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为高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7

1. 形容品德高的诗句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2、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白药)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 6、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7、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2. 高中古文

(译文在原文后方。)

陆树德,字与成,尚书树声弟也。嘉靖末进士。除严州推官。行取当授给事、御史,会树声拜侍郎,乃授刑部主事。

隆庆四年改礼科给事中。穆宗御朝讲,不发一语。树德言:“上下交为泰,今暌隔若此,何以劘(mó)君德,训万几?”不报。屡迁都给事中。六年四月诏辍东宫讲读,树德言:“自四月迄八月,为时甚遥,请非盛暑,仍御讲筵。”不听。穆宗颇倦勤,树德言:“日月交蚀,旱魃bá 为灾,当及时修省。”及帝不豫,又请谨药饵,善保护,仲夏亢阳月,宜益慎起居。帝不悦,疏皆留中。内臣请祈福戒坛,已得旨,树德言:“戒坛度僧,男女扰杂,导淫伤化。陛下欲保圣躬,宜法大禹之恶旨酒,成汤之不迩声色,何必奉佛。”

未几,穆宗崩,神宗嗣位,中官冯保挤司礼孟冲而代之。树德言:“先帝甫崩,忽传冯保掌司礼监,果先帝意,何不传示数日前,乃在弥留后。果陛下意,则哀痛方深,万几未御,何暇念中官。”疏入,保大恨。比议祧tiāo 庙,树德请毋祧宣宗,仍祀睿宗世室,格不行。已,极陈民运白粮之患,请领之漕臣,从之。

树德居言职三年,疏数十上,率侃直。会树声掌礼部,乃量迁尚宝卿。历太常少卿,南京太仆卿,以右佥qiān 都御史巡抚山东。树德素清严,约束僚吏,屏绝声伎。山东民壮改民兵,戍蓟jì 门,隆庆末令岁输银二万四千,罢其戍役。寻命增输三万,树德请如河南例罢之。帝不从,而为免增输之数。德府白云湖故民田,为王所夺,后已还民,王复结中官谋复之。树德争不得,乞休归。久之卒。

译文:

陆树德,字与成,尚书(官职名)陆树声的弟弟。嘉靖(明世宗年号)末年考中进士。任命为严州推官(官职名)。根据考核应该升任他为给事、御史(都是官职名),因为恰逢陆树声被任命为侍郎,所以任命他为刑部主事(官职名)。

隆庆(明穆宗年号)四年陆树德改任礼科给事中(官职名)。明穆宗升朝议政,不说一句话。陆树德说:“皇上和臣下交流意见,国家才能平安,如今您和大臣的隔膜这么深,拿什么宣扬您的圣德,教诲天下人呢?”皇帝没有批复他。多次升迁到都给事中(官职名)。隆庆六年四月下诏让陆树德到东宫里讲课,他说:“从四月到八月,这段时间很长,如果天气不是太热,皇上应该依然到讲堂来听讲。”皇帝不听。明穆宗比较懒惰,陆树德说:“近来发生了日食、月食,以及旱灾,您应该及时反省,加强修养。”等到皇帝患了病,他又请求说要谨慎用药,精心调理,仲夏这一月日光太强烈太阳,应该更加小心起居活动。皇帝很不高兴,他的奏疏全部扣下不予批复。亲近的大臣请求皇帝开坛祈福,得到皇帝同一以后,陆树德说:“在内宫开坛要用好多和尚,男女扰混杂,容易导致放荡风气,有伤风化。陛下要打算保住身体,应该效仿大禹的戒饮美酒,成汤的不近美色,何必用拜佛求福。”

不久,明穆宗驾崩,明神宗即位,中官(官职名)冯保排挤掉司礼(官职名)孟冲并取代了他。陆树德说:“先帝刚刚驾崩,忽然听说冯保掌管了司礼监,如果是先帝的旨意,为什么不在前几天宣布呢,却在先帝临终之后。如果是陛下的旨意,那么应该还在哀痛之中,什么都来不及考虑的,还怎么又时间顾及到中官官职的变动。”奏章递上去以后,冯保非常恨他。后来议论建立祖庙,陆树德建议不要把(朱瞻基)作为明宣宗来祭祀,还是应该作为明睿宗来祭祀,没有被采纳。这是完了以后,他极力向皇上陈述百姓运输粮食的隐患,请求自己来管理漕运,皇帝准许了他。

陆树德在向皇上提建议的官职(御史)上担任了三年,上奏了好几十本奏章,言辞都很刚直。恰逢陆树声掌管礼部,于是该任陆树德为尚宝卿(官职名)。历任太常少卿,南京太仆卿,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担任山东巡抚。陆树德向来清廉严格,约束下级官员,不听音乐不观歌舞。山东的民壮改称民兵,驻守蓟门,隆庆末年朝廷下令山东每年上交银子二万四千两,就不用再用民兵服劳役。不久朝廷又要求增加上交三万两银子,陆树德请求按照河南的先例废除劳役。皇帝不采纳,只是免掉了要增收的数目。德府白云湖一带原先是民田,被王爷强占,后来还给了百姓,王爷又勾结中官霸占了过来。陆树德没有为百姓争到田地,请求告老还乡。过了相当长时间去世了。

3. 古文中“德”字的意义和用法

“德”字的本义是“道德”或“品行”. 从“道德”又可以引申为“恩德”. 由名词变为动词,则指“感激”、“恩惠“. 详细词义:【动】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1]同本义 ,道德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2]感激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3]通「得」.取得,获得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德 dé 【名】 [4]道德,品行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5]恩惠;恩德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6]仁爱;善行.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7]心意.如:同心同德 [8]福 [9]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 [10]心意,信念:一心一~. [11]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

相似回答