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庆寺的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隋仁寿年( 601-604 ),禅宗三祖僧璨在毗邻新余的吉州传衣法给四祖道信,道信居赣二十余年,曾开法传徒于吉州。就在四祖接受衣钵后的大业年间(611),邑人唐兴舍宅为寺,取名唐兴寺。宋开宝年间( 968-976 ),改名安和寺。宋太平兴国五年( 980 ),太宗赵炅赐额“崇庆寺”。  元代中后期,崇庆寺进行了维修。新余籍诗人傅若金在他的两首纪游诗中,盛赞崇庆寺“绀柱明蛛网,青莲映玉台”、“半岭晨飞锡,诸天昼雨花”的庄严妙景。元末壬辰年( 1352 )寺庙毁于战乱。明洪武三年( 1370 )重建,为一邑之胜。邑人刘松有联句咏曰:“龙泉寺古山连郭,花雨堂虚月到钟”。极赞崇庆寺的高古之美、月夜之美以及钟声之美!  在中国古代,佛寺常常是一个又一个穷书生发奋读书的栖息之所、圆梦之地。新余籍历史名人——曾任大理寺少卿的张固就与崇庆寺结下了不解奇缘,留下了出尘之人与读书之人相识相知、携手共修毗卢阁的佳话。这位出尘之人就是明代前期崇庆寺的住持岩石,岩石法师性恬适,有古人风。他禅修自足,以如来相证如来果。张固入仕前常来寺中,认识了岩石,与岩石过从甚密,岩石劝张固读书砺行,张固感其真诚,顺从其意,刻苦读书。后来张固考中进士。于是两人合计整修毗卢阁。张固捐资,岩石负责施工,数月之间,便告竣工。游观其中,只见毗卢阁前接大雄宝殿,西枕本寺之木鱼山,后临雨花台,东映于本寺之兰堂书社,四境联络,巧若天成。张固喜不自禁,携岩石之手说:“师前以此居我,我兹还以为老师憩息所,即此写相识,快乎不快”!岩石说:“必刻石以垂不朽”。于是张固挥笔写下了《重修毗卢阁碑记》,刻石立于毗卢阁前。尔后,太仆丞张春曾经傍晚登临毗卢阁,赋诗赞美“夕照崇庆寺、月映毗卢阁”的妙景,有“攀林踏阁招同调,步月看云非异乡”之句。
明崇祯年间( 1628-1644 ),又增建武当行宫与寺后。明末清初,屡经兵燹,殿庑十存一二。康熙丁卯年( 1687 ),吉州僧玉璞驻锡于此,首先修复毗卢阁。次年又募建大雄宝殿及前殿上下左右廊房,山门佛像焕然一新。康熙戊寅年春( 1698 ),知县李延宰在寺西旧址建亭,并在其间种树凿池,杂莳花木,时来寺中,以作为办公之余游憩之所。这样崇庆寺又成了衙门官员参游之地。有一个夏日,李延宰下乡劝课农桑,顺路来到寺中,作《夏日出西郊看雨至崇庆寺诗》盛赞寺景:“青山四面开禅境,翠竹千杆静法王”,此后有知县张景苍复建寒碧亭于山后。张景苍对佛学颇有心得,他曾斋宿寺中,看了孝廉赵帝云题于壁上的诗文,于是依照赵诗用韵,写下了四首唱和诗。诗中以景化情,有“露从清处远,花在静中香”等富含禅意的佳句。
由于崇庆寺为天地灵气之所钟,故为新余县历代胜境,吸引了许许多多文人雅客前来游览。他们往往发怀古之幽情,留下了不少佳言妙句,如“霜气欺人催菊老,磬声唤客看云飞”(《张钟瀛过崇庆寺步壁间韵》),“满院翠帏参玉版,弥天花雨界金绳”(《李曰官庚午首春饭崇庆禅林作》)等。我国近代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祖籍新余,其早期作品常以崇庆寺为景,他以“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的指导原则,在传统与革新之中独具建树,开创了我国国画流派新纪元。
崇庆寺自创建以来,历经隋、唐、南唐、宋、元、明、清七朝和民国时期,在 1400 年的缘起缘灭中,饱经沧桑,几度兴毁。建国初期,崇庆寺保持了它最后一次重建的风格——清代穿斗式单檐木结构建筑,仅存大殿及西配殿和西僧舍。 1958 年,崇庆寺仅剩的殿堂和僧舍被改作他用。
2001年新余市将崇庆寺迁建到市城北仰天岗的九龙坡,四周环山、气势灵奇,同年6月礼请江西省佛教协会通能法师(法号道云)来新余主持重建工作。承蒙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及本寺两序大众、海内外诸山长老、渝水区佛教居士林等十方檀越信众的积极护持。于2002年底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大雄宝殿、斋堂、僧寮、海会塔)建设,2005年第二期工程(天王殿、山门、钟楼、七宝池)竣工,目前,常住僧众达20余人。
2005年7月10日,全国政协常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亲临崇庆寺视察,得到了他的首肯和赞叹,并撰作对联:“崇祖训建丛林龙泉新址启佛域;庆盛时立规制古刹重兴叩圣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