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节能 绿色环保

相关的低碳减排方法,资料
等也帮忙提供一点啊,要快啊,我很急的啊,谢谢

第1个回答  2010-06-08
我们的地球需要我们共同来爱护,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资源,降低能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以前,我总是把电灯开上个彻夜到明,水从晚上滴到明早.
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细节上注重节能减耗。除了做作业必须开灯之外,其余的事情都靠窗外的照明灯来相助。
只要我洗好手,就都把水龙头拧的紧紧地,不让水“逃”出来,这样,我就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爸爸妈妈会不会做好,每次看见爸爸妈妈进洗手间洗手并顺其自然的把水龙头关紧,我十分高兴,我希望 “低碳家庭”会做的更好。
原来,电器开着,就连小小的手机电池在插座上插着时都会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电就应该将电池立刻取下。我本来以为,二氧化碳只有汽车尾气、煤炭燃烧这些会排放,没想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着我们大家的生活和地球。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习惯:倡导低碳,呵护地球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3.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又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
5.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9.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热时可用电扇或扇子。
经过手工制作的改造,你会发现原来废物也是宝,这样的家居环境健康且充满了创意的小欢乐。
还有一些不容易注意的几点:
1.每天使用传统的发条闹钟,取代电子闹钟;
2.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电源;
3.一旦不用电灯、空调,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
4.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用在附近公园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机上的45分钟锻炼;
5.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不开汽车改骑自行车,或步行。
6.在使用电脑时,尽量使用低亮度,开启程序少些等,这样可以节电。
第2个回答  2010-06-08
在这种增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6-08
留个邮箱,给你点文献啊?
第4个回答  2010-06-13
家 居 篇
低碳当道,家居变脸 从现在起,改改你的“电动依赖症”吧。多数人或许并不知道,电动电器会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变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变!改走简约设计风 ,在整个建筑的能量损失中,约50%是在门窗幕墙上的能量损失。中空玻璃不仅把热浪、寒潮挡在外面,隔绝噪音,降低能耗。纤维石膏板,是一种暖性材料,热收缩值小,保温隔热性能优越,且具有呼吸功能,能够调节室内空气湿度。自身小户型无论在节约建筑材料、节能节电、建造和使用成本等方面都优于大户型,碳排放量也明显小于大户型。
发泡水泥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建筑保温材料,与中空玻璃一样能够把热浪、寒潮挡在外面,降低能耗,符合国家节能政策的要求,推动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20项低碳生活方式:
1、选用节能电器,省电每天做到。
2、点亮节能灯,省电看得清。
3、电视机、电脑屏幕暗一点,节能又护眼。
4、用完电器拔插头,省电又安全。
5、科学用电脑,节电效果好。暂时不用电脑时,缩短显示器进入睡眠模式的时间设定;当彻底不用电脑时,记得拔掉插头。
6、巧用电冰箱,省电效果强。电冰箱及时除霜、尽量减少开门次数、将冷冻室内需解冻的食品提前取出,放入冷藏室解冻。
7、煮饭提前淘米,并浸泡十分钟,然后再用电饭锅煮,可大大缩短米熟的时间,节电约10%。用电磁炉、燃气灶等煮炖饭菜时,开锅后转为小火,保持沸腾即可。
8、在马桶中放几瓶水,就可减少水量。
9、坚持无纸办公节能环保,多用电子邮件、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打印纸做到双面打印,缩小字号和页边距。
10、用太阳能热水器,省电又省气。
11、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地球负担。
12、巧驾车多省油:驾车保持合理车速;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档位,避免低档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
13、出门骑上自行车,健身环保一举两得。
14、少买不必要的衣服,才是环保新时尚。
15、减少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16、每月少开一天车,节能省油靠自觉。
17、少用一次性塑料袋,绿色购物节能源。
18、少用一次性木筷,保护森林减碳排。
19、学会废物新利用,将垃圾变为有用材料。
20、做到一水多用,用洗菜水和淘米水浇花,洗脸水、洗衣服水等倒入桶中可以用来拖地、冲厕所。
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低碳生活。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一只塑料袋5毛钱,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钱的50倍;可以这么认为,气候变暖一部分是出于对过度使用空调\暖气的报复;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为制造他们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其实利用太阳能这种环保能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尽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年前乱丢电池还可以能是无知,现在就完全是不负责任了;随身常备筷子或勺子,已经是环保人士的一种标签;植树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单,排多少,吸多少;衣服多选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
目前建材行业已经夏天,我们在家用空调时,不要长时间开着,用了几个小时后,就关掉,再开电风扇。这样就能省50%的电;在冰箱内放食物时,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用塑料盒盛水制冰后放入冷藏室,这样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更节电;用微波炉加工食品时,最好在食品上加层无毒塑料膜或盖上盖子,这样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发,食品味道好又省电;开车时尽量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档位,避免低档跑高速,定期更换机油,轮胎气压要适当和少开空调。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
平时我们勤动手动脑, 也可以实现“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废弃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实稍加裁剪,就可以轻松将它们废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储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叶包、化妆品之类的物品;还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头瓶、酸奶瓶制作一盏漂亮的台灯;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还能改善睡眠…… 另外,将普通灯泡换成节能灯,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随手拔下电器插头……你看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减碳"做贡献。 逐步采用木塑采用应用到家庭装修中,弘泰(中国)雪登木塑整体家居涵盖了整个家居材料。
交 通 篇
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可比乘汽车减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开车族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也可让驾驶变得更为“绿色”:
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加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挡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
购买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乘坐轻轨或者地铁。
网上购物减少交通出行。低碳出行—做减排先锋
