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根一代”崛起,年轻人不愿“走亲戚”的12个理由,父母很难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你会因为孩子在平日里不愿“走亲戚”,担心长此以往令孩子亲情观念越来越淡漠,甚至害怕孩子由此性格孤僻、不合群而烦恼吗?


你会因为孩子不愿参加亲戚之间的家庭聚会,而担心亲戚们对自己的孩子有意见,甚至苦恼于亲戚们在背后闲言碎语、议论纷纷吗?


你会因为孩子在过年时,不情不愿地“走亲戚”,总是一脸沮丧和提不起精神的状态而感到尴尬吗?


在这里,我要告诉你的是苦恼于这一切的家长可不止您一位。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父母最头疼的便是孩子越来越不“合群”,尤其是不喜欢“走亲戚”,甚至对参加家族聚会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

这些年轻人,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他们难道不明白亲情维系的重要吗?很多父母,不仅搞不定自己的孩子,更搞不懂孩子在想什么。


对于这类不喜欢走亲戚的年轻人,在当今时代被统称为“无根一代”。


什么叫“无根一代”?


简单地说,在传统观念中,每一个小家庭就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所延伸出来的枝干。而每个家庭成员,就像是长在枝干上的一根幼苗。虽然他们是不同的小家庭,也是不同的个体。但是,他们一起构建起了一个基于血脉纽带的亲戚网络,甚至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家族。当一方有难时,家族成员之间或多或少会提供帮助,这就是他们的“根基”。


但是,随着一大批年轻人对这种“亲戚网络”或“家族关系”越来越不屑一顾时,这种基于亲情关系、血脉纽带的网络开始解体。而大家努力维系的“根基”,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这批年轻人也被叫做“无根一代”。


再简单一点说,这批年轻人根本就不打算依赖所谓的亲戚关系,更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 情感 去维系所谓的亲戚关系。将来随着父母一代人的离去,他们甚至会毫不犹豫地与大部分亲戚断道,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这些年轻人疯了吗?难道他们不懂什么叫关键时刻还得靠家人吗?难道他们不明白,血缘纽带重于一切吗?


以当下年轻人的智商,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但是,他们为什么就死活不愿与亲戚们有过多的接触。甚至一谈到“走亲戚”,就一脸的不情不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好好聊一聊这件事,被称为“无根一代”的年轻人,不愿意“走亲戚”的理由,竟然有12个之多。对此,很多父母表示难以接受,心里很难过,但确实没办法改变。

第一个理由:对于父母虚情假意地维系亲戚关系这件事,年轻人提不起兴致。


很多亲戚平日里并不往来,甚至都很少通电话。可一过年,亲戚们还要为了维系所谓的亲清关系,不得不装作满脸笑意地组织家庭聚会,在聚会上各自逢场作戏。你问候我,我问候你,没话找话,总之就是为了家庭聚会而聚会,这样的亲情维系显得太假。


大家都是成年人,谁不清楚这样的聚会根本就没有什么亲情可言,一切都是为了维系所谓的面子而已。对于配合父母与亲戚们虚情假意这件事,年轻子女实在提不起兴致。尤其有些父母背地里刚刚对亲戚们一通不屑一顾的嘲讽,但面对面时还要互相恭维,其中的讽刺意味实在有些令人不齿。


很多年轻人,不像父母一辈活得那么世俗、那么假。对他们而言,这样的亲戚关系,不要也罢,自然不愿意“走亲戚”。


第二个理由:“走亲戚”更像是父母那一辈人的舞台,而不是属于年轻子女的舞台。


很多父母喜欢“走亲戚”,尤其互相见面后,大家都表现得很真诚,聊得也很投机,好像有无穷无尽的话题。但是,那是父母那一辈人的社交舞台,而不是年轻人的舞台。


在“走亲戚”的场合当中,父母那一辈人才是主角,而年轻人则是配角。所以,他们对这样的“舞台”提不起兴趣。至于同龄人之间,大家都是配角,尤其在价值观、兴趣爱好不投机的情况下,更是没什么可聊的话题。这样的“走亲戚”,年轻人能感兴趣吗?

