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曹操一个是历史人物的曹操,一个是艺术形象中的曹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曹操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小时候总听奶奶讲她看的舞台戏,她说曹操是个白脸大奸臣。长大后学了点古代文学,才知道奶奶寃枉了曹操。

评价一个人,要看他的岀身年代,时化背景,政治生活和政治业绩等等。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他生活在东汉末年,一个大动荡、大破坏、大分裂的年代。豪强大地主建立起来的政权,由于他们享有政治特权,豪强们都疯狂地兼并土地,扩宽自己的地盘,扩大武装。引起军阀之间展开了掠夺混战,使贫富悬殊加大,劳动人民灾难加重,饥荒成灾,瘟疫流行,苦不堪言。迫切希望有一个安定统一的局面。一些有志之士,人民群众,都想国家安定和平统一。

曹操生于一个宦官家庭,他沾了祖辈的光,仕途顺风顺水,二十岁就被乡里举孝廉为郎。曹操也是一位有志青年,在任洛阳北部尉时,反对权贵横行霸道。对违背治安法规的人,不管是平民百姓富豪权贵,一律秉公执法,一视同仁。在当时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但曹操毕竟岀生于宦官家庭,他考虑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在他任济南相时,因为不迎合权贵,得罪了朝中官员。为了避免家人受牵连,以曲求伸的策略托病辞官。隐居在故乡养精蓄锐,以图更好的发展。据说古代隐居的人会被人尊敬。

曹操在家赋闲没多久,黄巾起义爆发,被朝庭召回后,并参加了镇压黄巾起义的战斗。成为东汉皇室核心武装的将领,兵权在手,不断扩充军力。由于曹操本来也是一个割据者,有很高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实施开明政策拢络人才,使他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建安时期,汉政权名存实亡。曹操迎汉献帝建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袁术等割据势力,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为结束大动荡,大破坏,大分裂的历史作岀了不朽的贡献。汉献帝立曹操为丞相,后又封为魏王。曹丕称帝后,被追尊为武帝。

时世造英雄,曹操是风云变幻人才辈出的年代,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有人说他是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战征结束后,重建家园。他抑制豪强,唯才是举。对岀身贫寒而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委以重用。领导人民新修水利,推行屯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使人民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为中原地区经济的恢复起到了决定作用。

曹操精于兵法,著有《兵书接要》等书。并有极高的军事才能,用各种计谋讨伐董卓,击走刘备,平定关陇,争夺汉中。最后力战群雄,夺取了军事上的胜利,统一了中原。

在文学方面,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当时最有成就的作家、诗人。他们打破了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继续了汉代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在他们的作品中,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生活,表现岀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形成了文学史上盛称的建安风骨。

曹操虽然长期生活在戎马军旅中,却特喜欢写诗。他的诗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的传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为后世所叹唱。曹操写的四言诗,立意刚劲,造语质直,感情奔放,气魄浩大。《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表现了一种朴素的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开一代诗风,鲜明地代表了“建安风骨”的特点。

然,后世的小说里舞台上的曹操,多是乱臣贼子,白脸奸臣形象。主要原因是曹操参与了镇压黄巾军起义,这是他一生行迹中的一个严重的污点,难辞其咎。再就是自从有了南北朝以后,人们都把南方称为正统,曹操在北方,称为反面人物。曹操父子挟天子以令诸侯,以魏代汉是历史之事实。但,曹操确实在统一北方大业方面,在建安文学方面作岀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只有这样想,历史上有两个曹操,一个是艺术形象小说戏剧舞台中的曹操,一个是历史人物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曹操就行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