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独治之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1

”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独治之吏。”意思是只听说官吏虽然胡作非为而仍有自行守法的民众,没听说民众作乱时仍有自行依法办事的官吏。这句话出自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的《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原文: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译文:春秋时公孙仪任鲁国宰相。平日喜爱吃鱼,全国人民争着买鱼送他,公孙仪不肯接受,他的弟子劝他说:“先生您喜欢吃鱼,又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为什么?"

公孙仪说:"正因为喜爱吃鱼才不肯接受。如果接受别人的鱼,对人难免就得低声下气,可能会违法;违法就会免除相位;相位一免,虽然想吃鱼,谁还会给?不接受别人送的鱼,而不致被免除相位,又能长久自给自足。”

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

扩展资料:

这则寓言故事名为《公仪休嗜鱼》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由法家的利益观去阐释,公孙仪爱吃鱼,可不受鱼。公孙仪不徇私受贿,这是好的,值得称赞;但他反对贪赃受贿的出发点是怕自己因受鱼而被免相,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

公仪休嗜鱼拒鱼的故事,千百年来之所以被人们传为美谈,就是因为他能够清醒认识个人好恶与事业兴衰成败之间的关系,始终做到管住小节,抵御诱惑,慎其所好。

韩非即韩非子,原是韩国贵族,他和李斯都是荀况的学生。韩非继承了荀况的性恶论,他认为,要让人们服服帖帖的供统治者驱使,只有依靠严刑峻法等暴力手段才能达到。他曾建议韩王变法图强,未被采纳,于是发奋著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