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的书法美学特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8-12
前言

在纸张尚未普及的秦代和汉初,阅读需求尤为强烈,特别是统治阶层,他们渴望丰富知识,理清思绪,提升判断力。战国时期,众多学派竞相著书立说,书籍数量众多,流传广泛。秦始皇焚书坑儒,许多书籍毁于一旦。马王堆帛书中的许多书籍被视为禁书,能幸存至今实属难得。此外,它们被写在珍贵的丝帛上,比简牍书籍更显珍贵。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中国考古发掘出土了无数古代简牍,但仅出土了两次帛书,且这两批帛书的出土地均为南楚之地的长沙。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大批文物出土,震惊世界。马王堆汉墓之所以著名,不仅因为辛追夫人引人注目,还因为古墓中出土了反映西汉官僚贵族生活的物品,其中包括三号墓出土的供墓主人生前阅读的、写在细绢上的珍贵古书,俗称“马王堆帛书”。

一、马王堆帛书概述

(一)马王堆帛书概况

马王堆帛书并非一部或一套书,而是50余部性质不同的书堆放在一起。它们的宽度有48厘米、24厘米两种,长度不等,有的甚至长达192厘米。这些帛书被折叠起来,统一放在一个精致的长方形漆盒内。其中包含实用的医书、养生书籍、军事书籍、占卜书籍,以及讲道的儒家书籍、道家书籍等,内容丰富多样。打开漆盒,里面的帛书已经浸水发黄,相互黏连在了一起,有的帛丝断裂,残损严重,已经面目模糊。细心的研究者将其小心揭取,谨慎研究,让世人对于各类帛书的性质和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

据有关人员考证,帛书的书写年代大致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至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之间。马王堆帛书的整幅幅宽为48厘米左右,每一行书写有70-80不等的字符;半幅的幅宽约为24厘米左右,每一行书写了20-40个不等的字符。书上的字是用毛笔蘸墨手写上去的,从帛书书写格式来看,帛书的书写者采用的是利用墨或朱砂在帛上勾出竖条界栏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我们现在所称谓的“朱丝栏”和“乌丝栏”。在篇章与篇章之间,书写者采用的是利用墨丁或朱点进行分界的区别方式。全篇末尾一两个字的空隙后面标注的是文章题目和篇章字数等内容。

帛书的主人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儿子。他所阅读的书籍,必然是他所需的,他所喜的。在厚厚的一叠帛书中,《周易》占了相当的分量。除了《周易》本身,还有许多与之相配套的解读《周易》的书,如《二三子问》、《易之义》、《要》、《缪和》、《昭力》等。它们大多是以孔子问答的形式解义,有点类似于《论语》;也有一小部分以历史故事的形式解义,再引《易》为证。此外,道家书籍也为数不少。除了《老子》有两个不同的版本外,在《老子》乙本前,还书写有《经法》、《十大经》、《称》、《道原》等失传已久的《黄帝四经》。帛书的内容相当丰富,涵括众多学科,是一批久佚的珍贵历史文献。

按照《汉书·艺文志》的分类,我们以单篇作为计算单位,马王堆帛书50余种计12万余字大致可分为如下五大类:

1、六艺类

《周易》、《二三子问》、《系辞》、《衷》、《要》、《缪和》、《昭力》、《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

2、诸子类

《老子》甲本、《五行》、《九主》、《明君》、《德圣》、《经法》、《十大经》(或称“十六经”)、《称》、《道原》、《老子》乙本。

3、术数类

《阴阳五行》甲篇、《阴阳五行》乙篇、《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出行占》、《木人占》、《相马经》、《刑德》甲篇、《刑德》乙篇、《刑德》丙篇。

4、方技类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脉法》、《脉死候》、《五十二病方》、《胎产书》、《养生方》、《杂疗方》、《却食气》。

5、帛图

《丧服图》、《“太一将行”图》(或称“社神图”、“辟兵图”)、《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驻军图》、《导引图》等。

因此,从马王堆出土的以上帛书来看,也堪称“百科全书”了。

(二)马王堆帛书字体形态

秦汉之交,正是中国汉字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段。秦始皇统一文字,规定废除战国时期其它各国的不同文字,统一使用规整的篆书。然而,由于篆书字体的曲线较多,极不便于快速书写,自然而然地演变成了化曲线为直线的隶书。马王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