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后,10位重要领导人留守苏区,只有1人活到建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1934年4月广昌战役失利,当年10月红军主力被迫西征。

红军主力转移了,仅有周建屏带领的红军独立第24师2000多人是正规部队,此外还有各军分区领导的独立团、独立营、保安队等,合计有1万6千多人。此外,红军医院的伤病员大约有2.5万余人,这些伤员没有武器,也没有战斗能力。

有10位重要领导人留了下来,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军区进行斗争,后来他们大部分牺牲。

一、项英

留守苏区是一项重要任务,中央选择项英担任领导。他是政治局常委、中央政府副主席、中革军委副主席,以他为书记成立了留守中央分局。

为了掩护主力长征,他要求机关工作人员正常对外办公处理公务,以迷惑敌人,隐蔽红军主力的转移。剩下的1万多名红军,还有1万多名政府工作人员伪装成主力,牵制国军进攻,死守瑞金、宁都、会昌、于都之间的三角地区。

这些行动,为中央红军突破封锁线赢得了时间,直到一个月之后,国民党才弄清红军主力已经转移。蒋介石指令下,国军构筑了大量的堡垒封锁线,对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清剿。

1935年2月5日遵义会议后,中央最后一次发来电报,要求剩余部队分散突围,开展游击战争,保存革命力量。

此后,根据地转入游击战争,他和游击队员们过着像野人一样的生活,他们只能与山中的动物为伴,吃野菜、摘野果、挖竹笋、甚至于烧马蜂窝吃,度过了三年最艰难时期。

1941年1月,他被叛徒杀害,不幸牺牲。


二、陈毅

项英长期从事工人运动和苏区政府工作,没有军事经验,江西军区司令员陈毅第二个被列入了留守名单。

他曾是红四军主要领导,后来担任 第六军政治委员、赣西南特区委员会书记、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等职务。他参与了中央苏区革命的整个过程,对苏区部队熟悉,是最合适的人选。

此时,陈毅因兴国前线受伤,刚做了手术取出腿上子弹,正躺在医院中治疗。接受任务后,他拄着拐杖,拖着伤腿去工作(伤腿中还有残留弹片),将留下的1万多名伤员疏散。

1935年3月分散突围时,他率领红军第二十四师七十团最后撤离中央苏区。在地方干部曾纪财带领下,突围到赣粤边区,和项英会合。

三年游击战中,他曾经五次历险,有一次还被自己同志误会,差点被杀害。

三、瞿秋白

1925年1月起,他就是中央局委员,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

1934年2月5日,他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瞿秋白患有肺结核,身体不适合游击战,他要求随军长征,但博古坚持他留在即将沦陷的瑞金。

1935年2月,在分散突围前,项英派人将瞿秋白和何叔衡等老同志送往香港就医。2月24日,他在福建省长汀县被捕,被捕时化名林祺祥,职业是医生。4月,他被叛徒出卖身份暴露。

1935年6月18日晨,在罗汉岭从容就义。

四、陈潭秋

1934年1月,担任中央政府粮食部部长,他曾经参加了党的一大。留守中央根据地,他担任中央分局委员兼组织部长。

面对国民党军日益紧缩的合围圈,他一再主张尽快分散,以进行游击战争。

1934年2月突围中,他与谭震林带一个营前往福建,经过20多天转战,到达闽西永定县境内,带伤与谭震林、邓子恢一起组织游击战争。他在突围中右耳受伤,滚下悬崖时又摔伤了头部。

不久,他在地下党组织安排下,转往上海治伤。

抗战后,他受中央委派到新疆,担任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

1942年9月17日,新疆军阀盛世才将他逮捕, 1943年9月27日,被秘密杀害于狱中。

五、贺昌

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

1934年11月23日,苏区的最后一个县城会昌县城被敌占领。他跟陈毅在一起谈论局势与出路,多次提出改变斗争方式,开展游击战争。在12月中旬召开的苏区中央分局会议上,这一建议得以通过。

1935年3月9日,他率领一个营部队,离开项英和陈毅先行突围。次日凌晨,这支部队被敌人袭击,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突围中,贺昌身负重伤,宁死不当俘虏,举枪射向自己的胸膛,为人民革命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六、何叔衡

中央苏区临时最高法庭主席,中共一大代表。

1935年初,国民党军的围剿圈日益缩小,项英派便衣队送何叔衡和病弱的瞿秋白等人向闽西转移。他们一行昼伏夜行,2月14日凌晨到达了上杭县水口镇附近。

在野外宿营时,便衣队做饭冒出炊烟,被当地保安团发现包围。突围中,何叔衡年近60岁奔跑困难,又不愿拖累同志。到了一个悬崖边,他突然挣脱警卫,纵身跳了下去,英勇牺牲。


七、刘伯坚

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曾参与领导宁都起义,任红5军团政治部主任。

红军长征时,他组织留守部队在于都河多处架桥,为主力部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护送中央红军主力渡河长征。

1935年3月初,在突围战斗中左腿中弹,不幸被捕。敌团长劝他“顺应潮流”,只要办手续便可得到“目田”和“重用”,他坚断然拒绝了游说。

3月21日,在江西省大余县金莲山上被敌人杀害。

八、毛泽覃

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红军独立师师长、闽赣军区司令员。

红军主力转移后,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率领红军独立师转战于闽赣边界的崇山峻岭。妻子贺怡(贺子珍的妹妹)去赣州从事地下党工作,任赣州县委书记。这次转移有很大的冒险性,他们把贺子珍的儿子毛毛寄放在当地的老乡家中。

1935年4月25日下午,他率领部分游击队员穿山越谷,在瑞金县大山中宿营,第二天被敌人包围。他掩护大家撤退时,中弹牺牲。

九、古柏

闽粤赣边游击队司令员。他曾经担任毛泽东的秘书,1934年春,到中央政府粮食部负责粮草征集工作。

1934年11月,蒋介石三路大军开始进占苏区。古柏率领的赤卫军与游击队汇合,成立闽粤赣红军游击队。他带领战士们辗转来到广东省龙川县上坪乡鸳鸯坑,准备在这隐蔽的山区继续发展队伍。

1935年3月6日清晨,由于地下交通员王应湖叛变,游击队遭到龙川县警备大队包围。在掩护同志们突围的战斗中,他英勇牺牲。

1928年2月,与黄道等人组织领导了弋横起义,创建红第二军第二师第十四团一营一连。他率领这支弱小部队,灵活多样化作战,不断发展壮大。

1929年,发展为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1930年7月,发展为红十军。几年时间里,他领导创建了赣东北和闽浙赣苏区根据地,发展出数千人红军队伍。

1934年11月,红七军团到达赣东北根据地,与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在中央军委要求下,合编后的部队离开赣东北向皖南进军,宣传抗日救国,分散敌人对中央根据地围剿。

蒋介石调动5个正规师、2个独立旅加上地方部队共10几万人,以俞济时为总指挥,分左、中、右三路向红10军团包围尾追而来。12月14日,红军在乌泥关、白亭、石门岗一带伏击敌人失利,此后多次与国军发生遭遇战,均未取得胜利,北上作战失败。

1935年1月29日,在江西省怀玉山区,他率领先头部队已经冲出敌人包围。为了指挥后面部队行动,他又返回,最终兵败被俘虏。

1935年8月6日,南昌市下沙窝英勇就义。

在根据地从事游击战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上面10位领导人,仅有陈毅活到了建国,成为开国元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