似须弥纳芥子”。
同学注意:看到“小芥”身上,老孙的影子没有?

诸君注意,猴子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这是说如来的“手掌”么?分明是在解说维摩诘的“芥纳须弥”哈。 在这部神话小说里,基于“芥纳须弥”演绎出来的情节,还有那根可以藏在耳朵里的“绣花针”——“大名“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 若要小时,盈盈不足一握; 要大时,撑天拄地之状。 诗曰“名号灵阳棒一条,深藏海藏人难见。成形变化要飞腾,飘爨五色霞光现。” 还有,“好猴王,即拔一把毫毛,入口嚼烂,喷将出去,念动咒语,叫声‘变!’变做千百个小猴。”
尔时,小芥、老孙,与如来,诸君还能分清谁是谁么?我也是醉了。

亦复如是,写《登昆山示同游诸子》之际,我≠憨山本人 那是我谁呢?憨山说得分明,我=空中人 “我岂有工夫为俗人拭涕?”亦复如此,我≠懒瓒本人 “灵蛇吞象”的结果是什么? 蛇象双亡——与“慧剑当心刺”一样,“心亡法亦亡”。
高僧问:“拄杖子吞却乾坤了也,你等又向哪里安身立命?”
嗯嗯,高僧答:“试问空中人”。
直接给我们说,就是那个“大人物”,不好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