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禹治天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史记》中记载,此次治水过程中,禹同时开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处湖泽,疏浚了九条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使得各地都能按照应缴纳的贡物前来进贡,从而天下顺服。

从这里可知,《史记》里认为,是禹最终划定了后世所说的“九州”,之前的君王可能也划定过“九州”边界,但是没有禹经历过一线考察后划定的准确。

按照《尚书》中《夏书·禹贡》所记,禹将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而禹设定的“九州”,在后世影响很广,直到周武王灭商之后,才将徐州合并入青州,将梁州合并入雍州,以冀州之地又分出并州和幽州,成为了后世认为的“九州”。

因为治理大洪灾功绩卓越,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意思就是“伟大的禹”。

此时已经退位的尧对大禹取得的业绩大为赞叹,于是就赐封其名号,称禹为伯禹,赐给他“姒”姓。

所以禹就是“姒”姓始祖。

当尧去世的时候,禹跟舜一起为其守了三年的丧,就象死了自己亲生父母,日夜痛哭,泣不成声。

后来舜真正登上天子之位,他认为禹确实有才干,于是让他改任司徒,在内辅助自己执政,在外巡视考察百官执政情况。

由于禹取得的巨大成绩和个人的威望,舜经过对其的考察,在自己八十三岁高龄的时候,决定效仿尧当年的壮举,将天子之位禅让给禹,自己则退居幕后。

后来舜到南方去教化三苗,结果因长途跋涉,积劳成疾,最终病逝于九嶷山。

禹得知消息后悲痛不已,决定为舜守丧三年,在此期间他将天子之位让给舜跟女英的儿子商均,自己则躲避到了阳城(一说是今天的安邑,一说是晋阳)。

但是商均毕竟没有对天下做出过什么贡献,所以根本无法服众,于是四岳都不去朝拜商均而去朝拜大禹,不仅如此,周围的百姓也不依附商均,纷纷投奔到禹的住处。

围拢到大禹身边的百姓,整日只干一件事,那就对禹歌功颂德,最后还到高处呼喊:“如果禹抛弃我们,让我们这些爱戴他的人该怎么办呢?”

终于大禹为舜服丧三年结束了,四岳和百姓没有再给他退让的机会,尊奉其为天下之主。

见大势所趋,大禹只得顺应民意,继承了天子之位,改国号为“夏后”,定都于阳城(还有说他定都于平阳,位置要么在安邑,要么在晋阳),遵从尧给自己的姓,开始姓“姒”。

因禹姓姒的缘故,后世认为其父鲧也姓姒,实际上“姒”姓起于大禹。

对于商均,禹也没有亏待他,封他到有虞氏部落为国君,并沿袭其父虞舜国号,称虞国。

从大禹登上帝位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要想成功必须经历一番历练。 大禹出身并不好,在尧执政期间,其父亲鲧不受尧的待见,而且即便是给他安排了治水这样的任务,鲧也没有完成好,最后畏罪自杀。所以父亲没有给大禹留下好的政治资本,这让大禹的起步比别人更加艰难。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舜的赏识,后来接替父亲继续治水。在整个治水过程中,他付出了百倍的努力,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而且“三过家门而不入”,走遍大山大河,遍访治水之法,在他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圆满完成了治水任务。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了国家各地实际情况,为他以后治理国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所以他之后能够接替舜成为天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说明,磨难是一种财富,历练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大禹建立夏后国后,开始颁布国家的政令。他赏罚分明,对有功劳的人封给土地,对有德行的人授予爵位;罪恶没有因为轻微而不受到处罚的,功劳再小也会受到奖赏。

建国之初,因为华夏大地部落众多,也不是所有的部落都非常信服禹。鉴于这种情况,禹决定召开一次诸侯大会,以此来展现自己的态度。

诸侯大会的地点选在了涂山,这是禹娶妻的地方,而在禹心里,涂山有着重要的意义。

涂山又被称为“会稽山”,所以这场诸侯大会又被称为“涂山大会”或是“会稽大会”。

这么重要的大会,结果就是有不开眼的。防风部落的首领竟然来晚了,结果大禹二话没说,将其斩首示众。

防风部落应该之前就对大禹作为天下之主不满,多次有违背大禹之意的行为,大禹自知这次开会防风部落肯定会冒泡,于是借机铲除掉防风部落首领,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果然,众部落首领被大禹的强势所震撼,不敢再有异心,处处小心谨慎。

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只见大禹穿上了正式的法服,手里捧着玄圭站在高台之上,而四方部落按他们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一同向大禹稽首行礼,而大禹在台上也稽首答礼。

礼毕之后,禹大声向诸侯宣布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地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引以为戒的就是个‘骄’字。帝舜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必将洗耳恭听。”

