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调整利率的措施

反正关于美联储调整利率的措施就可以·····

第1个回答  2010-05-29
1.美国调整利率决策的组织结构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联邦基金利率的决策机构是美联储下设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简称FOMC)。美联储(Fed,全称“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是美国的中央银行,除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外,还包括美联储理事会、联邦储备银行、会员银行和咨询委员会,总共五个部分。

美联储理事会是美联储的核心,拥有调整存款准备金比例的权力,与地区储备银行一起做出有关公开市场业务的决策,并指导公开市场业务活动,向国会递交关于年度政策操作报告、美联储的货币和信贷增长目标的专门报告等。理事会由七位成员组成,由一位主席和一位副主席领导,主席和副主席由总统指定。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是负责做出有关公开市场业务的各种决策的机构,如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等,并负责决策美联储在公开市场上执行何种交易,以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另外,它还授权并指导外汇市场上对主要货币的操作以影响外汇汇率。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成员包括美联储理事会7位成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及按轮流方式参加的其他4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他们通常每年在华盛顿召开8次会议,分析经济形势,制定货币政策计划。每次会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都要对是否进行利率调整做出决定,并发表一个简短的声明。例如 2004年12月14日 ,美联储宣布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后,就发表上面新闻报道中的简短声明,在 2005年2月2日 再次加息的公告中,美联储用几乎相同的语言传达了几乎完全相同的信息。每当这个时候就非常受人关注,美联储及格林斯潘也正因为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经常调整或不调整联邦基金利率而受人关注。

12个联邦储备银行是一个半官方机构,由当地会员银行按其资产的固定比例认购本地区联储银行的股份而形成。

会员银行主要有国民银行和部分州立银行,根据《联邦储备法》,所有国民银行都必须加入联邦储备体系,成为会员银行,州立银行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加入。

美联储在执行其职能时,往往动用咨询委员会,目前主要有联邦咨询委员会、消费者咨询委员会和非银行储蓄机构咨询委员会,向美联储提供经济、消费者权益和银行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2.美国利率政策的理论与操作

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的简短声明中,我们延伸出来,来理解美联储的利率政策的理论与操作。

(1)利率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即调整利率是美联储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在上述声明中反映了这一点:“即使提高了联邦基金利率,……货币政策将继续对经济活动提供支持。”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来调控经济运行,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原因是70年代以来美国人投资方式的改变,使得社会上充满了大量的流动资金,而这些资金没有被、也很难被包括在货币供应量之内。因此,如果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判断、指导经济运行的准则,就会出现越来越大的失误。而改用利率作为中间目标,则可以将金融市场上的所有资金流动统统覆盖在内。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这也反映在声明中:“在经济持续增长和价格稳定方面出现好、坏两种情况的可能性大致相当。……委员会将因应经济前景的变化而做出政策调整,以兑现自己保持价格稳定的承诺。”

(3)决定和影响美联储调整利率的经济因素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利率是经济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对居民、企业、金融市场、对外经济部门和政府部门都具有重大影响,而美联储每年8次如此频繁地对利率进行控制,其目的显然不是使经济及各经济主体陷入混乱,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美联储做出调整或不调整利率的决策时,必须依赖科学而一贯的理论,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做出恰当的决定。

美联储已经抛弃了“逆风而动、相机抉择”的凯恩斯主义和确定一定货币供应增长率这一“单一规则”的货币主义,而是以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为其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并非常强调“预期”。这在美联储的加息声明中也得到了反映。声明中指出,提高利率是在“通货膨胀与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依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的情况下,而不是因为通货膨胀在加剧(说明加息不是“逆风而动”的结果);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稳妥有序地被取消”说明未来利率水平依然可能上调,那也不是因为通货膨胀率在提高,而是因为“潜在的通货膨胀预期相对较低”。

加息既然不是“逆向而动”的结果,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美联储实施的是“中性”货币政策。所谓“中性”的货币政策,根据格林斯潘的解释,就是使利率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从而使经济得以在低通货膨胀下持久稳定地增长。基于这一原则,美联储将其作为确定和调整利率的主要依据转向了真实利率和真实年经济增长率。所谓真实利率是指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根据泰勒的研究,美国的真实利率应为2%;对于美国的真实年经济增长率,由于美国劳动力的年增长率约为1.5%,生产率年均增长率约为1%,因此,美国潜在的年经济增长率约为2.5%左右。据此,美联储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调整利率,使年经济增长率基本稳定在2.5%左右的潜在增长率水平上,这样就可以同时达到稳定物价和保证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因此,加息的原因在于“劳动生产率依然强劲地上升”以及“产出依旧以适宜的速度在增长,劳动力市场的环境在继续逐渐改善”。

