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母爱》笔记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上一篇花了较多篇幅讲依恋关系,就是为了便于我们理解妈妈的依恋人格是怎么来的,她的依恋人格大多也是受自己妈妈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她对孩子的行为,孩子也会受到她的影响 ,甚至有可能代代相传。接下来,就是对应四种依恋关系,进行四种不同类型的改变。

第一种,“需要学会放手的妈妈“。

很多人长期生活的痛苦来自妈妈,孩子需要背负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而是妈妈的不幸。如果妈妈总把孩子当作倾诉、承担压力的对象,这就是没有完全分化。分化是一个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我意识,并且从家庭当中分离出来。如果父母和孩子不能分化的话,双方都很难识别自己的情绪,双方会混淆自己感受。如”未分化的父母认为,我难过孩子也必须难过 ,我辛苦孩子必须得理解我,孩子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倘若孩子拒绝按妈妈的意愿做事,未分化的妈妈便会表现出对孩子的深深失望,甚至恐吓、威胁。有一个典型的情况就是婆媳矛盾。婆婆总是习惯性把自己的精力和打算都围绕着自己的孩子,但忽视了她的孩子已成为别人的老公,应该有他们自己生活。所有她内心 中的这种矛盾就容易变成愤怒,在夫妻之间爆发出来。

但分化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过程,需要父母主动地做一些事,否则对子女的影响很大。需要有意识做一些训练,慢慢转化成健康的关系—“可分离,常牵挂”。其中一种训练,是尝试着理解妈妈。想想妈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没有遇到好的榜样,没有人在妈妈想要摆脱不幸的时候伸手援助。二是需要妈妈以身作则。妈妈首先要去理解上一代人的难处,打开自己的心结,从而将这些抚慰人心的故事传递给自己的女儿,说出一些疗愈性的话效果会非常好,如“妈妈对不起你,这些年给了你这么多的压力。从现在起,妈妈支持你去过自己的生活”。

第二种,“错误定位爸爸的妈妈”。

其实有很多的妈妈喜欢说爸爸的坏话,喜欢在家里拉着孩子一起对抗爸爸。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确实是不一样的,母亲和孩子是二人关系,爸爸和孩子则通常是三角关系,因为爸爸与孩子的很多关系是通过妈妈建立的。因此,很多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大过爸爸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好多妈妈会试图通过三角关系来解决她和丈夫之间的二人关系,希望通过控制孩子这个按钮,来对抗自己的丈夫。这样的家庭最后往往会演变成:一个坏爸爸,一个可怜的妈妈和一群可怜的、痛苦的孩子。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快乐,这个叫“资格感缺失”,她认为幸福的事跟自己无关,能否遇到一个好男人也跟自己无关,因为自己不配、没资格。进而找对象时,会刻意往与爸爸相反的类型去找,以摆脱“坏爸爸”留下的阴影。

有两种寻找幸福的模式,可破解这种代代相传的魔咒。一种叫做“发现幸福”,一种叫“回避不幸”。比如“我要上大学”这件事,假如是“发现幸福”的模式,那就是“我要上清华大学”,如果是回避不幸模式,那就是“只要不学数学就可以”。二种模式的结果刚是不同的,发现幸福的人比较容易找到幸福。比如 ,出来散步真开心,孩子笑笑很欣慰等。很容易就知足,进而享受生活乐趣、家庭的幸福。但如果是回避模式,则是“只要丈夫不大吼大叫,我就满足了”“只要家里不乱,我就舒心了”“只要那个人没毛病,我就嫁了,至少他跟我爸不一样”。但只要这种期许落空,马上就会反弹到最低点,进而掉入到不幸之中。所以,有必要让孩子习惯美好的东西,她才能够鉴别这种美好,我们要多用发现幸福的模式,而不是回避不幸的模式。

当妈妈能够摆正爸爸的位置、让孩子们多了解爸爸的优点后,会产生什么效果呢?“当儿女放下妈妈灌输给自己的执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时,就会发现爸爸的形象开始改变。曾经被儿女视为恶魔,不肯与之亲近的爸爸,渐渐地在儿女心中有了一席之地。‘原来爸爸也并不全是妈妈所说的那样啊。’‘原来我以为的爱和爸爸以为的爱不是一种形式啊。’‘原来爸爸在家中的处境竟然是这么糟糕啊。’在这些惊奇的发现之下,他会一点点地逐渐找回了对爸爸的感情,也渐渐地形成了自尊、自信的人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