考虑到坐公交为世界环境做的贡献,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开私家车带来的优越感;
如果堵车的队伍太长,还是先熄了火,安心等会儿吧;
定期检查轮胎气压,气压过低或过足都会增加油耗;
一般的车用93#汽油就够了,盲目使用97#可能既费油,还伤发动机; 跟老公交司机学习如何省油:少用急刹,把油门松了,靠惯性滑过去; 洗同样一辆车,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龙头冲洗用水量的1/8;
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开车出门购物要有购物计划,尽可能一次购足。多步行,骑自行车,坐轻轨地铁,少开车。
相对开车来说,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一不担心油价涨;二不担心体重涨。
办 公 篇
多用电子邮件、MSN 、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 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这样做除省电外还可以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
办公室内种植一些净化空气的植物,如吊兰、非洲菊、无花观赏桦等主要可吸收甲醛,也能分解复印机、打印机排放出的苯,并能咽下尼古丁。
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商家发来的广告宣传单,大多数人对这些垃圾广告的处理方式就是将它们丢进垃圾桶。要知道,为了节约成本,很少有商家会使用再生纸印制宣传单。 每天都有那么多木材制成的纸张白白地被当成垃圾一样扔掉,着实让人心疼。我们无法让商家少发广告宣传单,就应充分地利用这些宣传单。例如我们可以用它们做成小的装饰品,既环保又不失时尚,从而真正地做到废物利用。
旅 游 篇
发展低碳旅游,培育低碳生活。应当成为新时期的重要战略。其中包括3个重点:
一是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方式,同时也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项目。
二是扭转奢华之风,强化方便、舒适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 三是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
零碳中心
零碳中心是由Bill Dunster先生创建的在建筑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先锋。ZED的含义是指零化石能源开发。零碳中心设计了第一个,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零碳村BEDZED,零碳中心致力于推广全球领先的的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零碳中心相信可持续社区应当是广大民众支付得起的和易于建造。 2009年5月零碳中心在北安普顿的项目成为英国在册的第一个节能标准实现顶级零碳的代码6建筑。
在过去的几年中,零碳中心在多方面探索了与中国的合作。零碳中心现在中国拥有设计、供应链和展览推广业务。
2004年,万科,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邀请零碳中心来设计他们的下一代房子的原型“万科零宅”。这所房子被设计成为零碳、零能源消耗、零需水量及零排放。万科零宅预期2009年8月向公众公开开放。
2005年,城乡建设部邀请零碳中心参予北京的国家级“未来之家”计划,以展示可持续和经济适用的建筑方法。一个500平方米的展示房将在北京建造。 2008年,世博会选中零碳中心作为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伦敦案例,并且零碳中心被邀请在2010年世博会设计和运营一个3000平方米的场馆。
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态经济”“生物质能经济”。但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一些地区风能发电价格高于煤电水电;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取的商业化目标还很远;以大量消耗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代价的生物燃料开发,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粮食、肉类、食用油价格的上涨。从世界范围看,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的环境日主题提示人们,“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二,是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今年6月全国开始实施“限塑令”。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是多年来人们盛行便利消费最典型的嗜好之一。要使戒除这一嗜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单让公众理解“限塑”意义在于遏制白色污染,这只是“单维型”环保科普意识。其实“限塑”的意义还在于节约塑料的来源——石油资源、减排二氧化碳。这是一种“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关联型环保意识不仅能引导公众明白“限塑就是节油节能”,也引导公众觉悟到“节水也是节能”(即节约城市制水、供水的电能耗),觉悟到改变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与节能、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今年第一季度全国车市销量增长最快的是豪华车,其中高档大排量的宝马进口车同比增长82%以上,大排量的多功能运动车SUV同比增长48。8%。与此相对照,不少发达国家都愿意使用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并不一概反对小汽车进入家庭,而是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日本私家车普及率达80%,但出行并不完全依赖私家车。在东京地区私家车一般年行使3000至5000公里,而上海私家车一般年行使1.8万公里。国内人们无节制地使用私家车成了炫耀型消费生活的嗜好。有些城市的重点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一二百辆私家车将周围道路堵得水泄不通。由于人们将“现代化生活方式”含义片面理解为“更多地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提供的便利”,导致了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高能耗的动力技术系统,往往几百米的短程或几层楼的阶梯,都要靠机动车和电梯代步。另方面,人们的膳食越来越多地消费以多耗能源、多排温室气体为代价生产的畜禽肉类、油脂等高热量食物,肥胖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而城市中一些减肥群体又嗜好在耗费电力的人工环境,如空调健身房、电动跑步机等进行瘦身消费,其环境代价是增排温室气体。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低碳饮食,就是低碳水化合物,主要注重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目前我国国民的日常饮食,是以大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的生产形式和“南米北面”的饮食结构。而低碳饮食可以控制人体血糖的剧烈变化,从而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长期还会有保持体型、强健体魄、预防疾病、减缓衰老等益处。但由于目前国民的认识能力和接受程度有限,不能立即转变。因此,低碳饮食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不过相信随着人民大众普遍认识水平的提高,低碳饮食将会改变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人们要实现宏大的节能降耗战略,或许要取决于很多细微之处。人们应看到,这“细微之处”不只是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细节。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微小,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科技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都有责任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向公众开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创意活动和普及工作,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的科学发展决策,变为全民的实际行动。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世界公民”责任担当,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推行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但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自觉跟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集体行动”。只有更多企业改变目前的被动状态,自觉跟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时,中国向低碳经济转换才有现实的基础和未来的希望。

你是参加英领馆那个比赛吗?祝你有个好成绩、、可能我们还会碰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