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间失格》:回首前尘,尽是可耻的过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097《人间失格》读书笔记

干货分享:

《人间失格》的作者是太宰治,豆瓣上20多万人读过,评分8.3。

出生于地主富豪之家太宰治,三十多岁已然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齐名,成为日本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作家,即便如此,但他的人生却又数次寻死,最后更是病困交加,生命定格于39岁。

《人间失格》的主人翁叶藏的大部分经历都带有太宰治浓浓的个人色彩。比如优渥的家境,遭遇背叛的故事情节,敏感深沉的人物内心等。故事看完,有的人会陷入伤感和消极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受,主要是因为没有提前了解太宰治所代表的无赖派文学,其形成缘由及创作内核。

无赖派文学出现始于日美太平洋战争,战争失败和信仰毁灭给当时日本造成了极大的社会秩序混乱和价值体系崩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问题蔓延到文坛后,无赖派作家便开始反思为人的矛盾与所谓“权威”的虚妄。于是利用“病态和阴郁”的笔调,通过对生活采取自嘲和自虐的态度来反抗权威意识,这便是无赖派文学的创作角度和写作模式,在这样的因素下,无赖派文学普遍有颓废、绝望、痛苦的表达倾向。而这,便是这无赖派作者想带给读者的真实世界。

主人翁叶藏的一生,是大多数人都无法复制也不可能复制的一生,他是集大悲剧与小悲剧的人,不懂拒绝、胆小怕事、酗酒、肄业、沉溺女色、遭遇背叛、自残……这些是他堕落的一面。除此之外,他也在努力的让自己振作起来,想尽可能的外人面前展现出自己好的一面,这种情况下,别人对他的评价和他自己生活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如酒店老板娘曾说

由此可见,叶藏的成长像个不停失血的病人,在这个过程中他既一筹莫展,又奋力自我救赎,可是自救让他又受到新的伤害,接着又是想方设法的自我救赎。这种轮回才是作者想表现的人生常态,这种状态,就像小孩子拿着沙漏天真的摇晃,企图阻止砂砾流逝一般。有很多人在某一时刻也一定经历过类似的状态。看太宰治也好,看其他无赖派作家的作品也好,不能只简单的看主人翁活得有多么痛苦、多么不被外人理解,而应结合他不间断、努力的自我救赎过程一起来思考。作者把构成叶藏生存状态的前因后果都一一挑明,最终给了他一个“活死人”式的结局,如果一昧的沉浸在故事人物消极、悲观、惨痛的人生经历,就失去了对“为人意义”的探索和对比反思。

毫生活并不都是美丽的童话和圆满的解决,生活分解到每十年。每一年甚至每个月,都会有开心和不尽人意的时候。叶藏自我救赎失败的情节,使得叶藏自己也意识到后续的命运必然更加凄惨,为了阻止自己开始“更不值得过”的生活,选择自杀似乎是按下生命的暂停键,因此自那一刻开始,生命不再有结束,而只存于定格在那一画面的结局。

这种把“自杀”视为按下生命暂停键的做法,反而是他生而为人的最后一搏。

读书品鉴卡(最高五星):

书籍内涵星级:4

阅读触动星级:4

体验收获星级:4

个人实用星级:2

综合推荐星级:3.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