第三个理由:很多亲戚令人生厌,引得年轻人反感。


很多年轻人不愿“走亲戚”,是因为很多亲戚没有自知之明,不知道他们的很多行为惹人厌。


很多亲戚平日里往来并不多,但管得倒挺多。一见面,就问你有没有对象,工作怎么样?如果正巧没搞对象,或工作很一般,他们就开始倚老卖老,以一副过来人的口吻向年轻人刷存在感。这样的亲戚,也是够“重口味”了。


甚至有的亲戚,境界不高,但眼界倒挺高。当你谈到自己做自媒体这类自由工作时,他们不管你挣多少钱,只是固执地认为你是在不务正业,没有正式的铁饭碗,属于投机倒把。


你和他们讲道理没有用,他们根本不在意,也不懂,反而搬出过来人的眼界,教你该怎么发展、怎么找工作。不得不说,面对这样的亲戚,也是“醉了”。


试问,面对这些不熟却装作和你很熟,什么都不懂还要装高人的亲戚,年轻人怎么可能还喜欢“走亲戚”呢?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强扭的瓜不甜,走不到一起的。

第四个理由:年轻人很务实,他们喜欢与自己认可的人接触,但不喜欢参加无效社交,与脑子空洞、没思想、认不清现实的人接触。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在很多亲戚维系的家族聚会上,他们所谈论的话题往往空洞乏味,甚至不断重复车轱辘话。这样的聚会,在年轻人看来就是无效社交。参加这样的聚会,纯属浪费时间,自然不愿意参加。

第五个理由:生活压力大,真正可供自己支配的完整时间越来越少,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将相对完整的时间浪费在“走亲戚”这件事上。


当今 社会 生活压力有多大,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数。平日里虽然有些碎片时间,但这些碎片时间根本不够用于休息、自我学习充电,又或者好好放松一下。当赶上逢年过节,难得拥有完整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却要浪费在“走亲戚”这件事上,还要与他们虚以为蛇,年轻人心里能开心得起来吗?


第六个理由:有些亲戚爱攀比,行为令人反感。


现实中,有些亲戚会有意无意提及自己的收入有多高,又或者买了什么奢侈品、去哪里 旅游 ,话里话外彰显自己的小资生活。有必要弄得人尽皆知吗?


而另一部分亲戚呢?小资生活是攀比不起,于是改变策略,跟你比“优生优育”。更可笑的是,明明自己没结婚、没孩子,对方却一个劲地秀自己孩子上了多少补习班、兴趣班,甚至考试考多好。


这不是有病吗?得吃药。


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和这些“病人”打交道,觉得和他们打交道,自己也快变得不正常了。试问,摊上这样的亲戚,年轻人还愿意“走亲戚”吗?

第七个理由,有钱的亲戚大手大脚太热情,一些年轻人玩不起。


很多时候,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亲戚,他们的孩子会邀请你一起到他们家中做客,又或者约你一起出去玩。但问题是,一起出去玩,尤其一起去旅行,动辄就几千块钱,很多生活压力大的年轻人,玩不起,也舍不得花这笔钱。


不是他们因为自卑而不愿意参加,是实在参与不起。就算是对方请客,但你不能总是占对方的便宜,而是要找机会还回去的,这是要花很多钱的。这些钱对一些年轻人而言,也许足够他们缴纳一两个月的房租。所以,为了避免尴尬,真的不愿意与那些有能力大手大脚挥霍的亲戚走的太近,年轻人真的玩不起。


第八个理由,亲戚之间有时也有鄙视链,父母察觉不到,但年轻人却能清晰感受到。


很多时候,父母感受不到亲属之间隐约存在的鄙视链。理由很简单,他们习以为常,反应也就迟钝了。但是,一些年轻人能明显感受到亲戚之间隐约存在的鄙视链条。所以,他们不喜欢参加亲戚聚会,更不喜欢被亲戚们隐约地歧视。

第九个理由:亲戚家有熊孩子,实在讨人厌。


串亲戚最怕遇到“熊孩子”,他刚坐在沙发上,想打一把王者轻松一下。结果熊孩子来到你跟前,跟你说:“哥哥,哥哥,让我打一把好不好,我也会玩。”你能说不好吗?刚把手机交给熊孩子,你就后悔了。


为什么?


