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所说的本心应该如何理解

如题所述

“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现在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失去本心,就是失廉耻之心,会变得不道德,不顾礼义廉耻。

《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

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扩展资料:

《鱼我所欲也》的中心思想:

选自《孟子 告子上》。孟子主张人性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

本文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不义的事来,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身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4
“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现在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
《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现在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第2个回答  2018-08-04
  1、”是心“这样的心。含义是舍生取义之心。”本心“指最初的心,能够舍生取义的心看重个人的个性独立、人格独立的心。
  2、作品简介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可能是孟子。《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3、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3-20
本心,应该是指最初的心,能够舍生取义的心看重个人的个性独立、人格独立的心。所谓“贤者能勿丧而”,贤者不会丧失的,就是本心。这种本心是所有人都有的,但是只有贤者能够坚持不会丧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2-22
“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现在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