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云斗笑社》中看演员与观众视角的差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德云斗笑社》已经播到第二期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每一期郭德纲先生都在“敲打”徒弟们,第一期是让徒弟们反思在观众中的不良印象,第二期则是让徒弟们摆正态度。

我们也可以在蛛丝马迹中发现演员和观众的一些看法的不同,也是表现出了演员自己的立场。

“捧哏不闹,场子不热”

这就是出现的一个问题。观众现在偏向于喜欢看捧哏“闹腾”,撅逗哏。每次捧哏一撒欢,就会激起下面观众们的热浪,好像传统意义上的捧哏形式在大众眼里过时了。特别是孟鹤堂周九良这一对,观众尤其的喜欢看九良撒欢儿。不过周九良的基本功相对扎实,控场能力也比较强,也是维持在一个度内。

观众自然是为了看热闹,但是演员却有着不同的专业看法。张鹤伦和栾云平在节目中就谈到了这个问题。

栾云平说:“我的捧哏风格就是尽量不让观众注意到我,要把观众的视线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逗哏身上,我的服装包括身形都是辅助逗哏演员的。”也正是因为这种传统相声基础的理解,他才能和高老板这么长久的合作。



张鹤伦也说:“现在的观众反而喜欢看捧哏撅逗哏。”虽然是闲聊,但是也能体会到二位的些许无奈。因为如果观众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话会导致整个节目的不连贯,捧哏演员如果闹腾的尺度没有把握好也会使逗哏演员无法更快的进入人物。




这也是现在年轻演员需要去平衡的,每个人对相声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与理念,在不违背自己的相声理念下尽量调节与观众之间的点,慢慢将偏年轻化的观众带入正轨。

“接热不接冷”



这个其实不算是问题了,在最后给天津的观众做演出的时候,前俩个节目的场子没有热开,张九龄王九龙的比分也比较低,岳云鹏就帮忙给他们小哥俩开场。这个时候就看出来道行深浅了,岳云鹏两三分钟就把场子热了起来,让观众的积极性变高。



这种应变能力没有捷径,只能靠自己不停的在小剧场打磨,见过的场面越多就会越自如,观众自己如果没有进入情景就会觉得这个相声很一般,这时候他是在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看待。一旦观众进入情景了,那么相声也就好说了。

这也是演员们需要逐渐去调节适应的。

听相声就是图个乐呵,人家好好说咱就好好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