之后大禹向众人深施大礼,说得言辞恳切。

听大禹这样说,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部落也都表示敬重佩服,不管真的假的,人家大禹把礼数都尽到了,自己再对人家不服不忿,显得不懂礼数了,于是纷纷臣服。

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万国”虽然有些扩张,但是也体现了当时归附大禹统治的部落之多。

涂山大会之后,为表示敬意,各方部落常来阳城献金(即青铜),致使九州所贡之铜年年增多。

大禹于是将进献的青铜铸成了九个大鼎,并在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飞禽异兽,以此来代表“九州”。

九鼎集中到夏朝都城阳城存放,借以显示大禹成为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

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大禹在继位天子后十年,再次到达涂山,以怀念当年的“涂山大会”。但是不幸的是他这一次就再也没有离开这里。

《史记》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这里的会稽指的就是涂山,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市。

近年来有说法认为会稽本来是在泰山附近,而大禹的后裔建立的越国也最早发迹于山东荷泽地区。后来越国在周朝诸侯的排挤之下一路南迁,再后来受到吴国的挤压,最后迁到了浙江绍兴。

其实大禹在晚年的时候,已经确立了天子的继承人,这个人就是皋陶。

皋陶(古音读作gāo yáo),他同样为少昊之后,曾因正直闻名天下,所以舜任命贤人的时候让他掌管刑法。

皋陶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是中国司法鼻祖,传说我国的第一部《狱典》就由皋陶制定。

皋陶的主要功绩为制定刑法和主抓教育,曾帮助舜推行“五刑”、“五教”。他坚持公正,刑教兼施,要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从而使得舜在位时期社会和谐、天下大治。也正因为此,皋陶成为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

然而皋陶年纪不比禹小,结果他死在了禹的前面。

禹很悲痛,于是厚待了皋陶的后人,将他们封在英、六两地(lù,今安徽省六安市),因此皋陶成为英国、六国的始祖。

《史记》记载皋陶因功被舜赐姓“嬴”,然而《帝王本纪》和《通志·氏族略》则认为皋陶为“偃”姓,因为英国和六国都为偃姓。

皋陶的后代几世皆为理官,所以他们的后人遂以官名为氏,称“理”氏,而“理”音同“李”,后逐渐改称“李”氏。李唐王朝认皋陶为李姓始祖,唐玄宗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大唐德明皇帝”。

因为皋陶的早亡,于是大禹在去世之前,将天子之位让与跟他一起治水的伯益。

伯益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他是少昊的五世孙,后来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舜赐其“嬴”姓,而他就是之后秦国历代君主的始祖。

伯益在大禹继位天子后,一直辅助其执政,而且在政治上也很有建树。他曾告诫大禹,凡事要有前瞻性,要虑事周全,不要违背法则、制度,不要过度游乐享受,不要违背规律去追求百姓的称誉,不要违反民意而满足自己的欲望。

禹很欣赏伯益的这些主张,因为才在临死之前沿袭尧舜的禅让传统,将天子之位传于伯益。

伯益同样为大禹守丧三年,但很明显伯益的威望还未达到大禹的高度,在服丧期间,世间从来没有间断过思念禹的话,而部落首领都不去朝拜伯益而去朝拜大禹的儿子启,并纷纷在世间扬言说:“我们的君主,应该是帝禹的儿子啊!”

伯益知道自己无法服众,因此在服丧完毕,便把天子之位让给了禹的儿子启,自己则到了箕山(今河南省禹州市、登封市、伊川县、汝阳县、汝州市、郏县之间)之南去躲避了。

于是启就继承了天子之位,这就是夏后启。

然而《竹书纪年》里却对这段历史再次提出了不同的记载,它说伯益继承了天子之位,这让启心里很是不甘,于是联合了夏后部落征伐伯益,结果伯益兵变被杀,从此启才登上了天子之位。

《韩非子》里也有记载说:“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战国策》里的记载更加扑朔迷离:“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这里认为禹虽然将天子之位传给伯益,然而同样让自己的儿子启担任要职,这就是为日后让启取代伯益藏下的私心。

但不管怎么说,禹的天子之位转来转去,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儿子手里,不管这是不是他的本意,事实已成定局。

而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从他开始的历朝历代都延续了“父传子,家天下”的继位方式,除非之前的朝代被武力推翻,否则将会由君主的子子孙孙世代继承下去。

这种继位方式,我们称之为“世袭制”,而大禹,就是世袭制的开始。

中国历史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从此宣告原始社会的结束,也从这一刻起,奴隶社会开始诞生。

夏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王朝,而夏启,传统上被公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帝王。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