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新换乘方案或下周推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04

在站厅通往站台自动扶梯口,拉起10多米长的红线,将上下客流分开,防止客流“对冲”……今天上午,记者在人民广场站发现,站内多了不少穿着红马夹,引导乘客换乘的志愿者身影,既有列车司机、也有维修人员。原来该站正在进行新的换乘方案试验,如果确有效果,有望于下周正式推广。

客流集中站厅北面

上午8点,记者来到地铁人民广场站,由于正值上班早高峰,车站里人山人海,十分拥挤。记者在“大三角”换乘大厅看到,换乘客流像潮水般地在门洞内涌进涌出,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无论是2号线站厅,还是1号线和8号线的站厅,客流都集中在站厅北面的第一个门洞,而南面客流则相对较少。

“由于这个门洞离1、8号线站厅特别近,所以通过的客流比其它几个门洞要多得多,导致在早高峰时段会出现客流‘对冲’情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人民广场站的日客流在50万左右,换乘客流就有20-30万,而每天8点至9点又是早高峰中的极端高峰时间,必须要求乘客“稍微多走几步路”,以保证乘客的安全。

拉起红线分流乘客

记者在站厅北面1号线站厅通往站台的自动扶梯口看到,楼梯的中间拉起了一根10多米长的红色线,将自动梯和人行梯两股客流分开,即从1号线上来的客流左拐后穿过第二个门洞,可换乘8、2号线;而让从大三角2、8号线过来的乘客穿过第一个门洞,直接进入1号线站台,并有3-4位工作人员在现场维持秩序。

同样,在8号线北面的第一个自动扶梯口,也拉起了一根红线,一直拉到第一个门洞口,将两股客流分开,从而避免了从8号线上来的乘客也走第一个门洞可能造成的客流“对冲”。现场,不时有乘客向工作人员询问换乘走向,工作人员耐心地一一解答。

临时导向同步跟上

“天天走这个门去洞换乘,红线一拦觉得没方向了。”乘客瞿小姐告诉记者,这样一拦可以避免了客流“对冲”,也缓解了拥挤,只是不太习惯,时间一长可能就好了。记者发现,现场8号站厅咨询的乘客比1号线要多,虽有工作人员引导,但还是有个别乘客为少走几步路从红线下钻过去,很不雅观。

上午9点10分左右,早高峰渐渐过去,车站人流也松了不少,工作人员即将两根临时红线撤离。有关人士表示,这种新的客流组织方案只适用于早高峰时段,目前还在试验当中,需进一步观察其效果,并将充分听取乘客的意见,一旦推广使用,临时导向标志也将同步跟上,希望广大乘客能予以配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