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在琐碎的生活面前,哪有什么诗和远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文/汐晨姑娘

曾经,我们向往有诗有酒有远方,但在琐碎的生活冲击下,这些美好的追求早已变了样。

                            01

半夜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睡觉,上面盖着一堆鸡毛,下面铺着许多人掉下的头屑,柔软舒服,度日如年。

又梦见黑压压无边无际的人群向前涌动,又变成一队队祈雨的蚂蚁。

一觉醒来,已是天亮,小林摇头回忆梦境,梦境已是一片模糊。

这就是刘震云中篇小说《一地鸡毛》的来源,把琐碎微小、鸡毛蒜皮的日常生活形容的很真实,也很贴切。

很多人看了这部小说,认为小林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自我,整天疲于奔命,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不断地忙碌着,除了生活中的一地鸡毛,不知道还剩下些什么。

曾经年少无知,认为自己独一无二,以梦为马, 向往有诗有歌有远方的生活。

而现实是,每天疲于奔波,为了上班不迟到,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忍受着老板的责骂,顾客的指责,外加一些家庭琐事引发的夫妻争吵。

每天日复一日,循环往复。长久下来,才发现生活并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而自己只不过也不过是平凡生活中的一员而已。

后来才发现,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生活的磨练,在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时,其他的一切都是扯淡。

                            02

只要有耐心,能等,不急躁,不反常,别人能得到的东西,你最终也能得到。

这句话没有什么不对,我们也时常这样安慰自己,只要能熬过眼前生活的不如意,该来的都会来。

小林也这样认为,难的是想法很好,但要忍受眼前生活的一地鸡毛。

这不,小林家一斤豆腐变馊了。

文章一开头就因为一斤豆腐拉开了生活的序幕,豆腐变馊引发了夫妻的争吵,接着查水表的老头来警告偷水的情况,为了换工作找关系,因送礼失败而不了了之;

接下来老家来人求办事,也因妻子的不满情绪而告终,孩子的生病让夫妻俩人手忙脚乱,邻居的帮忙也解决了送孩子去幼儿园的难题,辞掉了令人厌烦的保姆;

随后又加入买白菜的潮流,帮同学卖板鸭,为了拉蜂窝煤放弃看球赛直播……

各种生活琐事不断袭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些事情说大也不是很大,也就是些日常所需的小事,但你又不得不疲于应对。

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时刻都沉浸在纷繁的琐碎里,又生活在巨大的落差中。

曾经对创造共同未来充满渴望的小夫妻,在碰到生活中的琐事时,也会争吵,也会相互指责和埋怨。

这就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年轻夫妻,想起曾经那个在学生时代谈恋爱的自己,他们从来不会想那么多,他们尽情享受着美好的青春,自由的畅谈着未来的理想生活。

然而,婚后的生活猝不及防的给他们上了一堂课,所有美好的憧憬,在需要吃穿的现实生活面前却是如此不堪一击。

生活并不是连续剧,王子和公主总会在一起,一起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更多的是,大多数人都沉浸在纷繁的琐碎里,不能自已。

                            03

什么宏图大志,什么事业理想,狗屁,那都是年轻时候的事,大家都这么混,不也活了一辈子?

有宏图大志怎么了?有事业理想怎么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一辈子下来谁还知道谁!

刚毕业那会儿的小林也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也有很强的事业心,发愤过,努力过,也有自己的个性和见解。

经历了几年生活的磨难,他也跟普通大众一样,很快淹没到黑压压的千篇一律的人群之中。

生活中各样的小事,各种人情世故,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他不知道是坚守自我还是随大流?

当看到自家生活水平和别人家的差距很大时,当老婆的工作没了着落时,当没能为自己的老师做些什么时,当自家孩子找不到合适的幼儿园时,他犹疑了。

看惯了人与人生活水平的差距,看惯了一些人办事的道理,看惯了人世间的冷暖,他妥协了。

曾经的他,过去睡觉之前,有看书看报的习惯,动不动还爬起来记笔记。

现在,他告诉自己:你也无非是买豆腐、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洗衣服、对付保姆弄孩子,到了晚上,你一页书也不想翻。

曾经的他可以把单位的处长局长,社会上的大大小小机关,都不放在眼里。

现在,他变得很圆滑,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曾经的他一腔热血,助人为乐,是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现在,听到最敬爱的老师去世的消息,他也为上次没有帮到老师感到愧疚,但是他又想到:

死的已经死了,再想也没有用,活着的还是考虑大白菜好。

曾经的他对一些社会上的风气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现在,为了老婆的工作而走向了送礼托关系的途径,懂得接受别人请求时故作难色,默认了收礼办事的方式。

在几年的生活磨砺中,小林得到了一个启示:看来改变生活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加入其中就行了。

小林的老婆小李,没结婚之前,是一个静静的、眉清目秀的姑娘,那时她言语不多,打扮不时髦,却很干净。

哪里会想到,这样一个安静的富有诗意的姑娘,会变成一个爱唠叨、不梳头、还会夜里夜里滴水偷水的家庭妇女呢?

为了一斤馊豆腐争执不休,为了和邻居攀比不停地抱怨,为了换工作却舍不得花太多钱送礼,为了单位报销买了五百斤大白菜,还怂恿小林收下别人求办事的礼品……

小林和他老婆就这样向生活妥协了,在世俗的渲染中沉沦着,并沉溺在这种世俗中无法自拔,变成了为自己的利益打着小算盘中的大多数中的利己主义者。

                            04

其实世界上事情也很简单,只要弄明白一个道理,按道理办事,生活就像流水,一天天过下去,也蛮舒服。

这些是小林的心里话,按道理,什么道理呢?只不过是随波逐流,跟着大众的步伐一起往前走,这是小林认为的最舒服的活法。

梦醒后,小林的老婆见他在那里发傻,便催着他去买豆腐。

新的一天,同样还是重复的日常,买豆腐、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洗衣服……

文章的最后,小林又想,如果收拾完大白菜,老婆能用微波炉再给他烤点鸡,让他喝瓶啤酒,他就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

显然小林已经彻底接受了这种生活,他尝试过去改变,但他失败了,因为与现实的格格不入,他决定适应这种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莫拉维亚说:“生活中最可怕的东西,正是生活。”

曾经的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经历了生活的洗礼,几年之间就变成了一个混迹社会中的老油条。

我们对小林感到同情,为小林感到无奈,同时也是为自己感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小林,也难保自己不会落入世俗中来。

自认为成熟,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就因此变成自己少年时最憎恶的那种人。

有些事,不得不如此,也有可能这就是现实,以小林为戒,你我共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