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儿童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28
【 #亲子教育# 导语】儿童是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家长要做好儿童心理保健工作,才能避免不健康心理的出现。那么,儿童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有哪些呢?下面 为大家整理的儿童的不健康心理表现,并给出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家长的注意。

  一、儿童心理问题产生和表现。

  儿童因为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内心较为敏感,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较为激烈,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如果长期无法有效地跟大人沟通,会日渐加剧心理问题的产生和严重程度。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有:

  1、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

  2、对立违抗障碍:爱发脾气、故意违抗家长的命令、犯了错误却指责别人、怀恨想报复别人;

  3、品行障碍:撒谎、逃学、离家出走、打架、破坏别人的财务;

  4、学习障碍:阅读困难、计算困难等方面;

  5、情绪障碍:烦躁、发脾气、心情不好。

  二、儿童心理问题重在预防。

  1、父母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心理素质培养尤为重要。父母要对孩子观其颜、察其色,采取有效教育方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父母要理解儿童好奇、喜欢模仿、创新思维的特点,并经常将孩子的心理特点、行为方式与同龄的孩子对比,及时发现问题。在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要及时加以解决,把心理问题造成的危害扼杀在摇篮里。对孩子的教育,家长有必要多学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以便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加以合理的疏导。

  2、父母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随着网络化的进步,现在的孩子懂得多也比较早熟,对父母关系最为敏感。即使是几个月的小婴儿都会对妈妈的情绪有着很强的洞察力:妈妈的笑脸会给孩子带来笑脸,也会让孩子咿咿呀呀的手舞足蹈。妈妈若是情绪失控有了忧伤,孩子也会出现焦虑和惊恐现象,甚至会出现反常的哭闹表现。所以有的孩子跟小朋友相处没有惧怕,能正常的融入小朋友的氛围当中。而极个别的孩子就会惧怕不和群,觉得跟小朋友相处是个痛苦的折磨呢?对于父母关系的好坏,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母揪扯多了,孩子就会出现自卑感和消极心理,父母关系失和久了,有的孩子可能对父母的关系不为关注,但这样的孩子基本有我行我素的的表现和思想。而有些孩子就会出现自卑抵触,心理和情绪就会出现波动而受影响。

  3、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家长可以通过媒体有益的故事、*、电视的某些片段,分析情节中蕴含的道理,使他们能看到现实社会真实的一面,提高他们能经受困难和挫折的准备,发展心理平衡感,增强心理承受力。

  三、儿童心理问题求助策略。

  当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急切地想知道如何应对?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说起:

  1、行为治疗:对儿童正确的行为加以巩固,及时纠正不良行为。

  2、心理治疗:孩子一旦出现心理问题,不能讳疾忌医,求助心理医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般来说,家长可以先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当心理咨询师诊断出孩子心理问题特别严重时,会转介给医院治疗。由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达到治疗目的。

  3、父母的配合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家长的配合必不可少。由于儿童的心理特点、病因和症状表现与成年人在出现心理问题时的表现截然不同,这给心理医生在考虑怎么治疗心理疾病时增加了难度。而家长对孩子症状表现的描述越细致精确,对孩子的疾病确诊和治疗就越能达到对症治疗的目的。

  4、药物干预:在心理医生的治疗手段中,适时的药物干预可以帮助孩子心理问题得到很快的改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