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一代鸿儒——辜鸿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8
说起辜鸿铭,知道一点的会说他是北大的一位国学教授,了解多一些的会知道他著名的怪癖,始终留着辫子,穿着长袍马褂。但还是有非常多的人不知道,辜鸿铭应当算得上清末民初一位具备世界影响力的东方名人,更是才华横溢的一代鸿儒,学贯东西。

1857年7月18日,辜鸿铭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马来西亚的 槟城州 )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英国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因此,辜鸿铭从小就拥有过人的语言天赋。

辜鸿铭十岁赴英国读书,十四岁赴德国学习科学,先后进入爱丁堡大学、莱比锡大学学习,到20岁时,他已 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这时,他还仅仅是一个精通西方文化,在西方世界成长的青年学者。他对西方文化有全面而深刻的认知,不仅看到了西方世界的繁华,也看到了西方物质实利主义所造成的病态扩张与精神荒漠。

完成学业后,1880年,他来到新加坡,在当时的英国殖民政府任职。

在新加坡,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 当时在新加坡的语言大家马建忠,在与其倾谈三日后,思想发生重大改变,随即辞去殖民政府职务,开始专心学习中国文化。

1885年,辜鸿铭前往中国,被湖广总督张之洞委任为“洋文案”(即外文秘书)。张之洞实施新政、编练新军,也很重视高等教育。他在晚清实权派大臣 张之洞 幕府中任职二十年,主要职责是“通译”。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

他说自己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辜鸿铭面貌似英国母亲,高鼻大额,眼睛碧蓝,但却有一颗纯而又纯的“中国心”。又加上他通晓西方的哲学文学典籍,因此,他常常能用西方人容易理解的语言去宣扬和推广东方文化。

他认为西方物质发展高于东方,但东方文明却是高于西方的。 自1883年在英文报纸《华北日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学”的文章开始,他坚定地走上宣扬中国文化、比较中西文化,弘扬中国文化,揭露西学的写作之路。 他认为孔子是“世界道德的顶期”,是“贤人的宗教”,用孔子的“仁爱”思想,可以把欧洲从罪恶和战乱中拯救出来。 他一生中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终其一生都在积极地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在西方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西方人认为能够代表东方文化的两座高峰分别是泰戈尔和辜鸿铭,还一度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求学过程是先西后中、由西而中,再以中为本,向西推广。他给祖先叩头,有外国人嘲笑他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当年,英国大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毛姆的朋友就给辜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辜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辜的小院。一进屋,辜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据说,有一次辜鸿铭坐火车时,拿着英文报纸在想事情,却没注意到自己手上的报纸拿反了。有几个英国人看到了,不免嗤笑辜鸿铭,说他不认识英文还装腔作势。本来只是一个误会,但是辜鸿铭立刻反驳说,“只有二十六个字母的语言,正着看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此事虽系传闻,但按照当时辜鸿铭的性格脾气,确实像是他的风格。

1915年,辜鸿铭在北京出版了《 中国人的精神 》(Spiritof Chinese People)一书,汉语题名“ 春秋大义 ”。不久即被译成德、法、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一时轰动东西洋,在德国甚至掀起了持续十几年的“辜鸿铭热”。《中国人的精神》是辜鸿铭最有影响的英文代表作品,全书系由作者1914年发表于英文报纸《中国评论》、以“中国人的精神”为核心的系列论文结集而成。面对当时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欺凌、歧视和对中国文化的污蔑和不屑,辜鸿铭论述的主旨就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阐发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deep,broad and simple)”,此外还有“灵敏(delicacy)”。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gentle,温文尔雅),“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

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中华民族苦难最深重的时代,在那个时代的西方列强眼中,只要是中国人,就一定只能是落后的、愚昧的,病弱的,任人宰割的。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中华民族,辜鸿铭为中华传统没落,为中华文明的浩劫而忧心忡忡。尤其是当他平视甚至俯视西方文明的时候,他内心的痛苦比任何其他中国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也正因为如此,他转而用近乎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他留辫子,穿长袍马褂,为纳妾和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以自己的孤傲和坚持来对抗整个 社会 抛弃、断绝中华传统的思潮。

当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时,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却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辜鸿铭生平喜欢痛骂西方人,反以此而见重于西方人,不为别的,就为他骂得鞭辟入里,并总能骂在要穴和命门上。故很多西方人崇信辜鸿铭的学问和智慧,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他是第一位系统、完整、准确地向世界积极传播和推广国学典籍的中国学者。

1928年4月30日,一代鸿儒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相信在他离世的时候,还在为中华文明的衰败痛心不已吧。

转瞬已是近百年,现在,终于到了我们可以真正平视西方文明,充满自信地审视各自的优缺点,吸取其他文明的精华,来发展壮大中华文明的复兴时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