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原文_翻译及赏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8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唐代·高蟾《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秋天 , 感伤爱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金陵城曾在日暮的景色伴着浮动的云,也在秋声里陪着落日。
这世上有无数的丹青圣手,可都画不出内心的伤感。

赏析

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这里所说的“一片伤心”,即是指这种情绪而言。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黄叔灿《唐诗笺注》说:“‘画不成’三字,是‘伤心’二字这神。”正因为画不成,故见“伤心”之深;也正因为伤心如此,所以谁也难以传神地画出这种心声。

(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河朔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家贫,工诗,气势雄伟。性倜傥,然尚气节,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十年场屋,未得一第,自伤运蹇,有“颜色如花命如叶”句。与郎中郑谷为友,酬赠称高先辈。乾符三年,(公元八七六年)以高侍郎之力荐,始登进士。乾宁中,(公元八九六年左右)官至御史中丞。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高蟾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