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生疑,疑而后思,思而释疑|什么疑则思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19
  读书有所疑,方能有所思;读书有所思,方能有所得。宋代朱熹说的“读书无疑者,要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抓住一切时机,训练学生善于发现的慧眼,让他们于平实之处发现问题,产生疑问,并学会自己主动解疑、释疑,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优化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素养的目的。
  一、课前预习,思而生疑
  大部分教师在布置预习时,主要就是让学生读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字词,思考课后题,等等。而如今市面上有许多参考书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学生无需动脑就能将预习作业完成得很好。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对参考书的依赖性,预习也成了一种形式,不仅培养不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而且对学习新知识起了副作用。针对这一现象,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多做一项工作,即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我先教给学生几种质疑方法,如从课题质疑,从课文看似矛盾处质疑,从标点质疑,等等,要求学生每人带一小本子,在预习时把不懂的问题写在小本子上。教师检查后,对认真提问题的或提的问题有价值的同学给予肯定、表扬、奖励,以此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学生为了发现问题必定深入读书,潜心寻疑,这样就做到了疑中促思。
  二、读中生疑,思而释疑
  学生学会读中生疑,这是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善思”的前提。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契机,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善思”。
  1.从课题之处生疑、释疑
  教材的很多课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题即文眼,有的概括课文主题,有的明确课文对象,有的限定课文时空,有的点出课文要件……抓住课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提纲挈领、线路简明、直扑重点。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我在教学中抓住课题,在课题处引导学生设疑:“我”是谁,“我”的祖国又是哪个国家?为什么要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样从课题剖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融会贯通。
  2.从重点之处生疑、释疑
  重点句、段对表现中心、突出中心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质疑问难的切入口,寻此切入,并向纵深推进,往往成为教学的突破口。《避雨》一课有这么一句话:“多么有心机的姑娘!”在教学中,教师即可针对这一关键语进行设疑:(1)“心计”是什么意思?(2)文中怎样表现她有“心计”?(3)为什么在“心计”前面加上“多么”?再如《詹天佑》这课的第一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统领全文,可谓是全文的中心。抓住这一句可以引发这样的思考: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杰出、爱国分别表现在哪儿?学生通过读、议、画、点来释疑解难,对文章的中心就能准确把握。
  3.从矛盾之处生疑、释疑
  有的作者匠心独运,在课文内容中安排矛盾之笔。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矛盾之处,在对立统一中解决矛盾,悟出道理所在,提高认识。如《苦柚》一文中:“为什么伯伯明知苦柚不好吃,却要把小姑娘的一筐苦柚全买下?”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读、议、思中拨开迷津:是小姑娘的诚实、善良使伯伯非常感动。这样既解决疑难,又深化思维。
  4.从联系之处生疑、释疑
  事物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课文中的句与句、句与段、段与篇等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因材而思。如教学《倔强的小红军》时可以生疑:“为什么要写‘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已经偏西了’?不写行吗?”这个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文中人物的品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了解长征过草地时最怕黑夜,因为黑夜的到来使草地的环境更加险恶,行走更加艰难,危险更大。“这与文章的中心有关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进一步了解在黑暗即将来临的时候,陈赓不是只顾自己行军,而是坚持帮助小红军,感受到革命前辈对革命后代的深切关怀。通过联系上学文学生了解了作者的意图,思维的深刻性得到了培养。在教学《跳水》时,引导生疑:小猴子的放肆与船长的儿子跳水有什么关系?船长的儿子跳水又与船员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在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学习语言,发展思维。
  三、多方面、多层次思维
  从形式上来说,可以引导学生从思维的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来生疑、释疑、挖掘、拓展。
  1.能求异而思
  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来思考。有的学生生怕自己答错而追求雷同,思维受到束缚。教师应指导学生各抒己见,发散思维。既发展了语言能力,又培养了思维的多向性,从而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思维的品质。
  2.能散集而思
  对于同一个问题,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在发散的基础上,抓住中心,进行集中思维,训练学生比较、分析、判断、总结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
  3.能创造想象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教师抓住教材的某一关键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拓展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训练中有所提升和发展。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提倡、鼓励、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并运用不同形式的读,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随着对课文理解的逐步加深,质疑的问题越来越有价值,随着质疑的问题越来越深入,理解课文的层次也会逐渐加深。久而久之,必定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也就必有所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