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布病事件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4
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在兽用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过期的消毒剂,导致废气灭菌不彻底,废气中带菌。兰州兽研所处在该药厂的下风向,人体吸入或粘膜接触前述废气中的布鲁氏菌,产生抗体阳性。
第2个回答  2020-10-06

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在兽用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过期消毒剂,致使生产发酵罐废气排放灭菌不彻底,携带含菌发酵液的废气形成含菌气溶胶,周边地区人体吸入或粘膜接触产生抗体阳性,造成兰州兽研所发生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

时隔一年后,2020年9月15日,兰州市卫健委发布情况通报称,截至2020年9月14日,累计布病检测21847人,初步筛出阳性4646人,省疾控中心复核确认阳性3245人。

事件发生后,2020年1月13日,兰州生物药厂布病疫苗生产许可被撤销;1月15日,兰州生物药厂布鲁氏菌病活疫苗(S2株)和布鲁氏菌病活疫苗(A19株)产品批准文号被撤销,并注销了兰州生物药厂布鲁氏菌病疫苗生产车间生产的疫苗产品共7个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兰州生物药厂于2019年12月7日关停了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车间,并于2020年2月4日在公司网站上发布《致歉信》。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对8名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

扩展资料:

卷入布病风波近一年,善后赔偿方案下发

3日晚,家住盐场路街道办盐场堡社区某小区的居民顾雅(化名)告诉澎湃新闻,她大概在去年11月初身体出现症状,身上起皮疹,腰疼。起初她没在意,自己拿了药吃。后来她才知道自己已经卷入了一场布病风波。

顾雅在今年1月3日做的检验报告单显示,其布氏杆菌检测(虎红平板)阳性(+);布氏杆菌检测(试管凝集)阳性(+)1:200 (4+);检测结果为“阳性”。今年7月,她再检测结果显示SAT(试管凝集)为1:200+++,RBPT(虎红平板)仍为阳性。

2020年10月2日,有三位自称是政府的工作人员上门送来几份文件,其中包括:《盐场路街道部分涉及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人员补偿赔偿方案》《盐场路街道部分涉及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人员补偿协议书》《兰州生物药厂道歉信》《中牧股份对兰州生物药厂有关责任人严肃问责》《明白卡》以及一份她的《健康证明书》。

顾雅向澎湃新闻发来的《赔偿方案》显示,此次补偿赔偿的对象为:兰州兽研所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中涉及的2020年7月16日前首次试管凝集试验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且经省级复核确认的人员和2020年7月16日至2020年11月30日前参加检测后试管凝集试验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并经省级复核确认的人员。

前述兰州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解释,之所以设置补偿对象的划分标准,是为了防止部分群众并非因此次事故感染布病,也去申请赔偿。

参考资料来源:澎湃新闻-兰州布病事件赔偿方案公布:最低三千多,最高五万以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