熊孩子会以一种不共戴天之仇,噼里啪啦、一副戳死的架势,拼命戳着手机屏幕。见到这一幕,那叫一个心疼啊。更有甚者,一些熊孩子明明自己技术不行,偏偏把情绪发泄到你的手机上,直接把手机摔在地上。


当时,你恨不得一巴掌拍死他。


还有一种很尴尬的情况,那就是亲戚带着熊孩子来你家串门。而你养的宠物,却被熊孩子给盯上了。比如仓鼠、蜜袋鼯、守宫、小龟、观赏鱼等,都可能遭到熊孩子的毒手。若有过这样的经历,你还愿意“走亲戚”吗?


很多时候,这些小事在父母看来不叫事,但在年轻人看来,这个“梁子”算是结下来,说什么也绕不过去。所以,亲戚家若是有“熊孩子”,父母别怪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走亲戚”,因为摊上这样的亲戚,不跟他们翻脸已经仁至义尽了。

第十个理由:占便宜没够的亲戚,就应该断掉联系才对。


正所谓人穷志不短,往往能赢得大家尊重。但偏偏有些穷亲戚,最喜欢绞尽脑汁、占你家的便宜。在他们看来,你家生活富足,就应该帮助他们,就应该扮演“被劫富济贫”的对象。面对这样的穷亲戚,父母总是顾及面子,屡次被占便宜。


但在年轻人看来,这种贪图小利的亲戚,不要也罢,不如干脆断掉联系。所以,让他们“走亲戚”,必然是十万个不愿意。他们不是嫌弃亲戚穷,而是看不惯这些亲戚的丑态。

第十一个理由:时代变了,年轻人选择多了,不需要再依靠所谓的亲戚关系网络。


父母一辈人之所以在意亲情关系,除了有感情基础外,也有利益基础在里边。在父母所处的那个时代,亲情关系、家族网络越庞大,他们的选择相对变得越多。但如今的时代,年轻人只要肯奋斗、努力,他们就有无数的选择,根本不需要依靠亲戚。


更直白一点说,普通人之间构建起的亲戚关系网络价值,被严重削弱了。所以,年轻人认为,这样的亲戚关系没有维系的价值和必要。


第十二个理由:亲戚关系需要足够的相处,但现代人,哪有相处的时间。没有足够相处经历的亲戚关系,缺少 情感 上的信任和依赖。


年轻人往往比父母那一代人看得更透彻,归根结底,还是 社会 的毒打让他们对现实一些虚幻、缥缈的亲情有了更务实的理解。


亲戚关系很重要,但前提是需要有充足的相处时间,加深这种亲情的纽带。但问题是,亲戚之间哪有那么多时间腻在一起,自然也就没有加深 情感 纽带的机会。对于这种缺少 情感 深度的亲情,年轻人常常表示难以给予信任和依赖。


没有信任、不值得依赖的亲戚关系,再加上没什么共同回忆,年轻人会愿意维系吗?


总之一句话,年轻人不愿“走亲戚”不是因为他们性格孤僻,而是他们有很多父母无法理解的理由。而其中一些理由,即便他们讲给父母听,父母也未必能理解。长期地压抑,为了父母面子不得不“走亲戚”,最终对于“走亲戚”这件事变得越来越反感、抵触。


那么,你,或者是你的孩子,不愿意“走亲戚”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