可见,在中性货币政策的理念下,美联储是否调整联邦基金利率,考虑的主要因素除了(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外,还有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等,这完全不同于我国中央银行主要考虑通货膨胀率,并“逆向而动”地调整利率的思路。

(4)需要注意的是,美联储在调整利率的时候,并不是人为“设定”一个固定的联邦基金利率,它所调整的只是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分析联邦基金利率水平的变动轨迹就会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美联储宣布的联邦基金利率都构成一个“中心”,实际的联邦基金利率都是围绕它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的。那么,美联储是采取怎样的手段来保证联邦基金真实的市场利率与其设定的目标值不会出现太大的背离的呢?从操作上看,美联储主要是通过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率这三大政策工具来实现的。具体来说,美联储的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又是为了影响银行准备金的供给,从而保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的实现,最终达到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在美国,准备金的供给被分解为银行体系借入的准备金和非借入准备金两大类;联储通过控制贴现窗口来调控借入准备金水平,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控制非借入准备金水平。一般而言,美联储在宣布调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水平之后,同时就会调整再贴现利率,从而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的非借入准备金水平调整,使之与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保持基本一致。例如, 2004年12月14日 ,美联储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提高到 2.25%的同时发表声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一致决定,将再贴现率提高25个基点,即提高到3.25%。”与此同时,美联储还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抵消非借入准备金的逐日波动。在美联储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调整中,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窗口同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贴现窗口为准备金供给提供了一定的弹性,并且,再贴现率形成联邦基金利率的基础之一;公开市场操作的功能则是在不需要改变政策立场时用来稳定准备金供给,而在需要改变政策立场时则转移准备金供给。

由此可见,美联储调整利率主要是通过市场交易来达到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显然,这与我国通过中央银行指令性“确定”一个固定的利率水平的利率调整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25
货币政策

90年代以来:美联储一直以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适度的长期利率作为其货币政策的最 终目标,实行。中性”的稳定一贯的货币金融政策,并及时进行微调,使美国经济在1994年成 功地实现了软着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内容及特点主要有两方面:

1.坚决制止通货膨胀的低利率政策。

进入90年代,美联储坚持对通货膨胀采取预防为主 的方针,宁可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也要预防通货失控。为此,美联储积极而适当地运用货币杠 杆,随时根据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升降变化来调整利率,并使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每当经 济过热迹象出现.美联储就毫不犹豫地采取坚决措施,紧缩银根。1994年,在美国经济强劲复 苏的形势下,美联储未雨绸缪.自1994年2月以后的一年内,连续7次提商利率,使美国联邦基 金利率和贴现率分别达到6%和5.25%。1995年经济增长速度略低时,美联储则下调贴现“串 ,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减少。1999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出现过热端倪,为使经济增长率回落, 以减少通货膨胀加剧的危险,美联储连续两次提高利串.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5.25%, 贴现率为4.75%。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虽然不时调整,但其调整幅度不大,一直在0.25%-0. 5%之间.就其整体而言水平不高,一直维持在5.5%的水平。美联储根据经济情况适时对利 率进 行微调.并使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这对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恶化产生了根本性作用。

2.利用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利率。

长期以来,美国货币当局一直把调节利率作为货币政策 的主要目标,以适应其经济扩张的需要。80年代以后.情况有了明显变化,以供给学派理论为 依据的里根政府,不仅高度重视货币政策的作用,使货币政策的地位大大提高,而且货币政策 的方向有了重大改变,即由以调节利率为主转向以调节货币供给量为主。进入90年代以后,由 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大幅度变化,货币总虽难以起到引导物价稳定的作用,有鉴于此,美国货币 当局对其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和实施工具进行了调整,从以控制货币总量为主转变为主要对利 率的调控。

相应地,美联储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的工具也发生了变化,由直接调控货币供给量 转移到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影响联邦基金利率,并以此来影响整个资金市场利率,从而为经济 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金融环境。 实行稳定、连续、中性的货币政策,并及时进行微调,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成功的关键。 适时对利率进行微调,并使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上,不仅避免了利率大幅度波动对经济的过大 冲击,而且有利于扩大私人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经济政策的乎稳使企业对宏观经济环 境具有信心,短期投资行为减少,更多地着眼于制定和实施长远发展战略,从而促进了美国经 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