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范文【三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08

1.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范文

  《我叫足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词,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足球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概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运动。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同时认识2个偏旁部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世课文插图2)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对,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足球的自我介绍。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画小节号、生字词,把生字字音读准。

  2、再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

  (2)自己读读词语,哪些生字的字音值得注意?

  (3)正音:庆、功、皇、门、祝。

  (4)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到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出示:我出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中国,那个时候/只有皇帝过生日/才用我来庆祝。

  (1)谁能来读读这个句子?你是怎样停顿的?

  (2)指导读句子

  5、文中还有长句,用老师的方法来读读。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议。

  7、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巩固生字读音。

  2、教学示字旁、巾字底

  3、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红。

  4、反馈:检查运、带的笔顺。

  5、指导写字:纪、带。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初步了解足球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概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给纪、祝扩词。

  二、新授

  1、自读第一自然段。

  (1)读换后,你知道了什么?

  (2)年纪一大把喽是什么意思?

  (3)齐声有感情朗读课文。

  2、自读第二自然段。

  (1)为什么足球的年纪一大把呢?

  (2)谁通过查资料知道:足球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3)足球那么风行全世界,原来可是我国的祖先发明的,你想说什么?

  (4)有感情朗读课文。

  3、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2)你能感受到足球是最流行的运动吗?说说看。

  (3)为什么足球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呢?

  (多媒体显示:2001年10月7日,我国男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举国欢腾的场面。)

  4、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1、指名读得的几个同学读课文。

  2、你能做个足球向别人介绍自己吗?

  同桌互相介绍。

2.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范文

  《只听半句》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15个生字,会写丁等8个字。积累告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的小朋友臀部印上两道杠杠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要养成倾听的习惯,不能只听半句。

  教学重点:认识15个要求认的生字,会写8个要求会写的字。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待人接物要讲礼貌,听对方把话说完,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诱导,质疑。

  有个小男孩很聪明,反应也很快,往往听别人说半句话就接下半句,结果就有了课文中所讲的这样一件事,板书课题21只听半句。

  二、整体感知,自学生字。

  1、首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

  3、再读课文,要读得流利、有感情。

  4、检查生词认读,尤其是生字的读音及书写、识记。

  5、分组朗读,相机指导。

  6、交流: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探究。

  (一)指导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议一议:这样的习惯好不好?为什么?

  (二)指导学习第二节

  1、自由读,思考:这个小男孩猜测的内容准确吗?为什么?

  2、指名交流。

  3、教师小结

  小男孩猜测的内容不一定准确;要等对方把话说完;要讲究礼貌。

  (三)指导学习第三、四节

  1、自由读第三、四节,思考:小男孩哪里做得不对?

  2、议一议:你想对小男孩说些什么?

  (四)指导学习第五、六节

  1、边读边想:小男孩闹出了什么笑话?原因是什么?

  2、指名交流。

  3、议一议:小男孩闹笑话的原因是什么?

  四、质疑,讨论。

  五、反馈,小结。

  1、说说自己学了本课后的收获。

  2、教师小结。

  3、说一说:自己有过类似的笑话吗?说给同学听,再说说自己从中懂得的道理。

3.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范文

  《谚语三则》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知谚语包含的意思。

  3、喜欢读谚语,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谚语。

  教学重点:

  1、自主识字写字。

  2、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感知三则谚语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或挂图:一幅春天的图画,表现春回大雁归,人们忙碌工作的情景;一个小故事;一首儿歌;有关的谚语。

  学生准备

  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听故事有什么要求呢?(注意听,边听边想,回答老师的问题。)

  好!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青青和怕怕》的故事(故事附后)。

  老师的故事讲完了,好听吗?青蛙妈妈的两个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让孩子们评价,估计他们会说青青不怕吃苦,勇敢,是个好孩子。怕怕怕苦怕累,什么也没学到。)

  小朋友们真能干,听故事听得好,话也说得好,真是好样的!我相信大家也一定会把课文学好。

  二、学文识字

  (一)出示谚语第三则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请小朋友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同桌互读生字。

  2、抽认生字壮、努、老、徒、伤、悲,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字。

  3、齐读生字,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手指书空壮、老。

  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这则谚语,可以自己小声读,小组同学一起读,也可以两人对读。鼓励学生多读几遍,并能背诵。

  5、小朋友,你们能讲讲这则谚语的意思吗?结合老师刚才讲的故事想想。(对,小朋友说得真好。青青勇敢、好学,学到了一身本领,怕怕胆小、怕事、懒惰,最后一事无成。怕怕真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这则谚语就是说给像怕怕那样的人听的。你们可要努力学习哟,千万别学怕怕。)

  (二)出示第二则谚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1、我们用读一读、认一认、讲一讲的方法学习第二则谚语。请能干的小朋友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这一则谚语,分小组学习,先自己读,再一起交流。

  2、检查学习情况。

  (1)抽读谚语,提醒如的读音。

  (2)谁能讲讲似和如的意思?(对,它们都是像的意思。)能讲讲这则谚语的意思吗?(真聪明!时间过得很快的意思。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可不能浪费时间哟。)

  3、齐读谚语,练习背诵。

  (三)出示第一则谚语

  春光无限好,做事要赶早。

  1、勾画并自学生字无、限、赶。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自由朗读谚语,说说这则谚语的意思。

  3、展示春光图画,请学生说说人们在美好的春光里忙些什么。

  4、齐唱《早上好》。教师小结:希望小朋友个个都像青青那样,做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四)齐读课文,说说学习后的收获

  三、师生交流谚语,分享学习的快乐

  1、老师平常很喜欢读记谚语。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几则谚语(出示),你们有兴趣读一读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强中更有强中手。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学问。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2、生生交流谚语,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谚语。

  3、教师归纳总结:谚语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希望同学们经常积累。

  四、巩固生字,集中书写

  1、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在小组内认字组词语,练习用词语说话。

  2、出示课后第二题比一比,组词语。

  3、读读田字格里的字,说说哪些字最难写,你给大伙儿提个醒儿。重点指导老、壮的写法。

  4、学生练习写字,老师相机指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