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艺术与人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艺术是内化于我们的物种身份——我们的人性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全力关注生活的质量并思考生活的意义,而不是无助地被卷入简化的和实用的消费主义以及只重视效率的和“娱乐至死”的社会之中。

       —— 美国当代艺术理论家,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

艺术这个概念是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艺”是种植的意思,艺术指技艺,官学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称为“六艺”,包括: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驶)、书(书写)、数(技术);古希腊,“艺术”指“手艺”、“技艺”,包括:绘画、编织、刺绣、建筑术、器具的制作等;古罗马“自由人”的艺术,又叫“自由艺术”,包括:诗歌、音乐、舞蹈、历史、天文、几何;西欧中世纪早期学校中的七种主要学科,称为“七艺”,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艺术的这种用法表明,作为一个范畴,实用的技艺与非实用的艺术尚未具体区分开来,那时艺术还是一个包含了诸多领域的整合概念。1746年,法国美学家,阿贝·巴托第一次提出了“美的艺术”的概念。所谓“美的”这个界定,清楚地表明了它与“非美的”(即实用的)艺术的差别,巴托认为美的艺术主要有六种:绘画、音乐、诗歌、舞蹈、雕塑和建筑。之后,艺术逐渐从传统的技艺中分离出来,获得了自身的独立性,并不断加深和扩大其内涵和外延。到了现代,艺术大体分为:语言艺术(文学、播音等)、造型艺术或美术(绘画、书法、摄影、雕塑、建筑等)、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相声等)、综合艺术(电影、电视、歌剧、音乐剧等)四类。

人们关于艺术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化。在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就提出了模仿说(再现说),即艺术(绘画、音乐、文学等)是现实世界的模仿,文艺复兴、17世纪的古典主义、19世纪的现实主义都主张这种模仿说;18世纪以后随着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而出现的表现说,认为艺术是情感、心灵或者自我的表现;19世纪,出现了艺术的形式说,比如,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贝尔(1881~1964年)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理论,认为“有意味的形式”(线条、色彩等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并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是其最根本的东西;20世纪出现的惯例说,则是从根本上否认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主张一切物品都可以是艺术,只要能得到大家特别是艺术界的承认,就是艺术。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叶朗(1938年~)在其《美学原理》一书中写道:“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就在于它在观众面前呈现一个意象世界,从而使观众产生美感(审美感兴)。”

就是这一个“意象世界”,使人类实现了与自然的沟通、融合、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就是这一个“意象世界”,营建了人类的精神家园,回护着人类的幸福;就是这一个“美感”,使人类增进了对自然和生命的认识、理解和热爱;就是这一个“美感”,使人类提升了日常生活的境遇——从琐屑到隽永,从沉闷到活泼,从狭隘到豁达,从黯淡到靓丽,从干枯到蓬勃,从空虚到丰盈,从庸俗到卓越。因此,艺术是人类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艺术成就了人类!

埃伦·迪萨纳亚克在其《审美的人》一书中写道:“在整个人类历史中,艺术就是作为塑造和美化我们所关心的事情的强化手段和特殊行为而产生的。艺术就是使一个人关心的事情特殊的活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基本的。艺术是内化于我们的物种身份即我们的人性的,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的和必需的行为,就像其他普通又普遍的人类职业和使人专注的事情,如交谈、工作、锻炼、游戏、社会化、学习、爱与关心一样,应该在每个人身上得到认识、鼓励和发展。”

然而,在今天这个物化的社会里,“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越来越占据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失衡,人的内心生活失衡,人与自然失衡,人的生活失去诗意,人类失去家园”(叶朗《美学原理》),艺术成了高远的天空飘浮的烟云,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艺术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了。“从北京到纽约,再到巴黎、伦敦,艺术家都是收入最低的一个行业,甚至比民工的收入还低。在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居圣地宋庄(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有一些艺术家正在沦为乞丐。根据国外的职业收入调查报告,有90%的艺术从业者都没有稳定的收入,其中75%的艺术家终生没有收入。艺术家的低收入已经成为国际问题。”

首先,艺术表达情感。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英国情感史研究先驱,文化人类学者,威廉·瑞迪在其《感情研究指南 情感史的框架》一书中,把情感定义为:“一系列常常被同时激活的、联系松散的思想材料,因其太多而在短时间内无法转化为行动或话语。” 常见的情感表现为:喜欢、厌恶、愤怒、悲伤、爱慕、仇恨、幸福、美感等,这些情感是我们生命的力量之源,是人性的阳光和雨露,是人类与机器最根本的区别之一。

艺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类的情感。因此,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说“艺术即情感”;符号论美学代表人物之一,苏珊·朗格(1895~1982年)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中国现当代美学家朱光潜(1897~1986年)说“离开情感,音乐只是空气的震动,图画只是涂着颜色的纸,文学只是联串起来的字。”

其次,艺术创造自由。

人的存在是有限的,是被限制的,甚至是痛苦的。然而,通过想象和创造,艺术却可以帮助人超越有限,到达无限,幸而进入自由的存在境地。叔本华也说:“在审美时,人们是非功利性的,可以暂时从生命意志或欲望中摆脱出来,从而脱离痛苦的深海。”

中国新儒学大家,徐复观(1903~1982年)(《中国艺术精神》)认为,庄子所追求的道,即天人合一(心与物冥)及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的自由境界,实际是最高的艺术精神。

再次,艺术赋予生命意义。

尼采(《悲剧的诞生》)认为,世界就是宇宙永恒的生成和变化以及不断创造和毁灭个体生命的盲目的徒劳的虚幻的过程,因此世界和人生都是有缺陷的,不圆满的,没有意义的。但是,艺术却可以促使人类直视生命的痛苦和人生的悲剧,进而用审美的眼光欣赏人生悲剧的壮丽和快慰,用审美的意识看待宇宙的创造活动,领会宇宙永恒创造的快乐,并把人生想象为宇宙创造的一部分,对世界和人生作审美的辩护和肯定。总之,艺术用美把世界和人生连同其缺陷都神化了,艺术比真理对生命更有价值。因此,尼采说:“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我们可以通过艺术赋予生命一种意义,借此肯定世界和人生。”

另外,纪录片《艺术的力量:梵高》讲到:“艺术做到了教会做不到的事情,它带来了救赎和慰藉,艺术成功地让所有人睁开眼睛,感受生命的神奇力量,让他们看到了因日常操劳而无缘得见的愿景。”美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技术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刘易斯·芒福德(1895~1990年)在其《乌托邦的故事》一书中提到:“艺术家对美好事物的生动想象,为人们提供创造性地应对身边环境的典范、形象和理想,将人们聚集到一起,给他们提供一种愿景,重塑他们自己的生活和他们所在社会的命运,将人们引向美好的生活。”美国钢琴家、画家,马克·盖特雷恩在其《认识艺术》一书中写到:“在一个物化的社会里,艺术家的职责是提醒人们人性和精神所具有的价值。”

总之,艺术是每个人基本的,正常的和必需的行为,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有魅力的一部分;艺术更为直接地表达我们的情感,呈现更为真实的生命;艺术在有限与无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给予我们精神的自由;艺术赋予生命一种意义,借此肯定世界和人生;艺术让人类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找回人与万物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自在和幸福;艺术让我们的人格更完整,人性更丰盈,人生更美满;艺术缺失的人生必定是干枯、庸俗、黯淡的人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