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 月食 月相 的变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30
1. 日食发生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遮挡住太阳,从地球上的特定区域观察,太阳似乎被月球吞没,这种现象只在农历初一出现。
2. 月食发生在月球、地球和太阳形成“月-地-日”排列时,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中,导致从地球某些区域观察到的月球变暗甚至消失。月食的发生日期并不固定,但通常与满月相对应,即农历十五或十六。
3. 月相是指月球表面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随着月球绕地球旋转,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形状不断变化。月球每天大约向东移动45分钟,因此其形状也随之经历周期性的变化。
4. 从新月(朔月,即农历初一)开始,月球的形状逐渐变为蛾眉月(初二至初七)、上弦月(初八)、凸月(初九至十四)、满月(望月,即农历十五或十六)、凸月(十七至廿三)、下弦月(廿三)直至残月(廿四至月末)。
5. 可以用以下口诀记忆月相变化:初一新月不可见,只因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