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教练的工作方式就是带着大家去探索未知的部分。调节好自己的状态,放松参与学习。带着当下的困惑和思考进入课堂,说出你的教育故事。因为,故事里有我们的观点、想法、价值观和信念。经历的一切意外都是情理之中;一切发生都是必然。让我们一起好奇:故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看见

聆听、反馈、发问、同在。在分享中聆听,在练习中提升,在反馈中看见,由外观向内观的过程中觉察到自己的价值观和盲点。盲点存在于感觉中,很灵活。往往,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总是在替我们做决定。然而,真正的改变源自于:我们看见自己的盲点,看清盲点背后不合理的信念和思维固有模式。看见就是改变的开始,思维方式的改变,行动才会改变。

看见可以以别人的语言为线索,追问,给予时间和场域。关注力着眼于别人的需求。以语言为载体分析内心深层次的需求。

例如:“如果我没有准备好,我感觉是在浪费大家时间。”

1.珍惜时间

2.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高

3.换位思考,替他人考虑

老师反馈:(照镜子,从大家看自己到自己看自己),先被别人看见,再看见自己。其实就是外观向内观转变的途径。

作为教练,我们可以尝试:向内看、向内观。给与空间不要插话,不要影响,让他在一个沉默的空间里去看见自己,形成体感、觉察感受、促生体悟。

活动一:课前觉察生活中的美好,课上分享,其他人聆听、反馈、自我反馈,并觉察:这件事情使自己快乐的背后是什么?什么触动了你,你为什么开心?

活动二:张老师:疫情当下,主动关注医务工作者孩子,给孩子打电话关心孩子,了解孩子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孩子诚实的描述自己一天的心路历程,特别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习,没有人监督时,玩手机、打游戏,由开心,自责,内疚,乃至下午的时候,开始用唱歌和做运动来调节自己的状态。领略到家庭教育的差异性和重要性。

(晓明教练:当我们关注人的时候,就会看到学生。我们观察学生,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活动三:素怀老师分享故事。

对家长反馈:您分享的三个故事其实是同一个故事。(帮助家长看到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解决孩子问题的方式)

学生对素怀老师说:老师,你还有很多的故事没问呢?

老师关注的故事?孩子想分享的故事?其实是两个价值观不同的人在分享和聆听彼此的故事。与分享者同在,看看故事背后潜藏着什么价值观和信念,那才是行为、言语、情绪的源头。

请大家思考:

1.现在你跟孩子的关系?其他人和孩子的关系?

2.如何去提升自我看见的能力和看见他人的能力?

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积极情绪案例分享(晓明教练)

某学校外教给孩子做正念练习。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积极情绪。左边兜里装5颗豆子,开心时放一颗到右边的兜里。引导孩子刻意关注自己积极情绪,长期坚持,可以练习,刻意培养对积极情绪的觉察能力。

选择

命运无关机遇,关乎选择。每一个选择的行动,都是基于内在的需求和渴望。选择可有头脑层面和心得层面。思维所做的决定,可能合乎情理,就是所谓的“应该”,而心不同意,心就不开心。内心信念就发生冲突,会使人陷入一种:道理我都懂,可就是没有行动的状态。心理学上称之为“空心化”。我深受其困扰,终于看清了自己被众多的资源和诱惑绑架,自己的无能为力。经历及成长,有幸经历,感恩各位教练支持我看到我情绪和行为背后的盲点。选择源自于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场域等综合考量的混合体,我们已非常熟练。熟悉的东西就有框架,想要看到自己的盲点就要看见突破路上的障碍。曾经重要的事情,可能现阶段不再重要。头脑想要的东西,不一定是当下心想要的。于是,想抛开所有的理由和想法,选择心之所向,做出最有力量的选择,从纠结中抽离。选择纠结的魔咒:纠结的时候,就面临着取舍,选择纠结背后是对失去的恐惧。

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看清选择纠结的背后盲点。想明白了,看清楚了,就会走向改变。在分享故事中,重新反观自己的故事。看清楚内在的动机和选择,笃定的去行动。

好奇心和关注力

什么影响着我们的关注力:好奇?好奇哪里,就会关注哪里,能量就会在哪里。到底什么影响着我们的好奇?我觉得我知道了,我就不好奇了。就会停止关注,真正的观察别人。我不知道,我想知道。我不理解,我想去理解。对于你自己,你有没有好奇心?对于爱人有没有好奇心?对于谁你很好奇?对于那些事情你还很好奇?你好奇哪里,你的关注点就在那里。先关注人,再关注事。 关注点在哪里,注意力就在那里,基于不同的关注点就会有不一样的选择。我们可以多关注生活中不得不去做的部分:是什么让我们不得不去做?找到自身的盲点,看见,就会发生。我选择我看到的一部分,我选择我在乎的。只关注到自己的需求,就很难看到别人。

案例:孩子对家长说:我也想成为你们口中的乖孩子啊。可你们所说的就是一台学习机器啊。

在老师、父母能力范围之内,能做一点做一点,持续去做好自己。看到现实教育的裂缝,索性让光照进来,让改变发生。做教育,不妨把枪口抬高1cm,给孩子自由,维系老师、父母的教育初心。我们的每一个经历,都会促成我们成长。毕竟,孩子所有的问题,终将成为学生成长的机会。

当我们生命受到威胁时,我们所做的事情会很无力。学会爱自己,就要先关注自己,让自己好起来,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让自己充满能量的时候,才会有力量,有能力支持到他人。不断地学习,就会有渐悟;回观,就会达到顿悟。从别人的故事中,帮自己走出来。以史为鉴,以书为鉴,以别人的故事为鉴,从别人的故事中,反观,汲取经验和教训,有时也可解决自己的困惑。在光源行动的学习场域,收获不仅仅来自授课的老师;同时,也来自每一个参与学习、分享的你。“只要我们在一起,我们就会了不起”。虽然,我们没办法支持到所有人。个人能力的边界感,能力范围之内做所有可以做的事,其他的交给时间。接纳自己和允许自我的不能。允许,允许别人跟我不同;做自己,允许自己跟别人不同。给自己成长的时间和机会,一年的时间成为观察者;一年的时间成为创编者;慢慢变成引领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