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里夏冬春为什么只能活3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21
百度知道提问
搜一搜
99+

甄嬛传里夏冬春为什么只能活3集?
写回答有奖励共6个回答

光头读书
影视领域创作者

已关注

04:20

夏冬春的第一次出场是数落安陵容摔杯子。你会发现,面对一件事情的发生,夏冬春首先追究的是问陵容“你是哪家的秀女”,问甄嬛“你是谁”,而根本不关心事情本身。

夏冬春特别像那种熊孩子:大家说一起拼乐高吧,她说:你们这个太小了,我爸爸给我买了一个航空母舰的大乐高。

别的小朋友在聊家长有多烦人管这管那,她会问你爸妈做什么官赚多少钱?

夏冬春知道陵容的出身后,变本加厉指责数落;知道甄嬛父亲的官位比他爸也没高太多,说了几句说不过后,扭头走掉。

入宫后,夏冬春还是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嚣张性格,霸凌欺辱安陵容,扯着嗓门喊“华妃娘娘赏的东西再好,那也不如皇后娘娘的”,天天去烦富察贵人,第一次请安这样盛大的场合直接行错了礼数……

我们很容易能看出来,夏冬春就是那种典型的熊孩子,我们经常说熊孩子的本质是背后有个熊父母,那么夏冬春父母的品质如何呢?

第2集讲到:夏冬春借着颇有出身很是张狂,教习姑姑去时,还听了一顿教训。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甄远道家,虽然甄远道是官,传旨太监和教习姑姑都是奴才,但那都是客客气气不敢怠慢的。

可以想到,夏冬春家不仅女儿张狂,父母也都没有基本的素质和起码的礼貌,纵容女儿到这样的地步。

由此我们大概可以勾勒出夏冬春出生家庭环境的画像:一个富贵人家的大小姐,从小被父母宠爱,身边从来没有一个人会说或敢说她的不对,家里每个人都顺着她的脾气。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提出过一个概念叫“镜中我理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都是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在一个人少年时期,他的是非观并没有形成,这个时候需要父母或者老师的介入也就是教育,来及时纠正他们的行为。

对于熊孩子而言,他们常年生活在众星捧月的宠溺之中,因此就慢慢形成了一种有着严重偏差唯我独尊的自我认知:就是熊孩子的行为很明显不符合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但他却浑不自知,这就是夏冬春。

按理说,后宫皇后和华妃两大阵营分庭抗礼,新人入宫正是双方挑选好苗子择其一二重点培养充实自己队伍的时候,所以其实每个新人的一言一行不仅华妃留意,皇后也都了如指掌。

而且,夏冬春是新人里第一位明确要站队皇后的人:华妃娘娘赏的东西再好,那也不如皇后娘娘的。这话还被华妃身边的周宁海听到了!

但是当华妃赐夏冬春一丈红后,皇后得知消息的反应是:夏氏不安分,发落就发落吧!

皇后为什么不保夏冬春呢?

一方面是因为在皇后眼里,她觉得夏冬春的骄傲轻狂很像华妃,这种人即使想站她这一队,但这样的人以后不好控制。

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熊孩子的自我认知严重偏差,真的很难调教,没法用。

所以夏冬春不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她是在为自己的张狂自大和家教缺失埋单。

再加上夏冬春这个时候没有侍寝,在不用汇报皇帝的前提下料理她是不出意料之外的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